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

用户61402406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30分,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外围的奥得河防线,堑壕里的德军士兵在经历了30分钟“惨无人道”的密集炮击后刚刚抬起头来,他们惊恐的发现眼前白芒芒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而这个时间天还未亮,原本应该是漆黑的阵地前方,照射来万缕强光,使他们只能听见苏联红军坦克的轰鸣声,却根本睁不开眼睛,更无法瞄准射击,许多德军士兵目眩眼花当场就精神崩溃了。



他们作梦也想不到的是,对面苏军一共使用了140架防空探照灯,以20米的间距一字排开,在炮火准备完成后突然全部打开,整整1000多亿度电光瞬间照射在德军阵地上,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最震憾的奇观,而这个“丧心病狂”战术的发明者正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他对此曾经回忆道:“这是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可以说,我一生从未有过类似的感受”。

奥得河,是横亘在柏林以东的一道天然凭障,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哪怕军事常识匮乏的人也清楚,奥得河防线是柏林的咽喉所在,一旦奥得河被苏军突破,柏林市区就会马上遭到攻击,因此这是一个攻守双方都态势明了的战局。为了守住这道防线希特勒拼凑了一个“维斯瓦集团军群”。



这个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居然是第三帝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在最高统帅部的陆军将领们看来,让希姆莱带兵作战简直是笑话,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充分证明了希特勒对奥得河的重视。

德军在奥得河与柏林之间建立了绵密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一系列建有数条散兵壕的防区区组成,主要防御地带多达五条堑壕。同时利用湖泊、运河以及沟渠等天然障碍建立守备支撑点,所有居民区全部构筑环形防御,“维斯瓦集团军群”一切领导职务也都交由党卫军的将军负责,德军最高统帅部解散了预备队,将所有的步兵、坦克兵、炮兵和专业兵种的后备部队和军事院校学生,全部补充到作战部队,摆出拼死一搏的架式。

(苏军装甲部队开往柏林)

正因为如此,朱可夫也清楚对奥得河的进攻是德军意料之内的事情,苏军的前进道路上必将困难重重,如何使进攻的组织更具突然性是困扰他很久的问题。按照苏德战争中苏军的惯例,在大规模进攻时通常是在清晨进行炮火准备,因为步兵和坦克需要清晰的视线,德国人对此也非常熟悉,所以朱可夫决心一反常态,在天亮前两小时发起攻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一方面,苏军准备了规模巨大的炮群和弹药投送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主要突破地段上,每公里正面集中的76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密度达到270门左右,朱可夫总共调来了14628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531门火箭炮,进攻首日的计划炮弹倾泻量为1970000发,总计2450个车皮,大约等于将10万吨钢铁砸在德军阵地上;另一方面,为了给苏军坦克和步兵照射目标,同时惊吓和震慑敌人的心神,朱可夫冥思苦想出了探照灯战术。

(希姆莱视察党卫军部队)

在战役准备期间,朱可夫亲自试验了探照灯战术的效果,方面军各兵种首长参观后一致同意。进攻当天在炮击过后,数千发五彩缤分的信号弹在空中升起,根据这一信号所有探照灯一起照向德军阵地,事实证明,德国人在那一瞬间已然懵圈,最初还响了一阵机枪,随后陷入一片寂静,被猛烈的炮火和耀眼的灯光完全压制,朱可夫见状命令缩短炮火准备时间步兵立即发起冲锋,到黎明时分苏军已经攻克第一线阵地。

这已经不是苏联人第一次使用非常规“丧心病狂”的战术了,在之前1943年11月解放基辅的战役中,瓦图京大将也曾命令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夜间投入战斗,并要求所有红军坦克前灯大开,拉着刺耳的警报器,以机枪和大炮一路狂扫着快速推进,参战的德军将领梅伦廷形容这是“令人畏惧的场面,防御者要经得住这一切,就必须有健全的神经”。

(朱可夫在前线)


度度狼gg


“范弗里特弹药量”,绝对的丧心病狂!

