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真正的艺术产生于对现实的强烈感触,甚至是渗透到骨子里和血液里的情怀最终才成就了非凡的艺术。王羲之的书法,就是在经历了大悲欢和大悲愤后才产生的,他生活在两晋之际的乱世,在与友人的一幅《丧乱帖》中,书写的墨迹由沉郁浓重的行书,化为奔逸欲出的草书。这既是羲之情绪的宣泄,也是乱世悲歌中的一曲。 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了躲避中原肆虐的战乱,北人、纷纷南下,自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掀起了一个移民浪潮。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永嘉之乱

背井离乡的人有多少?囿于史料的缺乏,迄今仍无确切的数字。王羲之便是在此时随家族自临沂迁徒至建康。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人。曾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世称王会稽、王右军。在书法史上有“书圣”的美誉。他的一幅《丧乱帖》用艺术的极端之美表达了那场纷乱。和王羲之流传下来的其它书帖一样,它并非右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真迹,而是唐人双钩廓填的摹本。双钩廓填,是将一张薄纸覆于原本上,以细笔勾勒出笔迹的轮廓,再用墨填满空白。这种方法可以逼真地复制原作的字形、章法,号称“下真迹一等”。这件摹本在日本圣武天皇统治时期( 724-749年 )传人东瀛,其时,正是唐朝的开元盛世。后来和同样流入日本的王羲之《二谢帖》《得示帖》装裱在一起,初为手卷,又改为轴装。纵28.7厘米,横58.4厘米。也就是展览上所见《丧乱帖》的样子。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被摹写的丧乱帖

《丧乱帖》只有短短的8行62字: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茶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顷首顷首。 翻译过来就是:羲之顿首:时局动荡不堪,先祖坟墓再次遭到残害,追念万分,哀号思幕、伤心至极,痛彻心肝,如此痛苦,还能怎么办呢?虽然先幕立即得到修复,但我未能奔驰垂吊,悲裒之情愈发深刻,奈何奈何。面对信纸,泣不成声,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是王羲之于水和十二年(356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札,叙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起变故。“酷甚”“摧绝”、奈何”这些沉重的字眼,如一记记的重锤,狠狠击打在观者的心扉,为之黯然神伤。几分钟的观赏,透过短短的几十个字,便仿佛看到了晚年王羲之的惨淡与悲摧。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王羲之画像

不禁令观者沉思,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令王羲之如斯痛苦? 答案在第一句里,“ 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然而,真实的历史情境绝不只是如这一句般简单。王羲之的先墓,王羲之的经历,两晋之际的时局,这些都是书帖上的浮云。要读懂《丧乱帖》,须先拨开这层层的浮.......“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中的“王谢”,是东晋门阀土士族的代表,其中的“王”,就是王羲之所属的家族、琅邪王氏, 随晋室南渡后居于建康(今南京)的乌衣巷。而西晋时,琅邪国的治所是开阳,即今临沂市北。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那里复建有王羲之故居,以作纪念。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先墓贴

他的祖上便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故事的主角。但这位继母动辄虐待王祥,甚至要用毒酒害死他。王祥的异母兄弟王览得知后,夺过毒酒就欲抢先喝下。这才使得母亲悔悟。王览争鸩,也成为了《二十四悌》中的一个典故。元弟二人的孝悌恭恪,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同时奠定了琅邪王氏的门第家风。而王祥在仕途上的显达, 则开启了琅邪王氏门户兴旺之端。王羲之便是王览的四世孙。 这样说来,王羲之的先墓便有皋虞和临沂两处,是否还存在他者? 王羲之有一幅名为《先墓帖》的书帖,帖云:“十月十七日,羲之顿首顿首:旧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奈何。王羲之顿首顿首。” 王羲之第六子王操之亦有一张《先墓帖》,系同日书写,记述了同一件事情, "十月十七日,州民王操之顿首顿首:旧京先墓毁动,闻问伤恻,痛不可言。未得陈慰, 白笺不备。操之再拜。” 这里说的“旧京”,是指西晋的国都洛阳。时晋室播迁至建康,于是称洛阳为旧京。琅邪王氏世代为官,位居高位者死后陪葬皇陵,是历来的制度。所以洛阳成为了又一个先墓之所在。皋虞、临沂、洛阳三处先墓,出现在《丧乱帖》中的是哪一个?答案只能是临沂,因为只有这一处符合前后两次遭到茶毒,且第二次旋即得到修复的描述。可以说,这个地方见证了贯穿王羲之人生首尾的两起变故。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相关画面

