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我们大家都支持大棚改造,但现在有点过了。大棚有一个15平米的工作间,工作间里不许放任何以农做务有关的东西,如冰箱,电视,空调,不让做饭,不能居住等,试想一下,干大棚的种植户,大都是年纪大的农民,干累了不能躺下来休息一下,因为工作间不让放床,放被子,大棚房潮湿谁愿意住大棚房?

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可农民没有办法,这个季节正是种草莓的高蜂期,前期管理很重要,往年大家都是这个时候住在大掤工作间里,以防天气变化,及时管里,现在拆的只剩十五平米的工作间了,不让住人,晚上不能看护,各家大棚围起的院墙,围档也拆了。

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不知道大家是否真正了解种草莓的?前期刮风下雨得放大棚膜,尤其是晚上,不放棚膜苗子就得遭殃,冬天下雪,大晚上也得起来升棉被,要不大棚就有塌陷的危险,整个种植过程中操心受累,起早贪黑以大棚为家。可现在到好,“大棚房”整治工作一开始,种植户连住的地方、做饭的地方都没有了,甚至连方便用的厕所也不能有,生活最起码的吃喝拉撒睡一样都不能有,试问,老百姓还能好好发展特色农业吗?

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把大棚当作娱乐休闲场所,失去大棚本来的用途,该查,真正的种植户应该鼓励,扶持,整治工作不能一刀切。现在的整治工作就是因为个别乱象,导致所有大棚遭殃,这就是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好多种棚户以棚为家起早贪黑,刮大风下大雨日夜看守,没有住的地方能行吗?离家20里路,早上二三点起床摘菜,没有特殊情况谁愿意住棚上?谁不知道家里住着舒服?又潮湿又冷又热的不都是为了刮风下雨好照顾棚吗?请不分青红皂白者最好到农村去体验一下,离棚远了遇上刮风下雪怎么办,不在棚子里住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

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整顿大棚房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以偏概全,一刀切的代名词,断水断电一片砖不留,原本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大棚,被拆成了荒芜的土地,迟迟难以复耕,这些真相上级知道吗?如此的肆意妄为,是在保护土地吗?

大棚整顿,把真正靠种植大棚生存的农户给整了。操作间搭个简易的工作台都不行,种植户给农产品装箱放在地上,沾上泥怎么卖给客户。上边有政策,下边能不能不一刀切,能不能确实考虑一下种植户的实际情况,别让刚刚有创业心的种植户,经这么一折腾,估计再创业的信心就少之又少了。

央视报道:“大棚房”整治严防“一刀切”,以免寒了种植人的心!

整治大棚房没错,但不能扩大化到毫无道理的折腾。地方不顾实际情况,贴出不合理整改通知。作为有失当和欠妥之处,使低利润的设施农业雪上加霜。整治大棚房不能一刀切说的很好,也代表了千千万万做农业人的心声,提倡搞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得产业兴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