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过年期间,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可谓吸睛无数,口碑炸裂。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有一位爸爸,因为给女儿手绘了6张《流浪地球》讲解图,一夜爆红网络。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不仅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还被《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报道,连《流浪地球》的郭帆导演也转发了这6幅手绘,阅读量近亿,数万人转发、评论。

这位爸爸,被激动的老母亲们誉为”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爸爸“、“超级爸爸”。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元卓。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我跟王老师的夫人是多年的好朋友。在他还没有成为“网红”之前,一直耳熟能详他不同凡响的育儿故事。每当他的夫人提到他、分享他的带娃轶事,我们一溜朋友铁定会排队点赞膜拜,艳羡到不行。

平时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一直想专门“采访”他们,系统全面地聊聊他们的育儿经,各种原因搁浅至今。最主要的原因是,王老师实在太忙了,这次和他聊天,还线上线下同时开着4个会议。

王老师的妻子对他工作忙颇有微词,但不得不肯定:“虽然他经常出差不在家,但却从未缺席过孩子们的成长,两个女儿都非常爱他,很期待爸爸带着她们出去嗨玩嗨闹。”


硬核科学家,也是超级奶爸

两个女儿为何如此爱他,看看他的丰功伟绩就明白啦。

作为计算机科学家,他曾为两个女儿开发、制作专属她们的机器人瓦力。前后更新了三代。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爸爸给女儿们做的机器人瓦力~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可不是简单的玩具机器人,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实时视频、履带越野、子母分离、家电控制、智能对话,甚至脑波感应。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这是第二代的瓦力

你也许会觉得,他是硬核科学家,做到这些本就是他的专业。

但,你可知道,他给孩子手作的风筝是这样的。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据说,公园一堆风筝里只有他们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吸睛无数。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为了记录跟妻子和孩子的点点滴滴,他自学手绘,为家人亲手画漫画。6年创造了7本记录女儿生活的画册。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用画笔记录一家四口的美国之旅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爸爸眼中的女儿们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一家四口的大理之旅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女儿们的杭州之旅

除此之外,大女儿的钢琴、书法、绘画启蒙都是他自己教的!

好不好奇,他到底怎么做到这样“神级奶爸”?

确实,很多媒体已经采访过他,但绝大部分内容都局限在《流浪地球》图解手绘上,并没有深入地挖掘他的育女心经。这次,我全面深入地“采访”了他,问了一大堆的问题,快来听听他的超级奶爸修炼史。


超级奶爸说,这样做到高质量陪伴

问题1:怎么想到为孩子手绘《流浪地球》图解的?

原因很简单,当我和孩子们复盘电影的时候,发现她们对电影里的很多知识,是模糊的,甚至是混沌的。

也难怪,对于我们大人来说,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知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更何况是孩子。

为了让孩子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我就把自己脑子里能想到的知识点,都画下来了。

为什么会用画图的形式?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对于小孩子来说,只用语言解释“太阳系是怎样构成的?”、“太阳核聚变反应是什么”、“引力弹弓效应”等概念,太晦涩、太抽象了。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画图,是一个更直观,也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所以就边讲边画下来了。

川妈乱入,
画画确实是一个帮助记忆的好方法,帮助记忆事实、抽象的概念,有一个TED演讲就专门提到过这个观点,大家要是感兴趣,我回头会专门分享。

问题2:除了《流浪地球》图解之外,您在家会经常跟孩子一起做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吗?

当然会的。在我的育儿理念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不管是读了一本书,还是看了一部电影,我都会通过Open-question的形式,跟孩子一起复盘、一起思考。

Open-question,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我一直觉得,激发孩子的思考,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

比如,我家大女儿,她对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坚持。有时候,她甚至会为此挑战爸妈、老师。

我不会压制她的“对抗”。我觉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鼓励她表达出来,因为这是一种

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1+1=2”的,我们要鼓励孩子质疑,培养她质疑的能力。

现在的她,由于知识储备比较单薄,想法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随着日后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显得越发重要。

问题3:您现在这么忙,怎么抽时间陪伴女儿的?

