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我們知道生命脆弱,快樂易逝,但我們不怕,我們還正面迎接它的到來,我們與之共存共舞。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雖然這個海報不咋地,但我還是蠻喜歡以江之電來作為電影主視角。這也是鎌倉的特色。


這兩天不斷看到涼山州消防員犧牲的消息與名單,還有網上流傳的消防員最後的朋友圈,可以瞭解到,他們的日常,就是奔赴這個火災現場,這次活命回來,髒衣服還沒來得及洗,就又得奔赴下一個火災現場,但下一次還能不能活命回來,不知道了……

於是我想起了去年看過的一部日本電影《鎌倉物語》,它的副標題是“跨越生死守護你”,當時看覺得只是愛情童話,現在想想,如果現實中也能有那樣的“黃泉列車”,能探望先走的親人朋友,比如這些消防戰士們,相信他們也會“跨越生死守護你”,而他們的家人,更願意“跨越生死守護你”。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黃泉國的模樣。

有網友評論這部劇是一個關於日本妖怪的童話,這看起來是挺對的。就像我的短評說的,這部劇確實很像暑假檔動畫大片,很寓教於樂,讓人瞭解日本鎌倉的妖怪文化之餘,也看到了愛情故事的大團圓結局。甚至還有用愛心感化貧窮之神的雞湯情節。

但瞭解到日本關西地區的颱風和北海道的地震,看著颶風把屋頂卷飛,海嘯湧向行駛著的車輛,還有無助的狗狗貓貓。我在想,這就是發生在最平常的一天的事,可能是一個星期一,你不情不願地早起,睡眼惺忪地去上班,結果下班回來,家就已經不存在了,變成了一堆廢墟。

更可能的是,你與朋友或父母幾個月前道過別,約著新年再團聚,但他們就在地震中心地帶,再沒有了下一次見面的機會了。而且,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自己,可能是今晚,可能是下個月。

想象到這些,我突然覺得很慶幸自己,沒有生活在那樣一個生命如此脆弱的島國。

由此,我也頓時理解了日本人所有的社會文化特性——一期一會,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做不好就自殺就剖腹,不喜歡麻煩別人因為可能沒有還人情的機會,熱衷於欣賞各種易逝的美好事物,表面客氣禮貌私下裡卻無限放縱地追求感官享樂……

一位友鄰跟我討論,她說看日本文學史時發現,“正因為日本是個‘不穩定’的島國,因此日本人有種對生死意識的淡泊;但在日本人眼裡卻恰恰相反,大陸才是動盪不安的,因此大陸的人們無法看淡生死。”

這個想法實在太重要了,因為這就是我們——大陸居民,和島國居民的最大最大分歧點。所謂地緣政治,其實也是根於你對生死的看法,生大於死、死大於生,就會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和心理模式,呈現出的完全不同的社會性和國民性。那麼很多紛繁複雜的社會表象差異,也能理解了。

所以,回到這部劇,雖然它的故事很老套,但它傳遞出來的生死觀是很深層次的。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通往黃泉國的江之電,非常經典。在《千與千尋》裡也能看見。

另外,我非常非常喜歡劇中關於黃泉國的一個設定,即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眼中的黃泉國就是什麼樣的。

這個設定實在太棒了,它其實跟我們的現世一樣,客觀事實是怎樣不重要(或者說是根本沒有辦法確認什麼是“客觀”,就算是鐵板釘釘的數據,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和相對的感受。),每個人都會看到一個基於自己的個性、學識和經歷認知所投射出來的世界。

是天堂是地獄,都在一念之間。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安藤櫻太出彩。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在午夜市集賣毒蘑菇的妖怪。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貧窮之神。雖然看起來像乞丐,也總讓人破財,但他好歹是個神仙哦。


殭屍和鬼魂在中國,喪屍和吸血鬼在歐美,基本都是恐怖的代表。而在日本,卻是各有個性,各有功能,各有性格,各有情感,各有傳說的。

例如我在孩童時看哆啦A夢,就知道一個傘妖,它有一隻眼睛和一條腿,如果把它撐開,兩人同時站在傘下,就會產生戀愛的感覺。所以如果是暗戀對象,就會很開心,比如大雄和靜宜,但往往配對成功的都是大雄和胖虎……所以傘妖也很可愛啊。

還有帶來冬天第一場雪的雪童子,在陰陽師和寶可夢裡都有出現。還有更多的妖怪可以百度,我就不列舉了(因為才疏學淺的我反正也是一樣百度過來的

所以,日本妖怪如果列個傳,就跟古希臘神話和古羅馬神話裡的那些天神沒差啊。

從那個陪伴老頭到離世的老太太、變成妖怪的倒黴老友、安藤櫻演的社區死神、不幸破產的死神局、很懂感恩的貧窮之神,到黃泉國裡的風景和男主父母的恩愛生活,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對於死亡,其實是一種完全接納的心態——死與生,如果有愛在,其實都沒有差別。

你先走一步,沒關係,總有一天你會在黃泉國的車站等我、接我,跟我說:“哎呀你怎麼才來呀。”

或者也可以跟死神局申請一下,家裡有特殊情況,可以留在家人身邊一直陪伴照顧。這樣的魂靈還能摸到下巴呢。一點都不可怕。然後等到了家人,兩人一同手挽著手,在可愛的社區死神陪伴下,一同搭上江之電,開往美麗的黃泉國,繼續恩愛生活。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只要保存好身體,就可以靈魂出竅去黃泉國找尋愛妻。


所以,死亡有什麼可怕的呢?

只不過是出了一個“國”生活而已啊,只不過是移民了而已啊。

當然,這樣的話總是說起來輕鬆,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對於日本人而言,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存理念,也是整個國家的社會底色——我們知道生命脆弱,快樂易逝,但我們不怕,我們還正面迎接它的到來,我們與之共存共舞。

難道不是這樣嗎。

看看一色家老宅院子裡有多少小妖怪在玩耍,它們是誰、是什麼不重要,它們是死是活也不重要,跟蝴蝶蜻蜓沒差別,重要的是,大家都相安無事地共處於往世、現世和來世。

甚至對於那個醜陋的惡霸天頭鬼來說,我覺得他搶親不成也沒關係,反正之前也失敗了那麼多次,等女主下一次輪迴,天頭鬼又能想辦法把她弄到黃泉國來,繼續求她跟他結婚,然後又失敗,或者某一次終於成功,很難說。因為成功了一輪,也有可能下一次又被拒絕了。

總之,他也是可以無限次循環這個過程,只要不放棄女主。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可愛的死神櫻。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歐巴醬金簡直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


也就是說,在這種輪迴的設定下,所謂的“成功”和“失敗”的意義就完全被消解了。一時的成功或失敗,都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因為這永遠都不是結局。

於是,這就產生了一種虛無感,一切都是無意義的,別說成功和失敗,就算是生與死,也是無意義的。按照這個邏輯,出現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日本:很麻木地活著(《無緣社會》和蟄居族),或者,很真摯地自殺。都是一種虛無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對虛無的反抗。

他們生在島國,無法擺脫死大於生的生存環境,與世代帶來的思想行為影響,最終所創作出來的文學、遊戲、動漫、電影等作品,對於我們大陸生活者而言,看起來像美好的童話,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每一天的生存現實。


從涼山州消防烈士想到——我們眼中的妖怪,他們每一天的生死現實

妖怪市集這一段視覺很贊。


願我們的消防烈士們和他們的家人,都一切安好。

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