有一个名词叫“衣冠南渡”,描述中原文明、士庶受战乱影响,以渡江淮,向南转移、迁徙的事件。于是,这个词平添一种悲壮凄凉之感。所谓衣冠,并不是说普通的衣服和帽子,而是代指士族。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邑里》说:”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描述的是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发生在西晋末年永嘉年间(307-312年),史称“永嘉南渡”。在这一群狼狈的人中,有王羲之的仓皇身影。

54岁的王羲之在南下时收到朋友关于祖坟被挖的噩耗,一时之间,悲愤伤痛之情怎能平息?遥想永嘉之时,先墓遭毁,正值年幼。不谙世事。而此时已垂暮之年,将老之人对故乡的眷念有一种莫名的执着,却闻先墓惨遭茶毒,其痛何深!

于是,满腔的悲愤与痛苦尽皆倾注于笔端。在书写首行时,王羲之心情尚是平复,以行书走笔。而当第二行述及先墓遭毁之事,正如常人思及难以回首的往事一般,情绪逐渐滑向崩溃的边缘,但仍在克制之中。至“追惟甚”时,字字独立,尚可留意点划。但到其后的“摧绝”二字时,笔迹已有些潦草。此后,情感再难压抑,在笔端奔行恣肆,终由行书转而成草书。书写到最后,已经是惨淡经营、勉为其书了。所谓书为心声,王羲之情绪的转变,化作纸上一个个奔逸欲出的草字。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相关剧照

再看单字,“痛贯”二字一笔接连,成为一个整体,笔势激荡不已,恰与文意相合。书法的表现和文意的表达叠加在一起,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其后的“心”字,却蓦地笔锋收敛,成内掖之笔,如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纵观书帖,前两行雄强、浓郁,后六行纤细、惨淡。书体以欹侧取势,行轴线呈现连续的折线姿态,造成了视觉上的波动感,正是情绪波动的体现。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在(容台文集》中说:“昔右军诸帖,半出于问病吊唁,从哀戚中结法,所谓泪渍老笔者,其书独垂至今。”右军的《频有哀祸帖》,无论是书写情感,还是行笔特点,和《丧乱帖》都极为相似。它与《孔侍中帖》《忧悬帖》合装,存于日本前田育德会。帖云:“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和《丧乱帖》同样的“哀”、同样的“奈何奈何”,使得晚年右军的哀戚老笔跃然纸上,愈加凸显。

从《全晋文》中辑录的羲之书信里,可以看到他晚年的心境一片凄凉,孙儿夭命,友朋弃世,“举目摧丧,不能自喻”,哪里还有半分当初那个“坦腹东床”的洒脱少年的身影?先墓遭毁,在当时重孝的社会中是很严重的事情,非此无以促使王羲之迸发出如斯强烈的情感。但或许《丧乱帖》里的“哀毒”,不止关于先墓的噩运,也浸润着余生的悲戚。

《丧乱帖》的乱世悲歌:祖坟被挖后写下的悲愤神品

王羲之墓

这也是王羲之。大概人们已习惯了《兰亭集序》的流畅秀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成为了朗朗上口的金句。与友朋聚会、饮酒赋诗无疑是欢娱的,而生活的常态却是在书信中体现出来。《丧乱帖》中笼罩在心野之上的密布彤云,遮蔽了王羲之的整个晚年。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辞官致仕的王羲之移居剡(音善)县(今浙江嵊州)金庭。剡县相比于会稽山阴,更加远离政治中心,是一块难得的僻静之地。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葬于金庭的瀑布山下,由兰亭集会的好友孙绰撰写碑记,儿子王献之书丹。不知那金庭的奇丽山水,可有带给他几丝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