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集纯手工手艺物件,是我儿时温馨记忆,老手艺需要传承


65岁的高英福大爷和老伴,在农村大集卖农民用的日常用品有20多年了,大爷说,我卖的一些东西都是咱老百姓家里需要的,大大小小各种物件得有好几十种,比较全货,所以每集都能卖个千儿八百的,但是我要的价格实在,都是最低价格,挣得钱也就是刚够俺老俩生活的。

高大爷在农村大集上的摊位摆的很长,品种很齐全,每次赶大集一人开一辆车。大爷摊位上卖的一些东西在农村现在也是不多见的,都是纯手工老手艺制作。

高大爷老伴手里拿的这个物件名叫风葫芦,这个风葫芦在整个大集上只有高大爷摊位上有。高大娘说,这风葫芦的功能和风箱是一样的,送风加大火力的。

这风葫芦是农村的木匠师傅自己做的,在城里根本没见过,在农村也不多见了。

箢子。在我们老家农村旧时兴"送箢子"。所谓送箢子,就是在"农村里面,走亲串门儿,若要带吃的东西,一般都用它盛着,看上去很干净,很庄重。亲戚中若有结婚生孩子的,需要送喜礼,也用它盛,现在人们串门走亲戚已经不用它了。

高大爷卖的簸箩和簸箕,这些都是用柳条纯手工编制的,这在几十年前也是农村里生活离不开的物件,只是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也用的少多了。目前这种老手艺也很少见了,以前编制柳条簸箩、箢子,都是在地窨子里进行的,目前还在坚持这种老手艺的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了。

这位农民大姐想要买一个簸箕,大姐说,其实用的时候不多,但是家里还必须有一个,有时候筛筛家里的豆子还能用得着。

这辆比较大一些的机动三轮是高大爷开的,因为货多,一辆车搁不下,大娘也自己开一辆车带货物。

这个稍微小一些的机动三轮是大娘拉货物用的,我挺佩服两位老人,65岁的年纪了还如此辛劳,心底对他们生出敬意。大娘说,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其实俺没啥心事了,孩子们也都孝顺,俺俩忙活惯了,停下来没事干怪难受的,现在俺俩不光赶大集做生意,老伴还得负责给孙子外甥们做饭。

大爷摊位上还有这种竹筛子,卖50元一个。这种纯手工编制的筛子是用竹片编制的。因劈成条的竹片称为“蔑”,所以编制筛子的人被称作篾匠。篾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篾制用品,但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很少见了,因为这样的纯手工老手艺在农村也只有年岁大的人会做,年轻人几乎都不会了。

这种手工编制的篮子,几十年前在农村很普遍,现在家里有的也少了。高大爷只卖15元一个,价钱真的便宜,手工编制这样一个篮子费不少功夫呢!


城里人来赶大集看到这样的框子像是见了稀罕物,都来背背试试看看啥感觉。

高大爷卖的鼻梁棍子,这在农村烧大锅时必须用到的,看到这鼻梁棍子,小时候母亲做饭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温馨的场面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这盖垫和高粱杆篦子是大爷和大娘自己做的,这些厨房里的物件用起来要比买的塑料制品价格便宜还环保,我就喜欢在农村大集买几件带回家里用。

高大爷卖的这些木头小椅子是批发来的,大爷说这些椅子是用菲律宾一种进口的木头做的,卖100元一对。一位农民大哥很喜欢,试做了一下觉得不错,买了一对。

这是大爷卖的小凳子,是木匠师傅纯手工做的,卖15元一个。

大娘收了上百的钱都要老伴看一下钱的真伪。大娘说,之前收过假钱,100的、50和20的钱都收过假的,俺挣钱不容易,可得看仔细了,收一张百元假钱,俺这一天白干了!

下午一点多,大爷收摊准备回家,大爷说,老伴先回家了,要给孩子们做饭,我在这里慢慢收拾着,每次收摊也很麻烦,得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装车。和大爷大娘聊天感受着他们的质朴,很亲切!祝福勤劳的两位老人快乐生活!【农村、农业、农民,更多三农生活,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小鱼儿游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