(范弗里特)

朝鲜战争期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充分发挥了美国人财大气粗的土豪特性,对我志愿军采取了不计成本的弹药量投入,总结起来就是:炸炸炸!不要心疼钱,使劲扔!

范弗里特自己解释说:“ 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人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这没有拔高,我是认真的!”

对的,他说的很明白,要大量的“倾泻”炮弹。

1951年8月18日,美第二师集中全部火力轰炸983高地。整整9天时间,完全的地面炮火倾泻,一共打出了36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320发。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于庞大,超出了美军平时弹药量的五倍。这样的疯狂攻击,美军炮兵估计要疯了。


1952年秋,范弗里特把目光转移到了上甘岭地区。

这是由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小阵地。美军乐观的认为,只要能保障弹药,只用2个营,5天时间就能占领该地区。

结果呢?弹药确实保证了,美军在这两个小阵地上,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另外还有5000多发航弹。

原计划伤亡200人,5天就可以搞定。哪知道先后投入了美陆军第7师,韩2师和韩9师,第2埃塞俄比亚营,以及一个哥伦比亚步兵营,打了四十多天,造成了美韩2万多人的伤亡……结果还失败了。

上甘岭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美军完全搞不明白,以当时铺天盖地的连续轰炸,别说人了,就连蚂蚁也不可能生存下来的。

确实,范弗里特对上甘岭的轰炸,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整个上甘岭的所有地面都被翻了一遍,所有的表面工事都被炸的荡然无存,整个山头都被削低了3米。

志愿军战士躲进了坑道里,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炮击。强烈的冲击波也冲击着坑道,志愿军战士被震得上下颠簸,还有战士被活活震死。这场战役中幸存下来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这里就不多说了。

范弗里特的疯狂轰炸,在志愿军面前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遇到的是中国军人。


七追风


首先

最丧心病狂的战术,我认为就是就是成吉思汗的屠城战术,每占领一个城池,屠城一个城池!

然后下发告示,凡是抵抗的城池,攻城后,必然屠城,如投降,则不屠城!

中亚西亚西欧各国望风披靡,直接举城投降!

我认为这是最丧心病狂的战术,这个战术成吉思汗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不计其数啊!

第二个

就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黄巢了

黄巢的战术就是以百姓为军粮的战术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所有的百姓都被吃掉

真的是丧心病狂,难以接受

第三个

我觉得最毒的战术就是孙膑指挥的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的这两次战争的战术!

两次运用攻其必救的战术,进行了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战役!

先说说第一次围魏救赵,魏惠王派庞涓发动了攻打邯郸之战,志在灭掉赵国,统一三晋成为中原大国!战争发起之后,赵国不是魏国军队的对手!就派人去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齐威王时期,孙膑在此处辅佐田忌,齐国君臣就展开讨论到底救还是不救!最后的结论是必须救,否则魏国就会成为巨无霸,齐国必然受到巨大的威胁!这时孙膑就说了:“答应赵国我们必然救他们,让赵国使臣先回去!然后在魏国和赵国相持一段时间之后都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出兵,这样即消耗了两国的实力又使我们以最小的损失获取胜利”!

然后再赵国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齐国发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攻其必救!魏国攻打赵国的军队果然回援助!在桂陵这个地方齐国埋伏军队,一战打败了魏国!这时候的赵国已经遭受了巨大损失,可以说奄奄一息!

魏国也是大败!

第二次围魏救韩同样如此,这个时候韩国在申不害的变法十余年后已经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魏国就动了灭掉韩国的心思!

又让庞涓出兵,攻打韩国都城!齐国采用了同样的方式救韩国,在韩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之后可以说将申不害的变法成果全部打没了,这个时候齐国出兵了,同样的套路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攻其必救!

同样的,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军队回援,同时孙膑这次用了减灶的方法让庞涓以为齐国军队越来越少,而且跑的非常的混乱!庞涓就大意了,被骗了,同时自己带领几千轻骑兵追打齐国军队,在马陵这个地方,是晚上,庞涓看到一棵大树被剥了皮,上面隐约有字时,便令人点燃火把查看,刚看清“庞涓死于此树下”时,齐国军队万箭齐发,庞涓也被设成了刺猬!