我觉得,关键是“高质量陪伴”吧。

我平时工作确实很忙,大部分时间都是我爱人在家照顾孩子。但是,不管有多忙,我只要回到家,都会抽出一小时的时间陪孩子学习、玩耍。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爸爸给女儿讲地球

而且,我觉得只要想陪伴,距离不是问题。即便是我出差的时候,也可以陪伴孩子。两个女儿经常会视频问我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我也会立刻解答。

如果周末全天在家,那么我会把两个女儿所有的事情,不管是陪玩还是学习,全权接手。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爸爸为女儿讲绘本

上个周末,我好不容易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带着她们去公园放风筝、跳跳绳、滑轮滑,还给她们买了新的轮滑鞋。

她们放的风筝,是我之前带着她们一起做的,扎骨架、涂颜色……

所以,即便我跟她们相处的时间不算太多,她们依然跟我非常亲近,也很期待我为她们安排的每一次出游。

问题4:您这么忙,和您妻子怎么分工陪伴孩子的?

我跟我爱人的分工,是个很自然的过程。

虽然我们两个都忙,但是我这边工作会更多些,所以,平时很多时候是我爱人在辅导孩子的课业,比如每天背多少单词,作业里哪些题错了,怎么改正等等。

我在家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所以更多负责的是孩子课业外的思维方式、能力的培养。

这里大多也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王老师在画《流浪地球》图解

那天我在画《流浪地球》的图解,我家小女儿走过来,坐在我对面,也拿着画笔和纸,和我一起静静地画。

她画的是机器人,画完还会跟我讲解一番,说这个机器人是做什么的,那个机器人是做什么的,它们怎么一起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从小,她们对我和她妈妈(我的朋友和我一样,也是高校老师)工作长期的耳濡目染,会慢慢型塑一个基础的科学思维,之后会很自然地接受很多科学相关的东西,比如科普知识等等。

问题5:现在的孩子,学业竞争压力很大,您也会焦虑吗?闲杂对她们有规划吗?会上兴趣斑吗?

  • 关于育儿焦虑

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去焦虑。孩子的教育,没必要把孩子和自己逼得太紧,整体上有个方向就好。

我家大女儿上小学了,小女儿还小,我经常跟我家大女儿说:“不用事事非要争第一,保证前五就好。”

其实,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方向就好,没必要什么都是第一,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思维方式>成绩,学习习惯>成绩。

  • 关于未来规划

一直以来,相比课内的知识,我更重视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尤其是我们常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一直觉得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更为关键。

遇到一件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你也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也许就能找到解决方法。

所以,当孩子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带着她们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那么下一次,她可能自己就可以把这种解决方法“举一反三”了。

比如,我家老大去上奥数班,回来之后经常会吐槽“套公式”,老师说遇到什么什么,就怎么怎么样,她觉得很枯燥,也完全不理解。

这时候,我会直接跟她说:“如果不用公式,你会怎么解这道题?”

她就会在旁边想了又想,花了很多时间才做出来。我觉得很棒,因为,公式是背下来的,也许能提高效率,但孩子未必理解,公式一旦忘了,孩子的大脑里什么也没剩下。很多培训机构大量背“解题技巧”,本身就耗费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她不用技巧公式,而是自己推演一遍,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但确实在思考,在解决问题;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她具备一个最起码的解决思路这才是更重要的。

  • 关于兴趣班

其实,我之前也接受过很多次记者采访了,有记者朋友会问,我是不是想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

我一直觉得,孩子的培养,并不是定线、定向的,不是“他一定要去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成为什么人”。

我反倒希望,孩子通过兴趣班或者其他方式,能够接触更多的方面,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以后也有更多的选择。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爸爸眼中的女儿

兴趣班一定维持在兴趣的层面,不能太功利。

比如,我们家老大,小时候也是上各种兴趣班,也有一些是我自己在家教她的,比如钢琴的启蒙、书法、绘画、轮滑、篮球等等。

但,现在她真正坚持下来的、也是自己很喜欢的,就只有钢琴和舞蹈。

日后,即便她因为学业压力或者时间太紧,放弃继续学钢琴和舞蹈,我也是支持的。

现在,她钢琴已经学到一定程度,过了6级,有了一定的乐理知识,想弹一段就可以弹一段,可以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这就足够了。

问题6:作为二胎家庭,您和爱人是怎么“公平”对待老大、老二的?

