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民謠、歇後語集錦

新絳縣文學創作者協會收集整理

新絳民謠、歇後語集錦

民謠


月兒爺,過河來,蕎麥地裡攆狼來。(狼讀le)

什麼狼?花花狼,花花狼上一對蛾,

唔兒唔兒飛過牆。(牆讀qe)

牆外岸,女兒多,不紡棉花擔花歌。

一下擔到野雀窩。

野雀窩裡一顆蛋,蒸不熟,煮不爛,

氣的老牛一身汗。

老牛跑到坡上,坡上門兒關著,

老牛跑到天上,天上門兒鎖著。

反岸,正岸,兩個妮兒好看,(正讀zhie)

你擦胭脂我擦粉,咱兩外一始咕嚕嚕滾。

西北山裡牛嘇哩,嚇的老鴉胡鑽哩。

老鴉說,雁兒雁兒救救我,雁兒說群裡不要我。

雁兒雁兒擺溜溜,白露後頭跟的老舅舅,

雁兒雁兒擺的齊,後頭跟的是老姨。

——王峰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專吃杜魯門

——凱旋

南北熟汾羊舌村,各個屋裡有牛糞。

說這三個村地寬地平地肥,糧食多,養牛豬多,家境殷實。

——惠永林

西行莊衚衕長,老婆漢子會編㭫。

北行莊衚衕短,老婆漢子會解板。

說北行莊住宅密集,做木活的農戶很多。

——惠永林

西莊裡有座魁星閣,杜塢家秀才比驢多

——說的是杜塢文人比西莊多

——凱旋

北梁的蔥,木讚的蒜,店頭的姑娘最好看。

——申新會

當兵好,當兵好,

當兵能穿制服襖,

坐火車,揑手電,

南京北京都得見。

(幼時陽王家娃娃子童謠)

——尹天峻

牛哭哩,豬笑哩,

飼養員往屋裡偷料哩。

(牛是隊裡的,豬是自家的)

——尹天峻

不想活,騎摩托,要想死得快,就買一腳踹!

——申新會

彩禮:二層樓一個院,三金一冒煙,北京還得有個餅子攤。

——申新會

杜塢家,耳朵捏,就是不聽解放軍說。

——閆偉民

入了燈塔社,

好處沒法說,

原先咱是一囤子麥,

這哈兒是半囤子柿子葉。

——尹天峻

手握方向盤,腳踏鬼門關。

——申新會

嗯,嗯娃娃睡(fu):狗,狗咬,信胡(一種鳥,此貓頭鷹大)把到娃頭腦,不是我打得還要咬。

幾個詞待查!

——惠永林

劉吾(峪)家,村子託(大),惡膚(不衛生)老婆坐兩喝(行)

——尹天峻

年年造林不見林,

後溝裡養哈一窪人。

——尹天峻

狗驚貓驚,我狗兒(小娃)不驚!

——惠永林

吃飯像闖王攻城,

幹活像吊死鬼尋繩

(大鍋飯時期)

——尹天峻

擔、擔,擔瓦罐,擔上瓦罐把集趕,人家只擔九十九,咱就擔他外百二三。上一外坡,下一外堰,瓦罐子打得細巴爛!回到屋裡老婆罵、娃子燦(叫喊)......

後面幾句忘了

——薛俊其

大鳴大放,

二桿子上當。

(反右時期)

——尹天峻

手裡提的紅書袋,

挑場翻場都不在。

(到處講用,不參加勞動)

