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专卖品相不好的橙子,300万斤的“劣等品”多卖出500万元

江西寻乌县澄江镇,种植脐橙已经有30多年历史了,尽管当地人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但是总免不了脐橙会结出“小果子”,虽然小果子的品质也不错,却常常因为卖相不好而滞销,以往公司收到的小个子脐橙大多转卖到水果批发二级市场和榨汁厂。

他专卖品相不好的橙子,300万斤的“劣等品”多卖出500万元

不过,当地一位95后创业者吴凯,去年底,在线上将100万斤小果子卖了400万元,余下的200万斤小果子,通过商超渠道卖了700万元。而如果还走水果批发二级市场和榨汁厂的老路子,300万斤脐橙小果最多只能卖到600万元。

他专卖品相不好的橙子,300万斤的“劣等品”多卖出500万元

多卖出了500万元,是源于吴凯对小果子脐橙的“改造”

为了解市场上的需求,吴凯认真调查梳理消费者喜欢的口味和外形颜色,在随机抽样测量甜度的基础上,对脐橙小果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分类:橙子小了就是迷你精华橙,橙子青的就归入“酸中带甜女生最爱”,橙子发红一般就是甜橙。

他专卖品相不好的橙子,300万斤的“劣等品”多卖出500万元他专卖品相不好的橙子,300万斤的“劣等品”多卖出500万元

其实,吴凯这样的做法就是对脐橙做的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尝试,通过结合消费者的有效需求,细化分类脐橙的特色供给,让一些脐橙小果在品质保证的基础上也实现了自身应有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