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国来说黑龙江省城市的流失人口最多,主要就是因为冷吗?你怎么看?

79596501


冷应该只是一个方面。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北京冬天也冷,大家也不会因为北京冷就去广东上海。

新闻里曝光的白菜价房子的地方是个县城,放眼全国除了个别发展确实牛逼的县级市,大都面临着人口外流的压力。

我的老家,烟台下边的县级市,并不算落后,但是现在在外读书的越来越多,而且读完大学的又很少的比例能够回老家,农村已经少见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剩的年轻人都集中到了县城。原来一个县6所公立高中,现在只剩下3所。

再扯回东北,其实我没有去过,但是曾经的工作有那边的业务,据去过哈尔滨呆过一年的同事说那里冬天到了晚上七八点钟街上就没什么人了,确实冷。

再加上近些年东北的经济下滑,活着总得赚钱养家糊口,很现实的问题。

想起上学时玩过的网游,行会的会长是大庆油田工人,一身的极品装备。不知道现在的那里待遇还有这么好吗。


翔海记


做为在黑龙江出生的人,人口外流天气冷的原因不大。到了冬季没有什么活干,农村人基本就“猫冬”(基本在室内活动)。人口流失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好。我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第三大城市。像我今年30多岁的农民子弟,第一没有耕地,其次我们这也没有太多的工厂企业可以选择工作。我父母都是山东人,父辈们那时闯关东是因为这边土地多觉得好,而如今老家的经济发展更好。如我同龄年轻人都入关向南发展。在外面稳定了,干的好些的也都把父母接了过去。像我家附近就很多去深圳开出租车的,虽然辛苦但干的都不错。人口严重流失制约了经济发展,经济状况不好也使人口外流。两者存在必然关系。

所以说人口外流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好。希望国家加大力度振兴东北经济,让人民幸福感更强!


飞奔吧老男孩


东北以前人烟稀少,物产资源比较丰富,有很多都是当年闯关东过来的,新中国成立候,国家相继开辟北大荒,史得东北现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又有大批国有企业落户东北,才形成东北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一段空前繁荣。随着时代的变迁,沿海城市城为人口的新聚集地,所以东北人口开始迁入沿海城市算是正常现象,我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到来,东北会恢复往日的繁荣,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出生在东北,我爱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喜欢那里的四季分明!虽然我现在南方,但是我终究有一天还是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喜欢那里的蓝天白云,熟悉那里的黑土人情,东北加油!


上官青云18


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出来十几年了,现在定居在南方。对于这个问题,算是比较有发言权了。很多人在谈到黑龙江人口流失问题的时候,往往认为和气候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我觉得气候和观念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虽然,促使人口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落后,政治因素,思想观念和气候等。

但实际上,作为省会城市即使经济现在落后了,也足够满足正常人的生活需求了。而且,就算经济再落后也比广西、江西、云南、安徽要强吧。所以,经济并不是主要原因。

在说政治因素,周所周知北方的政治环境都不如南方开放。这个问题黑龙江有,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山东一样也有。但人口流失虽然也都有,但没有黑龙江严重。所以,政治因素也不是主要原因。

再来,思想观念问题。黑龙江人大多数闯关东的移民。计划经济时代里,东北人的受教育程度又普遍比较高。这就造成了这里的人思想比较开放,眼界也比较开。包括我和我的亲朋好友在内,虽然大家都是独生子女。但一般父母大多支持子女去南方闯荡。这也是促使人口流失的一大原用。不过,显然这个问题也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东北三省都有这种情况,也并不是黑龙江独有。

最后,气候因素。东北人往南走的很多,这里面包含了东北三省,也包含内蒙。所以,可能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在东北三省内部。黑龙江去辽宁的人很多,可辽宁去黑龙江的人就不多。你可以说沈阳、大连比哈尔滨有吸引力。但总不能说辽宁其他的地方也比哈尔滨有吸引力吧?

所以,整个中国的人口流动。根本就是从北往南,从西往东的。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气候才是最主要因素吗?

我甚至敢说如果首都在南京,而不是北京的话。恐怕山东以北不比西北更有人气。


冰上松


一定是因为冷,但不是天气的冷,而是官僚作风的冷、人们意识的冷、就业没有发展的冷!要想转变这三种冷的意识,一定会十分痛苦,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因为人一旦习惯了吃拿卡要的管没用的,例如:卫计委在医疗机构管的是什么,是这个大夫得出诊,否则是违规,那么这个医疗机构赔钱卫计委负责吗?还有东北人办事首先想到的是找人托人情,为什么,因为正规的事不好办,总能找出来点事,托人后不行的事也行了,你让年轻人怎么办,除了靠老子还能发展吗?自然就到能发展的地方去了!