庞涓是罪有应得,自己曾经迫害孙膑,现在被孙膑设计杀死!

我以为这个计策,这个围魏救赵和围魏救韩的战术是最毒的战术,通过这个战术,两次打败了魏国,魏国从此失去霸权!更重要的是也大大的削弱了赵国,还有经过十余年变法的韩国!

通过这两次战争,齐国牢牢地夺取了霸权!

这个时候的秦国变法还没有完成,还在自我蜕变阶段,这个时候的齐国才是最强大啊的国家!

这个战术真的毒啊,一下子,削弱了三个战国的强国!


鹏程日志


在1944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曾制造了1万个氢气球炸弹,希望它们飘洋过海飞到美国本土爆炸。许多日本学校的孩子们都被发动起来制造用于攻击美国的氢气球。这种氢气球的直径约为10米,其最初的版本是用纸制作的,但很快制作材料就被绸缎取代。制作完成后,氢气球中被充满氢气,使其拥有足够的动力将重达15公斤的炸弹带上天空。除了炸弹外,氢气球还携带着燃烧弹,以及36个沙袋。

  气球被释放后,能飞到1万米以上的高空,在风力的帮助下,最高飞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193公里。随着氢气慢慢泄漏,气球不断降低飞行高度,最终坠落。在1万个氢气球炸弹中,有1000个气球最终成功抵达目的地,剩下的气球有的在空中爆炸,有的坠落在海洋里。有些气球甚至最远抵达了堪萨斯州和得克萨斯州,还有些气球到了墨西哥和加拿大。

  在1945年之前,这种气球炸弹没有对美国民众的生命造成任何威胁。但是当年,一名妇女和5个孩子野餐时被这种炸弹炸死。他们的家属80年代收到了日本人的道歉信,道歉者幼时在学校帮助制造了气球炸弹。

更逗的是,后来还专门出了一个纪念碑。墓志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牺牲在美国本土上的公民。

还有个就是著名的一九四二事件。

1943年河南饥荒,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推着独轮车上躺着亲人饿死的尸体。人的生命可以轻贱至此。

   再看GMD守军方面,日军自1941年5-6月山西中条山之战(此战GMD军队被俘约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伤亡超过8万人,有十余万人失踪,日军仅战死670人,负伤2292人。此战被蒋公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后,从1941年至1944年,日军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对华北GMD守军,发动大规模歼灭战。

GMD军队守护河南省防线的主将是蒋鼎文(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44年中原溃败后辞职,弃官从商,狂嫖滥赌,74年死在台湾。)和汤恩伯(曾留学日本,得陈怡、蒋介石赏识拔擢,从此飞黄腾达,48年逃去台湾,54年病死日本),坐拥40万军队。日军三年不进攻,几十万GMD军队的主要任务,竟然是看守和围剿GCD党根据地。

   日军休战期间,汤恩伯大肆扩军,部队素质良莠不齐。汤部为了维持军费,在河南饥荒重灾区(饿死几百万人),仍然大肆征敛,河南省税征有著名的“汤粮”。汤恩伯部一度发展至四个集团军,含大量游杂部队共30万官兵,几十万驻军的军粮、草料、兵源,大半靠河南一省支持。1937年到1942年,河南出兵出粮均列全国之首。异常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赋税,使得河南民力物力财力早已枯竭,即使是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农民交完赋税后也只能靠野菜杂粮勉强度日。1942年河南全省遭灾,麦收只有一两成,秋粮完全绝收!饿殍遍地,人人相食。所以河南四——“水、旱、蝗、汤”之谣不胫而走。

GMD军队还在河南为祸一方:军队把无辜百姓在路上找个借口捆了,要家人带钱来换人,设立的税收纸条能把老百姓的家门给贴满了;国军与土匪勾结绑票富商;为了拉兵,不管任何理由把人捆走,哪怕他还是个小男孩,或者这家人离了男人就活不下去。一个日军记者看了河南省老百姓受的苦,不禁说出:“我第一次发现了比日本军还坏的部队。”