我们会尽量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但我觉得平衡的基础,是做父母的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她们的性格是怎么样的,然后差别对待她们。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手绘全家福

我们家老大,是属于很“佛系”的那种,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思想很独立、自由,抗压能力也很强,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家里、在学校,经常会跟我、跟她妈妈、跟老师探讨很多她的想法,我觉得这点是值得我去呵护的。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老二呢,跟姐姐又不一样,她是一个很自律的孩子。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去做。

比如,虽然她只有5岁,从去年9月份开始学英语,到现在,已经可以读全英文的章节书了。

作为孩子,她也很想玩,但每次都会先看完书再去玩。

她和姐姐的差异中,大多是个性在发挥作用。我们如果简单硬性,以一样的方式对待她们,反而是对她们的不公平。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当然,老大老二之间也会彼此影响,相互促进。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姐姐最近在练跳绳,妹妹也想学。刚开始一个都跳不了,但两个人一起练习一段时间后,妹妹跳绳也很厉害了。

这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家就是一个普通二胎家庭的缩影。我们能做的,是大人多努力去磨合,去挖掘孩子的个性,然后因地制宜,孩子之间、孩子和大人之间,都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平衡。


携手超级奶爸,一起做科普

以前就知道,我们和王老师他们在养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共识,这次深入细聊之后更是觉得,他们的育儿观念和我一直坚持的、尊重孩子的“自然养育”理念不谋而合

还有更加意外的收获。

《流浪地球》图解爆红的启发下,王老师深刻意识到:“大众对科普知识存在强大需求,中国实在太需要教科书以外的青少年科普工作了”。

于是,他想尽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些更有趣、更有意义的科普工作。

所以,他决定再选取10部适合儿童看的经典科幻电影,从每部电影中挑选出10个科学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手绘讲解。

目前,他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家可以关注王元卓老师的实名认证微博,查看陆续更新的图解。

他是手绘《流浪地球》爆红的科学家,更是女儿的神功奶爸 |专访

现在已经更新《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上、中、下),电影看的还有些疑问的朋友,可以拿这个好好给孩子讲讲啦:

  • 《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上)
  • 《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中)
  • 《流浪地球》中的科学(下)

更大的意外之喜是,我们交流的越深入,越发现因为王老师想要投身的科普教育,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自然教育契合无比,我们已经初步讨论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向和方式。

也许很快,王老师会亲自给我们小朋友开设讲座,敬请期待吧~

图片来源:王老师提供、“王元卓”实名微博、微信公众号“阿若工作室”,特此鸣谢!

川妈说说

有时候,看到王元卓老师带娃的“丰功伟绩”,会小小调侃一下川爸:“看看人家的爸爸!”但其实心里很明白,他虽然不会做瓦力、不能手绘图,他也是非常棒的超级爸爸。

工作一样异常忙碌,但也是只要有时间就是全心全意陪孩子。小川生病了,和我一起整夜整夜地陪着;从小川几个月大开始,就陪他看书,读书给他听;现在周末仅有的休息时间,也亲身上阵拿来陪他练钢琴,你一首我一首;带着他到处玩,北京郊区、全国各地,出国也想带着,实在没时间,公园一起遛狗是必须的。

但真正让我有些“佩服”的是,无论工作压力再大、困难再多,他对待孩子时总有淡定平和的心态,循循善诱的耐心;父子关系拿捏的也很好,既能拿出严父的态度,又能像朋友一样平等地讨论各种问题。

看过越来越多的“好爸爸”,越来越发觉,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只要理解妈妈的辛苦,别自动消失、别诈尸,尽力投入带娃就好,至于用什么技巧和方法,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