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传统中药炮制技艺大普查的建议

摘要:运用现代化仪器、现代化科技和大数据,对我国各地不同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和文化进行普查和整理,抢救我们将要整体失传的这一伟大遗产。刻不容缓!

1 项目的原由:

1. 在于我国中药饮片炮制的多样性。在中医形成的早期,由于中国的幅员广大,地理的隔离使得中药材的流通十分困难,医书可至药不可达。出现了异地引种、以科属相近或疗效相近的它物替代等等方法来保障用药,原料的不同会导致炮制方法的不同。最为重要的是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导致炮制方法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多样性。

1.1. 各医家对文献的理解不一:古代医书在中药炮制的描述上不严谨,往往只有几个字,一些重要的概念也没有准确的指标。如“挂火色”、“存性”、“中火”各地乃至各人对其的理解并不一致。

1.2. 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不一:如为了适应南方高温潮湿的环境,医家只能采用一些与中原不同的方法加以炮制。如一些北方可以晾干的饮片,南方只能用炕干。

1.3. 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如中药炮制是烹饪的延续,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习惯必定会影响到当地的中药炮制,造成方法上的较大差别。

1.4. 物资条件不一:在炮制上各地通常只是利用各自的器具,如烹饪器具或简单加以改造。在辅料上也都是选用当地的,土炒有选择黄土的,也有选择砂土的。

1.5. 经济条件的不同:富裕的地区,中药炮制多精细;而贫穷的地方,中药炮制多粗放。

1.6. 各地的药材来源、种植技术、产地加工不一:各地的饮片加工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炮制。

历史上,炮制的差异往往是相近的地区差异小,越远差异越大。同城不同药铺也有一定的差异。各地医家有各自的用药习惯,可称为“个性化饮片”。

2. 传统炮制的技术遗产正在消亡

解放以后,随着各地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中医科的建立,一部分药铺编入了医院的药房;随着各地公私合营的进程,一部分药铺并入了药材公司。药材编入计划经济,统一调拨。炮制也集中于大医院和药材公司一家。除了少数大城市之外。各中小城市至乡镇,每一地的炮制方法也就大体一致了。但地区之间的差别依然很大。饮片的个性化依然比较明显。上世纪90年代前,饮片通常是在医院的药房中小锅小灶地生产,或者在药材公私条件简单的饮片厂中生产。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各地传统中药的特色。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当时我国大部分地方的炮制条件较差,导致了这一部分用药存在着比较大的质量隐患。

此后,国家为了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逐步减少并最后中止了医院和各地简陋饮片厂的饮片生产。只是留下了一个称“临方炮制”的小尾巴,说的是在配方的同时炮制。其实除了打碎之外,其它炮制几乎全都无法进行。一是量太小,几十克药在锅中根本炒不起来。病人也没有时间来等候。导致“临方炮制”基本上就是一个名存实亡的说法。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医院都停止了所有的自主炮制,原有的炮制室被废或被毁,老药工流失或离世,技术生疏或失传,设备也坏掉或当废铁卖了。

这样做的优点显而易见:由设备优良工艺规范的中药饮片企业生产的饮片,在安全和稳定性方面明显提高,也方便了有关部门的质量监管。

这样做的缺点同样显而易见:各地的特色中医的疗效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老中医从那时起就强烈要求恢复过去习用的个性化饮片。

我们民族两千年的传承在历史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中药炮制技术,其中必有许许多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在用药的个性化,古老的中药加工炮制的方法如能流传到今天就非常珍贵了。

“国药传承”微信公众号也发现,近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炮制从药房转移到了饮片厂,从铁锅转移到了大型滚桶,这虽然给质量监管和规范化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使得这些千差万别的炮制的技术逐步走向灭亡。

传统的中药炮制是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由于出现了大约三十多年的断层,当年掌握这些技术的传承人多已经是七、八十岁的高龄,并且陆续故去,抢救我们民族这一伟大遗产的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这是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一样有意义,一样工程巨大的项目。我们要组织起来,认真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力争在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立项,尽快实施。

3.具体的实施方案

笔者对中药传统炮制的情况了解不多,在这只是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建议业界专家们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建议组织各省的普查大队,各地级市组成普查队。省队设在各省中医药管理局,市队设在各市中医院。

具体工作如下:

3.1. 从互联网入手,利用其高速、高效,可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地方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进而建立我国中药炮制传承的基础数据库。

3.2. 深入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实地调查各地特有的用药习惯和个性化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与传承人面对面地了解当地中药特殊炮制的状况。

3.3. 建立传统中药炮制研究基地,重建传统中药炮制的老设备,并在设备中加入现代化的信息采集装置。把各地的老药工请来,实际操作。全面利用大最现代化的大数据信息手段将所有我们能够寻找到的古老中药加工炮制记录和保存下来。用不仅用文字,还要用录音录像,并且用现代化仪器对火候、锅底和药材的温度变化等一系列数据信息做全面的记录和收集。以最大限度地用大数据来确保这一中医药伟大遗产的传承。

3.4.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现代化的大数据分析研究,对未来中药炮制的科学研究和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每一种个性化的中药饮片从过去铁锅泥灶走向今后的全面现代化的产生和管理提供依据。

3.5. 对传统的中药炮制器具进行收购和收藏,保存下重要的实物凭证。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