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概況

一、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

烏蘭察布市地處高原,年平均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生產的中藥材幹物質積累多、品質好、產量高。尤其是冬季漫長嚴寒,病蟲害發生少,農藥用量少,加之環境生態好,為種植高質量的中藥材提供了難得的綠色資源。並且,交通便利,區位優越,為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5.6萬畝,產量1370萬公斤。品種有黃芪、板藍根、甘草、紫草、黃芩、蒼朮、黨參、防風和桔梗等20多個。四子王旗種植面積最大,達到2.3萬畝,產量650萬公斤;涼城縣次之,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120萬公斤。全市範圍內黃芪種植面積最大,達到2萬畝,產量約500萬公斤,主要分佈在四子王旗、涼城縣、豐鎮市等旗縣;板藍根次之,面積達到1.1萬畝,產量約250萬公斤,主要在四子王旗、豐鎮等地種植;枸杞近0.6萬畝左右,產量150萬公斤,主要在化德縣種植;甘草、桔梗、防風等其他品種種植面積1.9萬畝,產量約470萬公斤。加工企業有天創藥業、新特新藥業、良方藥業、邳彤藥業4家,年加工產品1500噸。

近年來,我市中藥材生產呈現快速增長的發展勢頭,面積從2015年前的不足2萬畝發展到5萬多畝,種植品種也由過去的5-6個主打品種發展到現在20多個,而且效益也較農作物明顯,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發展願望較為強烈。特別是品質廣受市場青睞,價格也有優勢,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與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種植規模小、加工發展滯後、體系建設不完善、項目投資少,產業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二、發展目標

到2021年,建設黃芪、板藍根、枸杞、黃芩、黨參等生產基地15萬畝,其中黃芪8萬畝、板藍根3萬畝、枸杞2萬畝、黃芩、黨參等其它中藥材2萬畝。每個旗縣市區建設500畝以上的標準化種植基地1個,四子王旗和涼城縣分別建設1個產業科技示範園。培育引進龍頭企業5家,中藥材產品年加工量達3000噸以上。中藥材倉儲能力達2萬噸,年交易量達到3.5萬噸。逐步建立中藥材標準化生產體系,建成資源保護與監測體系。

烏蘭察布市中藥材產業發展概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