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心理學、常識,對人的痛苦歸因如此不同

佛經說:人的痛苦起於人的貪慾;因此貪慾受到挫折會生怨恨即嗔心;也因貪慾人會比較愚蠢沒有智慧,那個詞就是痴;也因人的貪慾,佔有多的會生傲嬌,就是慢,傲慢;也因人的貪慾,而不相信這世界有真善美,只以利益得失看人看世界,誰都防著、抵禦著、對立著,進而相處不暢,這個是疑。連起來是人人皆知的:貪嗔痴慢疑。

精神分析說:那是因為在成長期時,你經歷的環境使你形成了不好的互動模式,你內心裡沒有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以及愛人的能力,所以你現在無法與人好好相處,等等。

佛經、心理學、常識,對人的痛苦歸因如此不同

常識說:你運氣真好&你太倒黴了。

你會覺得哪個視角下解決自己的痛苦會比較容易些?運氣這種東西,是自己完全管不了的,其實等於自己啥也幹不了。環境這種事情呢,略微還能去做些努力。此處不好,我去找個好的,養好了自己,我也努力成為別人的好環境。這裡還有一點自己能幹的事。但是,總得去找好環境也是個麻煩事。如果所有問題都起於自己,也意味著可以止於自己。這個視角是最有力量的。

為什麼人們多數不選擇這個視角呢。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還想能貪到。被關注、被理解、被愛、被包容,這樣的可以白撈的視角,是人的貪慾使然,這個貪慾正在運行時,人是愚痴無法看清情況的。

如果對解決痛苦認真,我們可能需要再多一點耐心。

佛經、心理學、常識,對人的痛苦歸因如此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