包括那些自发成立的便民市场,美其名曰文明城、卫生城就不允许出了,或者个别人举报扰民了,也不出了。根本就不调查就是行政命令撵走了,怎么服务于民。同样的事在杭州呢,只要有十个人联合起来说在某个地方摆摊儿,居委会主动帮助想办法,区别大不大,还有就是阿里巴巴在1999年在马云的家里成立了公司,就可以办公了,直到今年2018年,在东北的家里可以吗?这就是差距,所以东北的管理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当家里听话的孩子,穷可以但不能惹事,因为领导会追究责任的。虽然说了这么多,近几年东北也在改,也在摸索中改进,给我们机会但要有点速度!


五医堂堂主


说冷那是胡扯,现在冬天有过去的冬天冷吗?在黑龙江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不行,年轻一代就业机会少,以前的工厂通通破产卖给个人,全亚洲最大的造纸厂都没能幸免,国内最大的亚麻厂糖厂等等 ,煤矿资源,森林资源枯竭限采,粮食价格偏低,市县内所有的临街一楼门面都做个小买卖维持生计,包括小区里一楼的利用密度不可想象,年轻一代考学出去回来干嘛?根本没就业机会,总不能念完大学回家端盘子打零工吧!当年借改开得到红利的人,做官和有实权得到实惠的也走了,去南方买房养老,留下的除了能挣国家工资的就是拉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想多说什么了,白瞎黑龙江的资源了。


83163282


其实不是冷,也不是工资低,如果说冷,世界经济发达带大部分都和东北一个纬度,工资和物价比例全国来说,黑龙江也不算低,而且黑龙江职工幸福感很高。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黑龙江人骨子里的闯荡精神,从闯关东到开发北大荒、大庆、大兴安岭,黑龙江的开发都是些拼搏进取的开发人,四面八方而来,黑龙江人故土难离的思维模式是全国最低的,虽说很想吧家乡建设好,但也总想着自己还能再拼搏一把,不愿意失去机会,可能是拼搏进取的心吧。


颠疯的猫


一、地处中国最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拥有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其面积居全国第六位。下辖12个地市,人口3789万人(居全国第17位),黑龙江2017年GDP产值16200亿元(居全国第21位),人均GDP42785元(居全国25位)。山地占近1/4,丘陵占1/3強,平原占近2/5。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中国大名鼎鼎的"哈飞""齐重"、"大油"的所在地,是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二、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黑龙江的GDP产值在全国居第8位。然后自1979年改革开放至今已近40年,同样的天,同样的人,黑龙江經济却从全国第8位退居至全国第21位,确实值得有关部门深刻反思,应该说,整个东北地区的不思进取与僵化的經济管理模式,是造成东北与黑龙江落后的根源所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振兴黑龙江,需要思想观念的彻底改变,任重而道远…


知研42791366


虽然我是东北的,但离开家乡十几年了,近些年的生活状况不是太了解。

至于是不是因为冷,让黑龙江流失了几百万人,我想这不是单纯的因素。应该是许多因素叠加到一起。才产生流失现象。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应该还是很富余的,因为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煤炭,林木,还有引以为傲的重工业,国有企业。

改革开放之后,森林资源已经竭尽枯萎了,开始封山育林,靠山吃山的年代已经没有了,一些重工业和国有企业相断倒闭,大量的劳动力无处转移,下岗失业,冬天只能屋里猫冬。

生易也难做,地广人稀,为了生存必然要走出去。到了南方则不同,冬天里能看到绿色的生机,能燃起希望。

南方人口比较稠密,可以打工,可以做生易,不在是冰天雪地。走出去的人不断唤醒那些在家乡徘徊的亲戚和朋友。

慢慢的举家迁徙,特别是海南三亚成了东北人的第二故乡,那里至少有上百万的东北人在安居。其次在河北天津,北京也有大批的东北人。在广东深圳也有几十万的东北人。

一旦感觉比家乡更好,就会离开故土。都说故土难离,如果生活过的窘迫,不离也得离。

就象过去闯关东一模一样,为了活命,再冷也要去!不是早些年那些闯关东的人到了东北,东北人会更少。

那片黑土地,曾经是承载希望的热土。如今确是希望不在。



手机用户邱书庆


我认为黑龙江省人口流失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改革有关。历史上黑龙江省有着全国独有的物质资源,从矿藏来着八十年代以前鹤岗,鸡西,双鸭山等全国闻名的煤矿。林业方面,历史上黑龙江省一直是以盛产木材闻名,小兴安岭是我国的主要木材产地。近年来国家对矿藏,林业实行保护,绿色等一系列的政策,使得数百万产业工人下岗。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大批复转军人奔赴黑龙江,开发三江平原。使黑龙江一度成为了北大仓。

如今下岗职工要生活,要吃饭,由于黑龙江地广人稀于是他们选择了人多众广的地方,这是为生活所迫也是明智的。他们来到了沿海地区,来到了人口稠密的城市,开始了他们以前并不熟悉的生活,打工,做起生意,贩卖海鲜。那些种了一辈子土地的农民也因地少,粮价低而举家搬迁。他们继承了祖先人往高处走,适者生存的基因,或者返回山东,或去南方,或去海外。如今黑龙江人在全国各地扎根生存,是他们对生活的自然选择,也是他们无奈或者说一种聪明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