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自古以来,对优秀的人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古代人对男子的要求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忠君为主,孝敬父母次之,其他也是对男人品行的要求。另外,还有“君子”、“义士”、“侠客”等等理念,也都是对一个人的评价水准。而古代对女人的评价标准也有两种,在品德上是“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当然,这些评判标准,都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和落后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优质男女的评判标准也大不一样。

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这次小张要和大伙聊的,就是曾经农村里面,流传的一些俗语。这些俗语的内容,就是对优质男女的评判的标准。让大家看一看,在充满淳朴智慧的农村里面,大家是怎么评判一个男女是不是优质男女的。这句俗语叫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这句话看句子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里面的道理却不简单,讲述了一些农村的生活状态,也是农村淳朴文化智慧的一种体现。农民们都喜欢以农村俗语,作为指导生活的教条,这两句话也不例外。如果有人能够做到这两句话里面的要求,那么就会被农村人认为是优质男女,如果做不到的话,很容易被人看不起。那么这两句话里面的要求,分别指的是什么呢?让小张带着大家去了解一下吧。

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前半句“好男不吃分家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农村的一种现象。农村家庭的子女通常比较多,在分家之前,子女们都和长辈住在一起,一起耕作,一起打工养家,粮食和收入也都统一交给老人保管。在儿女们都长大了之后,就会存在一个分家的问题,这个时候就会把家里的财产分出去,也就是“分家饭”了。

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分家饭”是父母留给自己的本钱,但是有骨气、有志向的男子,都希望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自己创收,而不是指望父母留钱给自己。简而言之,就是不做“啃老族”。虽然父母给孩子的钱,是父母的心意,理应该收,但是不能一直惦记着这点钱,要自己努力生活、努力拼搏才是最好的。用自己赚的钱,给父母花,这样的男人才是被农村人看得起的男人,也就是优质男人。

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这句话的后半句“好女不穿嫁时衣”,也是一种农村现象,“嫁时衣”也就是嫁妆了。按照民俗,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会给上一笔嫁妆。有的家庭比较富裕,父母就会给上一笔丰厚的嫁妆。当然,也有的家庭,嫁妆就比较寒酸了。不管怎么说,这笔嫁妆总是要给的。然而,在农村看来,嫁妆归嫁妆,终究不是自己挣的钱。

有一些女人,她们的能力比较强,不服输,她们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赚钱,不会因为父母给的钱少而嫌弃父母,反而会自己赚钱孝敬父母。这样的女人她们就不指望着那些嫁妆过日子,因为她们自己的能力就很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靠自己双手发家致富,这样的女人是指的敬佩的,也是农村人心目中的好女人。

农村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做子女的应该多看看


所以,在小张看来,这一句“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所包含的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在颂扬自立自强的精神,毕竟每个人都是要长大的,都是要独自面对社会的。不能一直依赖自己的父母,一直做啃老族。关键时刻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这样才是大家眼中的优质男女。这也是这句俗语的精髓所在,不知道大家了解了这句俗语了吗?你们对这样的俗语有什么看法吗?欢迎留言交流,谢谢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