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作家李书纬/图文

4月16日凌晨,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很快便吞没了这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的人文建筑。我们知道,因为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使得这座建筑闻名遐迩。据媒体报道:事故的发生,熊熊火焰从教堂两座钟楼间蹿出,造成大教堂著名的尖塔在大火中坠落。火灾发生后,巴黎官方第一时间启动了事故调查,调查初步认定为“过失引发火灾导致损毁”。大火的发生,法国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建工作,法国官方表示:

“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将一起重建这座大教堂,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做到这一点。从明天开始,一个全国性的捐赠计划将会启动,它将延伸到我们的国界之外。”《来源:海外网》这就是说,法国将向全球发出募捐。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事故发生后,国家官方第一时间向法国发去了慰问电。圆明园官微也发文说,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那么,对于这一事件的发生,网友们是什么态度呢?从相关网站可以看到,网友们有惋惜有对英法联军曾经火烧中国圆明园这一百年耻辱而流露出冷漠。可以说,对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失火事件,表现出幸灾乐祸的也大有人在。中国网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呢,这当然根源于1860年英法联军的火烧圆明园这一残暴罪行。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巴黎圣母院失火现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攻进北京城后,英国统帅额尔金兼谈判代表决定给不听话的咸丰帝一个永久的教训,最初,他本来是打算烧毁紫禁城皇宫的,但是,他担心烧毁了皇宫,清朝皇帝颜面尽失,有可能会因此失去政权,那么英国从清朝得到的利益也将会失去。于是他选择了圆明园。当他把火烧圆明园的想法告诉法国公使葛罗时,抢劫圆明园最为努力的法国人感到此举有失法国“文明”而予以了拒绝。这样,火烧圆明园就成为英国强盗的单方面行径。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巴黎圣母院失火现场

10月18日,额尔金也说不清他这是第几次来到圆明园了。此刻的圆明园已被洗掠一空,他看到的是一片狼藉。他后来再给妻子的信中描述了 圆明园被抢掠的场面:“劫掠和蹂躏这样一个地方,已够坏了,但更坏得多的是破毁。原来总值一百万镑的财产,我敢说五万镑也不值了。法国兵用尽一切方法撕毁最美丽的丝绸,打碎碧玉饰物和瓷器等等。战争是可憎的事,越看越痛恨。”[1]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巴黎圣母院钟楼登顶

额尔金虽然知道这是一种罪恶,可是为掩盖他们的丑行,不致于留下“抢掠”的可憎证据,他在18日这天下达了一个更为荒唐的命令,他让英军第一师的数百名士兵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网友评论

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英军一名随军牧师马卡吉这样记述:“命令发下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由树木中蜿蜒曲折,升腾上来”,圆明园的上空“一缕一缕的烟,聚成一团一团的烟,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亏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2]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网友评论法国募捐

圆明园的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熊熊的大火中,英军看到那里没有燃烧的,又继续架火燃烧。使得名冠中西的万园之园成为一座书写着累累血恨的废墟。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网友热评

圆明园被抢掠、焚毁的消息传到热河,咸丰帝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痛,他没想到列强竟然残暴到如此地步。他感到自己苦苦支撑的这个“天”很有崩塌的危险。他心中默默的念着:真是奇耻大辱啊,奇耻大辱。虚弱已极的年轻皇帝一时站立不住,他当即口吐鲜血,昏倒在地,咸丰帝在随行太医一通手忙脚乱的救治后,他总算苏醒过来,咸丰帝苏醒过来那一刻,他躺在床上,泪水大颗大颗地落下来,他也许是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圆明园官微

英法强盗劫掠和焚毁圆明园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人激动不已。英国首相巴麦尊拍手称快,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还不知道天津谈判是否破裂和我军是否向北京前进,但我承认,我将高兴地听到这些都发生了。如果中国皇帝没有遭受某些公开的屈辱,我很怀疑会有任何永久的好结果……我担心额尔金对待中国人过于温和。”火烧圆明园后,巴麦尊还在为英军没有火烧紫禁城而遗憾,他写到: “我衷心高兴,额尔金和格兰特决定烧毁圆明园”,“以这种永久性标志来表示我们对于那些鞑靼人(他们不是汉人)的奸诈和残暴的愤怒,是绝对必要的。如果北京皇宫遭遇同样的命运,我会同样十分高兴。”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的惨烈景象

维多利亚女王听到圆明园被焚毁的消息,内心之中感到不安,认为额尔金伯爵的行动太过于激进了。他担心大清国受此大辱,颜面尽失,王朝可能崩溃,到那时,英国可能会跳跃攫取的利益。而英国的激进分子把额尔金视为大不列颠帝国的英雄,西方的历史学家对他的暴行也轻描淡写地忽略。但是,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对于爱好和平的人们,它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让人感到吃惊。在中国,它更成为中华民族外交史上一个蒙羞的印证。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

英法联军抢掠、火烧圆明园的事件,法国作家雨果也予以了强烈的谴责。法国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被焚毁的圆明园残景


现在,因雨果名著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疼。不过这场大火不是人为的摧残,但这场大火让法国痛心让世界痛心,法国人更是悲伤地说“巴黎毁容了。这座城市将永远不会像以前一样,”“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法国在场大火中丧失了自己的历史”。由此来看,一场大火给法国人带来怎样的刻骨铭心之痛。

将心比心,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让中国人不自觉想到中国文化曾经历的磨难,英法联军抢掠、火烧圆明园给中国人带来的剜心之痛。英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时,那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瓦砾和灰烬,这段历史也一直成为中国历史耻辱柱上最疼的一根钉子。

巴黎圣母院失火,法国要求全球募捐,被烧中国圆明园理应全球募捐

根据《晚清外交七十年》整理改写


现在,当法国人提出要向全球募捐重建巴黎圣母院时,中国人回想那段历史,情何以堪,自然要发泄不满的情绪。最后要说明的是,历史可以化成记忆,文物的损毁、消失虽然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在法国巴黎圣母院的被烧毁给法国人带来的沉痛面前,中国人可以选择同情,也可以宽容。但需要说明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作为一场文化之殇,在中国人的沉痛追忆之后,是不是应该加强对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加强重建工作,因为文明是脆弱又坚韧的。中国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的守护它。在圆明园的问题上是否也应该来一次全球募捐,通过重建颐和园,再现华夏文明的精神和传承。

——————————————————————

李书纬根据作品《晚清外交七十年》改写,今日头条原创首发,详细内容请参看《晚清外交七十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1]《额尔金寄妻书》1860年10月7日,华尔伦编:《额尔金勋爵的信件和日记》,第361页,英文版。

[2]齐思和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2册,第418、41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