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水共治”当下一位治水老人的心里话

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4日电(记者魏董华)“我就希望给我一条河,自己掏钱我也会把它治理好。”在浙江“五水共治”已成为社会焦点,当地一位70多岁的老者与他102岁的父亲被人唤作“活大禹”,他们还在不辞辛劳地搞科研创新,为浙江的“治水”献策。

但是他们遇到了很多民间科学家同样遇到的困惑:民间科研创新想要真正被政府采纳用于治水还“路漫漫其修远兮”。专家建议政府应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科研力量参与政府项目,避免民间科研成果遭遇“玻璃门”。

“一碗螺蛳或能解决一个篮球场的水域污染”

这位70多岁的老者名叫陆见华,曾是南京河海大学特约研究员。他的父亲陆祖荫如今已102岁高龄,退休前,是原江西省水利电力厅副总工程师。

记者了解到,两位老人共同为“五水共治”量身打造生物治污,生态护岸的方法。他们研制出新型T形桩护岸,利用螺蛳、水生植物等治理水污染,为河湖水道净化提供了新思路。

“五水共治”中,治污水是重要一环,河道整治中势必要有护岸工程。陆见华认为,传统护岸混凝土及砌石材料密闭透水性差,不能适应治河道治理新理念。用透水T形桩构筑的护岸能很好实现这一功能。

“既能护岸,又能控制成本,而且空心砖还能引来非常环保的治污“大王”——螺蛳。”陆见华说,清水螺瘦,浑水螺肥,T形桩上的孔洞能为螺蛳生长提供很好的生存空间,这种护岸还能给小鱼小虾起到“人工鱼巢”的作用。

陆见华从他随身携带的布袋子里拿出厚厚一叠资料,“我们还在进一步实验量化研究一颗螺蛳能净化多大面积的水域,一碗螺蛳或许能解决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水域污染。”陆见华说。

“活大禹“寻找河道试验却四处碰壁

“现在城市居民住宅环境都在改善,但是一条黑臭河环绕,饭后河滩边走一走,还时不时会看到一团团红虫在河里翻滚。”陆见华告诉记者,“浙江现在正在搞‘五水共治’,号召全民治水,我也想试试。”

“异形灌注桩”是陆见华父子为解决水库基础渗漏在1965年发明的一项地下施工新技术,1986年获国家专利。如今老人将此技术结合生物治污用于“五水共治”中治理污水,希望能为浙江的青山绿水尽一份绵薄之力。

为了验证透水T形桩额螺蛳治污的效果,陆见华老人一直四处寻找一个封闭的试验段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因素,但却一直四处碰壁。

“最早是在浙江某报社内的景观河做实验,但是当我投放了一百斤螺蛳和三百斤水草一个月后,却被请了出去。”陆见华说,后来试验地辗转来到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逸居城内,却几次遭遇试验失败,但是至今未曾放弃。

对待治水态度严谨意味着陆见华要花在试验的时间更长。“到底放养多少螺蛳和水草比较合适,以及最后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效果,科学试验不能急于求成。”陆见华说。

事实上,这种异型桩加上“螺草共生”的治水方法还得到了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的认可,他们建议在试验中设立对照组,同时记录好整个过程的水质变化曲线,以便未来更科学地应用到治水现实中。

专家:政府对民间科研创应给予支持和推动

“利用螺蛳摄食污泥中有机物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净化措施,能有效降低水体生物含氧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陆见华说,“前些年太湖蓝藻暴发,无锡环保部门在五里湖投放了几十吨螺蛳来消耗湖中有机物,杭州西湖也采取过类似措施。”

有专家认为,倘若将T形桩和螺蛳治污的潜能发挥出来,整个河道或许本身就可成为一个天然污水处理厂,不但有可能为“五水共治”提供经济而实用的治污手段,还有可能为解决我国平原地区天然补水量不足、稀释水体难、自净能力差的河湖水道净化问题提供新思路。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表示,“五水共治”本来就希望民间力量都能参与进来,如果治水试验能够成功,来自民间的智慧与严谨的科学实践对这场在浙江大地上打响的攻坚战无疑有更多积极的影响。

“政府有关部门对这类民间科研项目应做好正确导向,给予支持,积极推动其往良性方向发展,同时做好监督工作。”杨建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