创城丨绷紧文明弦 新农村十里铺村有了新气象

十里铺村是西夏区沿文昌路的一座新农村,作为兴泾镇打造的文明卫生示范村,近日十里铺村又有了新气象:巷道内的鸡笼等杂物没了踪影,1800棵新植树木美了村庄,将变化看在眼里的村民自愿加入了文明志愿队。

巷道“送走”垃圾 “迎来”绿植

十里铺村有328户人家,村党支部书记马而利告诉记者,以前村里80%的人家有门口摆放鸡笼的习惯,有些人家除此之外还摆放着柴火、煤、砂石等杂物,巷道内乱堆乱放的现象比较严重。3月份,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了文明劝导,这种现象减少了60%,后来村委会又联合兴泾镇执法中队和村志愿者服务队,对村民门前乱堆乱放进行了清理。4月12日,兴泾镇执法中队督查十里铺村卫生时,村上仅有3户人家门前还存在乱堆乱放现象,该中队对其进行了再教育,并清理了垃圾。

垃圾没了,门口敞亮了,如何才能杜绝乱堆乱放现象反弹?绿化+勤检查+强宣传,就是十里铺村的应对之策。据了解,十里铺村正在对村内裸露空地进行补栽果树、花灌木和绿化,目前已栽种1800多棵树。为了让村民精心养护,村里在巷道内主要栽植的是桃树、杏树、枣树等果树。为了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村里的保洁员也将从2名增加到6名,村委会将对村民门前乱堆乱放现象加强检查,而兴泾镇执法中队也将每半个月对其督查一次。此外,马而利还打算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

记者来到村民马秀明家,门前干干净净 ,李子树花开的正旺,门内也是一番整洁有序的样子。“以前大家都往门口堆东西,我也跟着堆了。还是现在好,出了门干干净净,心情也好,看起来真的有个新农村的样子了。”马秀明说。

创城丨绷紧文明弦 新农村十里铺村有了新气象

村庄在变 人心也在变

文明的弦绷紧了,村子内要改的也不少。比如,村子内有9家商户,门头牌匾五花八门,有的已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十里铺村已着手对村子里的门头牌匾进行统一更换、统一风格。

走进十里铺村,最显眼的就是几幅有关乡村振兴的宣传画,简短的文字配上颇具中国风的画,一目了然又印象深刻。而今后,十里铺村还将营造文明、扫黑除恶等主题的宣传氛围。“我们要在兴泾镇十里铺村、黄花村和泾华园社区建设公益广告长廊,其中就包含着有关文明的内容。”站在十里铺村村口,兴泾镇组织委员马海波指着村口南侧的一块空地对记者说,这里将建设文化小舞台和各种融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内容的景观造型等,让这里既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又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

村子在发生着变化,村民的心思也动了。记者在十里铺村见到村民禹广喜时,他正穿着蓝色的志愿者衣服铲着村子里的“牛皮癣”,而此前他还义务清洁了村内的健身器材、捡拾了巷道垃圾。他告诉记者他听到村里广播里播放着有关银川整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闻,觉得作为党员,自己也应该做些身边利索能及的事情,于是他找到村委会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中。马而利告诉记者,像禹广喜这样的志愿者村里还有20多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