——尹天峻

統購統銷搞的好,

核桃棗兒買不到。

——尹天峻

皮底鞋(hai),洋襪子,

綠豆色兒褲衩子,

身上背的錢搭子,

不賣勾子沒法子。

——尹天峻

自留地裡鼓勁哩,

集體地裡歇涼哩。

——高煉

拖拉機是鐵的,

耕哈地是捏(硬)的。

——尹天峻

自留地裡放毒氣,

隊裡地裡歇乏氣。

——尹天峻

幹七分,坐八分兒,

指手畫腳十二分兒。

——尹天峻

陽王坡裡,

柿子窩裡。

萬安家,沒柿子,

爬到牆豁活哭死。

——尹天峻

呀裡個哭,幾里個哭,

好容易哭下一碗谷。

回來熬下一鍋粥,

桌桌上爬下一窩豬。

稀米湯,不夠喝,

氣的娃娃瞪眼窩。

只怪家窮沒法過,

爹媽(呀呀)睡不著。

(困難時期,勞力少,掙分少,口糧少)

——高煉

拉鋸不如截鋸快。

解釋:與快刀斬亂麻同義,但絳州人的口語中常說前者。

木匠斧子——單邊子砍哩!

解釋:引伸為說話偏袒一方。

車(cha)鋪子的卯——硬三分。

解釋:原指木結構的車具其中的卯榫為過盈配合,引伸為質量過硬及說話語言強硬。

木匠好學,立卯難鑿(cuo)。

解釋:指木製的車具其中的輪轂加工時,要縱向鑿制軸孔,加工難度較大,需要較高的技藝工夫。

砍斧子不順紋,氣死邊里人。

解釋:原指砍削木材不順乎紋理的亂砍,引伸為說話辦事不講道理。

尺六、九寸、五尺四,大(te)小個兒不用試(si)。

解釋:指棺材加工時前後寬度和總長度的工藝尺寸要求。

木匠門上沒栓子,鐵匠門上沒關子。

解釋:引伸為自己家裡不難乾的家務事,卻懶得去做。

抹薄瓦厚,一輩子不漏。

解釋:為瓦頂房屋屋頂施工的要領。

一匠三工,使得竭(jing)松。

解釋:指建築行的一個好瓦工(匠人),需要三個小工打下手都忙不過來。

開過藥鋪打過鐵,做甚(she)生意都不熱。

解釋:指經營中草藥和鐵器打製的行業,收入穩定且利潤不菲。

拿上扳手上墳哩——修(羞)先人哩!

解釋:從修理行業引伸而出的歇後語。

南京到北京,打鐵不點燈。

解釋:指鐵器打製在沒有電燈的時代,燒紅了的鍛件自身的亮光足以代替燈光。

燈影(dei nie)子好耍,竹扦子難把。

解釋:皮影戲在絳州稱燈影子戲,操縱皮影的動作稱耍扦子。這裡是指皮影表演看似很好玩,但以竹扦子操縱影人的技術把控,需要長期習練。引伸為精湛的技藝需要下功夫苦練。

七長八短,燈(den)碗子一盞。

解釋:這是一則謎語,謎底是皮影。過去皮影戲表演的主要設施,只需七根稍長的木椽和八根短木棍,在現場紮成掛幕布的框架,再掛上一盞大號的棉油燈即可演出。

捎戲還比本戲長。

解釋:絳州一帶曾是金院本的盛行之地,金院本的演出形式分三個段落,而絳州皮影又沿襲了這種三段的表演形式,即分為打臺戲、本戲和捎戲。最後的捎戲為幽默滑稽的短劇,唱完後如果觀眾還要求繼續唱,就得一直唱下去,因而就有了“捎戲還比本戲長”之說。後來又引伸為說話辦事不分主次或本末倒置。

——薛俊其

一年一年又一年,

年年都是求眉眼。

(求眉眼粗魯,改為舊眉眼較雅)

——尹天峻

天明啦,雞上了苤啦,

豬銜材,狗燒火,

牛犢上炕捏窩窩,

你一個,我一個,

給貓娃哥哥留一個。

缺糧時代,新絳南村裡。

——史博英

腳燒火,手和麵,格楞格楞就是飯。

——張甲俊

東林陀,西林陀,兩個老漢烤黃(huo)饃。

黃(huo)饃烤焦了,兩個老漢逃跑啦!

——無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