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退热三个药对

今天还好,看了30个左右。我们、老师都松了一口气,老师说这种看病不紧不慢,不多不少是最好的。

这时宏姐拿个方子跟老师说,小儿退热有三味药,不论是哪种发热,均有良效,不知这其中通理何在?这三味药即是竹茹、蚕沙、陈皮

老师说,这主要是降胃气为主。人的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最容易郁积发热,胃一旦郁滞就会发热。这里就是用陈皮疏通胃气,竹茹清胃降逆。而这蚕沙也是理气降浊和胃的。人体周身的热气要靠胃肠来降下,所以《伤寒论》说:“万生于土,复归于土。”胃肠一堵,周身热气便不能正常疏布。

接着,老师又说,用陈皮好,小儿少阳体质,肝气旺,光用竹茹,未必能把热降下来,单用陈皮理气疏导,转个圈,气机就降下来了。

老师接着又说,如果高热厉害的,容易动风的,这时用石膏、钩藤最妙。石膏降热的同时还解表,钩藤对个儿退热也好,还能防止抽风。

谈到这小儿发热三味药,那小儿常见的扁桃体发炎肿大,那又如何?人家常说中医慢,可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大概西医打吊瓶速度也没有这味药(

威灵仙,白英,青皮)快啊!

老师说扁桃体发炎,跟很多小孩发热一样道理,都是寒包火状态居多,小孩子阳气往上冲,受了寒,都在那,宜发不出来,便形成肿块、炎症、火毒。

老师又解释了一下这三味药。威灵仙宜统脏腑灵气,把邪气往外散,白英清热解毒,把湿浊往下降,一温一凉,相互激荡;再用一味理气破气的青皮,让郁闷的地方,气机能通畅流动起来,所以炎症肿结很快得以消散。

晚餐后回到大药房,我们一圈人一边搓药丸一边聊天,老师说药丸越搓,手越有灵感。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老师以前把脉通过抓泥鳅、放风筝来练,那已成为过去的事了,现在不可能再回到小时候,没想到老师在平常搓药丸时也在暗练手感,利于把脉。

· 本文选自《任之堂跟诊日记》,人民军医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