   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中会战后,汤恩伯部一触即溃,望风而逃。36天丢了37座县城;仅仅38天,日军5万余人的兵力,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就把河南全境丢给了日本人,还损失兵力20多万。更加堪称世界战争历史奇观的是,河南西部山区的农民,竟然帮着日本人,举着钉耙菜刀猎枪,到处追杀国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GMD军队,被老百姓缴了械,5万多GMD军队,就这样束手就擒。

   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为什么不分出一些来赈灾呢?早在1943年美国记者白修德还在河南调查时,他便提出了这个疑问。一个官员告诉他:“如果人民死了,土地还会是中国的;但如果士兵饿死了,日本人就会占领这些土地。”然而非常讽刺的是,日本军队竟然在河南灾区,拿出军粮赈起了灾,这也导致了河南民众对GMD军队的唾弃。

  白修德说:“如果我是一个河南农民,我也会被迫像他们一年后所做的那样,站在日本人一边,并且帮助日本人对付他们自己的中国军队。我也会像他们在1948年所做的那样,站在不断获胜的中国GCD一边。”

日军这种丧心病狂的手段,用在这里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番石榴不好吃


如果心理战也算一种战术,那宋初名将李处耘的“吃人战术”应该是足够丧心病狂的了,而且是立竿见影,令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降。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蓄谋已久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朝建立后,周围强敌环伺,全国四分五裂,赵匡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任——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开创和平统一的盛世。

赵匡胤的统一战略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他把第一个目标对准了荆南和武平。

荆南和武平都是小割据政权,荆南占据湖北南部,武平占据湖南,都属“十国”。

就在赵匡胤准备发兵时,武平发生内乱,幼主周保权紧急向北宋求援,正好给了赵匡胤一个出兵的借口。

赵匡胤派遣大军协助武平平叛,需要从荆南的地盘上经过,他便趁机来了一招“假道伐虢”,在路过荆南时,不费一兵一卒,就把荆南给占领了。

但当宋军即将进入武平时,武平却已经自行平定了内乱,表示不需要宋军帮忙了。

赵匡胤岂肯罢休,下令宋军继续进攻,拿下武平。

面临大兵压境,武平内部出现争议,在主战派将领张从富的坚决主张下,武平选择了抗拒。

宋军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很快与武平军交战。

水军方面,宋军主帅慕容延钊率水军在三江口大破武平水师,斩首四千多级,俘获敌舰数百艘,一举歼灭敌军水师主力。

陆路方面,宋军副帅李处耘率前军疾进,与张从富所部主力相遇。

张从富坚决主战,可一打起仗来,却跑的比谁都快,一路跑回老巢。

李处耘率军疾追,追到一个叫敖山寨的地方,俘获了数百名敌军。

此时天色已晚,宋军跑了半天又累又饿,准备开火做饭。

接下来,丧心病狂的一幕出现了。

李处耘下令从俘虏中挑出几十个膘肥体壮的家伙,把他们全部杀死,然后把鲜血淋漓的人肉分给左右,让他们当着其他俘虏的面吃下去,没有蒸煮,没有佐料,就这样生吃下去。

更夸张的是,分到人肉的将士没有拒命,他们有滋有味地完成了各自的定额。

传说中的“食人狂魔”只在影视剧和传说中出现,然而这一幕触目惊心、茹毛饮血的惊悚场景就这样在人间活生生上演了。

吃完人肉后,李处耘下令在其他战俘脸上刺字,放他们回去。

这帮人被宋军吃人的举动吓得魂不附体,他们回到朗州,大肆渲染宋军生吃人肉的恐怖场面,搞得军心不稳,斗志全无,宋军还没到,大家就四散逃命了。

李处耘率军兵临城下时,朗州已成一座空城,宋军很快收复整个湖南。

李处耘不是传说中的食人恶魔,对人肉也没有嗜好,他导演这出“恐怖片”,主要还是为了震慑敌军,从精神上摧垮对方,重演兵不血刃收复荆南的一幕。

事实证明,这一心理战术确实成功了。

这并不是我瞎编,《宋史·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十六》记载:

