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牛”式的第一書記

王全邦同志自受組織選派到城子鎮火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在鎮黨委領導和指導下,緊緊依靠村黨組織,圍繞脫貧攻堅中心工作,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民情的基礎上,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全村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入手,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工作中,在工作中兢兢業業,積極為幫助村民們脫貧致富而努力奔走。

一、抓班子、帶隊伍,黨建引領

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築實黨組織基礎,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對全村的發展至關重要。王書記到任後,狠抓班子隊伍建設,堅持參加“三會一課”黨日活動、組織生活會、村務會、小組長會。為了更好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王書記引導能力較強的在家黨員加入脫貧攻堅工作中,黨員一對一幫扶,平時對貧困戶多加照看,通過黨員帶頭的傳幫帶,為下一步謀劃全村脫貧奔康打下堅實基礎。

“老黃牛”式的第一書記

班子討論黨支部建設事宜

二、勤走訪、深調研,精準把脈

為了能夠儘快熟悉村情民情,王書記用了一個多月時間跑遍了火龍村每一個角落,到22戶貧困戶家中逐一走訪、座談、調研,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的農村工作政策和鄉村振興戰略等,上門噓寒問暖、看貧困戶廚房、廁所等日常生活環境,掌握貧困戶第一手資料,瞭解貧困戶生活上困難,為下一步扶貧工作打下基礎。他說:“只有走到貧困戶家中,站起來仔細看,坐下來深入聊,傾聽貧困戶內心真實的想法,才能為精準幫扶打牢基礎。”

三、解民憂、辦實事,精準幫扶

針對村裡狀況,王書記認真研讀學習脫貧攻堅政策及有關文件,用足用好優惠政策,讓村裡的貧困戶們都能切實的享受到這些優惠政策,並且每次有新的扶貧政策出臺,他總是第一時間組織上門做宣傳,風雨無阻將溫暖傳遞給每一位貧困家庭,他也經常主持村組長會議,深入瞭解村各小組的實際情況,對於他們的三農工作進行指導,同時結合火龍村的工作實際,積極引導農村發展的熱心人士服務村裡的貧困群眾,讓貧困群眾切實的感受到了溫暖和關心。

“老黃牛”式的第一書記

走訪貧困戶

四、精謀劃、強推進,產業脫貧

在黃桃種植產業上,他仔細研究產業運作模式,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思路,在分紅協議上做了重大指導改善,將分紅協議細節化、出資、人口、勞動等掛鉤股權,真正解決等、靠、要和安於現狀的落後的思想意識,引導並帶領貧困戶實現“自主造血”,將扶智扶志真正落到實處;4月10日,他組織村“兩委”幹部到馬回嶺鎮蔡橋村和銘山村“取經”,借鑑“黨建+產業扶貧”方面做得好的地方,特別是此次火龍村600畝蝦稻種養項目上,王書記正謀劃貧困戶全部入股參與分紅,並參與勞動,將貧困戶與村的主導產業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據瞭解,王書記今年47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家裡頂樑柱的年紀,2006年他身患癌症,由於化療的副作用,身體各項機能不是很好,還患有幾種慢性病,有時候整晚都睡不著。但是,王書記還是選擇了到火龍村擔任第一書記,真心為民,民必理解;誠心為民,民必擁護,王書記的真情服務、真誠付出,得到了火龍村貧困戶的擁護和愛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