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志】房縣紅塔鎮:產業扶貧“開藥方” 脫貧攻堅“拔窮根”

【扶贫扶志】房县红塔镇:产业扶贫“开药方” 脱贫攻坚“拔穷根”

產業扶貧是促進貧困戶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鞏固長期脫貧成果的根本舉措。今年以來,紅塔鎮打出“產業牌”,以發展產業為脫貧抓手,在助力貧困戶穩固脫貧的同時,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科學謀劃佈局,聚焦重點工作,奮力攻堅克難,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重點,提升“造血”能力,逐漸走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的光榮之路。

【扶贫扶志】房县红塔镇:产业扶贫“开药方” 脱贫攻坚“拔穷根”

紅塔舉辦農民扶貧產業培訓班

健全機制抓管理

今年以來,紅塔鎮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明確產業發展主攻方向,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出臺配套政策措施,進一步分解細化產業扶貧任務,實現產業扶貧到村到戶全覆蓋,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一是完成鎮、村、戶2019年產業發展規劃,以優質稻產業為主,現已形成高梘片區南起古橋村,北至朱灣村,西至塘溪村、旱糧場,東至營盤、大里村,共5000畝優質稻區域規模連片發展;二是加大技術培訓力度,舉辦5期共800多人參加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有力提升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技能;三是長期積極培育和引進市場主體,每個村分別與各市場主體對接,水果種植、蔬菜栽種、生豬養殖等產業如火如荼進行中。

產業鏈接促發展

紅塔鎮加大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扶貧車間的培育引進力度,將貧困戶穩定鏈接在市場主體產業發展鏈條上,現已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

【扶贫扶志】房县红塔镇:产业扶贫“开药方” 脱贫攻坚“拔穷根”

貧困戶在扶貧車間工作

全鎮27個村都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建立貧困戶入社臺賬,簽訂入社協議,並規範合作社的成立和運轉。所有貧困戶(除五保戶和三無低保戶)都加入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事做、勞動有收入目標;大力培育扶貧車間,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做到掙錢顧家兩不誤,現已建成八方鞋業、步步康、雄瑤、譽貝等車間10個,帶動鎮內200多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每個合作社對接一個市場主體、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龍頭企業、農戶簽訂三方合作協議,發展訂單農業,實行訂單生產,合同收購,確保產品有銷路有市場,保障村集體和參與農戶的利益“零風險”,消除後顧之憂。

保底分紅享共贏

依據資源稟賦,紅塔鎮積極培植引進與產業相配套的武當農夫、嘉禾米業、神農頂專業合作社、吳氏茶業、三鑫生物等新型市場主體,採取產業獎補方式鼓勵貧困戶加入合作社,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現已吸納70%,2000多戶貧困戶帶著資金共200多萬元加入各村合作社,對接市場、抱團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按照“保底分紅、見效分利”原則,紅塔鎮已調整制定產業獎補政策,強化對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的政策引導,合作社實行股份制,貧困戶可憑產業獎補資金入股參與年底分紅,每年根據合作社實際經營收益情況,在當年扣除運營費用後,產生效益按農戶70%、村集體30%的比例進行分紅。農戶按照入股本金6%-8%的比例進行分紅,突出帶動貧困戶,兼顧村集體經濟發展,以實現共建共享共贏。

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還有大作為。“藥方”開好了,“窮根”能拔除,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念起了“產業經”,走產業發展道路,在實現脫貧致富的路上穩步前進。

END

來源 | 房縣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