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心灯 照亮希望之路

点一盏心灯 照亮希望之路

董国光为留守老人点亮一盏灯

点一盏心灯 照亮希望之路

董国光与志愿者一起送爱心物资下乡

点一盏心灯 照亮希望之路

董国光在街道办事处工作

新华网浙江频道9月24日电(叶洁汝)今年42岁的他,被称为”平民英雄”。曾经下岗近20年,靠给街道办打零工和帮别人修理热水器、冰箱赚钱维持生活。但物质贫瘠的他,精神世界却异常富有。他的名字,叫董国光。

董国光是浙江绍兴地区一个名为“点亮一盏灯”民间志愿服务团队的发起人,曾荣获首届中华十大信义人物、第四届浙江慈善奖(志愿服务奖)、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绍兴市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和称号。5年来“点亮一盏灯”团队已发展了600多名志愿者,累计组织550多次活动,帮助结对学生近百名,受益家庭达2000多户。

谈起最初为什么经济条件一般般,又没有稳定的工作,还要自己掏钱花精力,做“烧钱”的慈善,董国光答道:“我们这批7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都过过苦日子,那时候点灯都点不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生活条件都在慢慢改善。即使一时失业,我依然有能力去赚钱养活自己。机缘巧合给他人提供了帮助,为他人点亮一盏灯,实际上也温暖了自己。我希望能给更多身陷烦恼困境中的人带去一丝光明。”

2009年12月,董国光在一次乡土文化采风时,发现一位80岁的老人在废弃的破房里独居生活,家中没有一盏灯,漆黑的夜只能依靠一点烛光。于是董国光为老人接上了电灯和插座,昏黄的灯光在屋内闪动,光明和暖意驱赶了屋内的黑暗和寒冷,更温暖了老人的心。他回来后将这段经历写成题为《点亮一盏灯》的散文发到网络上,开始了“点亮一盏灯”网络爱心接力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董国光每个周末都会骑着摩托车到乡野田间,寻找需要帮助的对象。回去后,他把见闻写出来,发动网友进行帮扶。不少人或因残疾,或因贫病,或突遭意外,家境陷入贫寒,生活变得拮据,董国光和他的“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团队便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随着这个团队影响力的扩大和网络日趋完善,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会通过网上的信息主动找到董国光,想要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志愿者也有了沟通的平台。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变得快速直接,行之有效。”董国光说,“我们有自己的APP,可以让志愿者和需要帮助的人形成有效的互动。我们也有几个服务于不同对象的QQ群,方便开展相对应的志愿活动。”

2012年3月,董国光得知一个名叫小卿的初二女生因为父亲生病去世母亲改嫁等打击,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喉咙里“咕隆咕隆”发出声音,因为声音影响同学上课,小卿去年11月开始休学在家。当时董国光正因为不慎摔倒而小腿骨裂在家休养,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拄着拐杖和志愿者一起去看望小卿,带着她一家家医院诊断,最终顺利住院接受治疗。一个多月后,小卿康复出院重新回到学校。

“我的世界一度真的很黑暗,是董叔叔和他的‘点亮一盏灯’团队重新点亮了我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人间温暖,现在我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怨。”小卿说。小卿只是董国光所帮助对象的冰山一角,给结对学生过生日,给孤寡老人送需要的生活用品,给残疾人送轮椅送多功能床,给贫困家庭修缮房屋,给贫困精神病人送院治疗……每一段故事都是董国光在后面默默操劳着,这点点滴滴的帮助改变了每一个身陷困境的人的一生。

“点亮一盏灯”的倡议书上有一段话格外醒目:“我们不奢求通过一次轰轰烈烈的造势,解决掉所有的万家忧难。我们只希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让爱心细水长流。”

董国光和他的团队的故事很快便被各家媒体争相报道,各种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人说他是在作秀,有人说他是出于个人利益,也有人直接嘲讽他是个“傻子”。面对质疑,他会有失落,也会有沮丧,但是当他看到一个个受助者的笑脸,一个个被困家庭有了新的希望,一个个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的鼓励和支持,他便有了信心和勇气。

未来的十年,董国光希望“点亮一盏灯”志愿服务团队能成为一个国内有名的民间慈善爱心品牌。他们团队的点滴善举,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我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虽然发光微弱,但是行夜路的人看到我就会很温暖。”董国光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盏微弱的灯正在变成万家灯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