处耘释所俘体肥者数十人,令左右分啖之,黥其少健者,令先入朗州。会暮,宿砦中,迟明,延钊大军继至。黥者先入城言,被擒者悉为大军所啖,朗人大惧,纵火焚城而溃。

可惜的是,由于这一幕“恐怖片”太过吓人,极大影响了宋军“文明之师”的形象,尽管李处耘为收复荆南湖南立下大功,仍被赵匡胤降职处理,最后郁郁而终。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琉球战役中,日本军队不仅强迫大批民众“集体自决”,还驱使无数的妇女儿童充当日军冲锋前的“人弹”,或者为日军挡子弹,或者逼迫妇女儿童绑上炸药在美军阵前“玉碎”。

在美剧《太平洋战争》中,就真实还原了这一历史惨剧。

当时美军在向琉球南部推进,处于绝境下的日军变得极其疯狂,而在这小小的上千平方公里的琉球岛上,几十万琉球难民几乎无处可逃,他们只能被疯狂的日军裹挟着走向地狱。

一队美军遇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他们在艰难地行进,步履蹒跚,显然心事重重,在前面还有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这个母亲表情极其奇怪。

她不断做着各种手势,向美军各种比划,美军后来总算明白,这个妇女是想把手里的婴儿交给他们,显然这个妇女已经很绝望了。

很快,不善掩饰的妇女暴露了身上的炸药包,原来她已经被强迫成了日本鬼子的“人弹”,这位可怜的母亲最终灰飞烟灭,自然她的孩子也成了灰。

掩藏在难民背后的日军与美军发生激烈的交火,自然,日本鬼子被全灭,这些可怜的难民也几乎全部遇难,事后,怒不可遏的美军士兵把一些个日本伤兵就地处决。

到了二战,像日军这样大规模、残酷地裹挟本国民众向敌军发起攻击的,几乎独此一家。

整个琉球战役中,47万琉球人民,有26万人惨死(数据来源于百度百科),琉球人民损失了整整一代年轻人,而琉球人民中的精英知识分子人群几乎被屠杀殆尽。

虽然琉球是日本土地,但作为日本19世纪末吞并的土地,日本人从来没把这里的琉球人当做平等的国民看待。

面对美军的进攻,日军经常把琉球人民从掩蔽的洞里或者坑道里赶出来,然后自己躲进去,导致大批平民在无遮无避的环境下,在美军和日军的火力对峙中惨遭射杀,

看着琉球百姓大批地惨死,这让美军深感震惊,他们只能尽可能地搜集能找到的百姓,给予妥善安置,以尽可能地减少民众的伤亡,日军就充分抓住这个空子,不仅驱使民众发起对美军的一次又一次的“人弹”攻击,自己还经常伪装成百姓,混进百姓人群里,对美军伺机发起“玉碎”攻击。

琉球岛上多山,许多百姓和日军都隐藏于山洞,在饱受日军的各种“没有下限”的偷袭之后,美军忍无可忍,为了减少自身的损失,战役后期,美军对于残余的日军采取了非常简化的战术:只要发现可能潜藏日军的洞口或者坑道,就用喷火坦克或者手持喷火器加以反复扫射,最后再用炸药直接把洞口炸塌,把出口彻底封死,最终,无数的日军和平民,最终都被活埋在里面,在绝望中死去。

最终,在美军的严厉打击之下,残存日军的抵抗意志最终还是被摧毁了,最后的几千名日军走出坑道,向美军投降,为了确保他们不会再偷袭美军,美军命令他们都脱光衣服,只能穿兜裆布,以确保身上没有武器。

可想而知,这群疯狂的野兽,在他们歇斯底里的时候,可想过也会有绝望的末日来临?


云中史记


喵喵喵星人前来解答~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是在战争中不断前进,不断迸发出先进的科技与强大生产力。


既然我们是一路打打闹闹过来,那就不乏一些“丧心病狂”的战术,有的会让您捧腹大笑,也有的让人叹为观止,接线来让我挑一些特例简单介绍一下。


一 最搞笑的“法西斯”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为这个世界做了多少可恶的事情,至今仍有一些余孽试图复活军国主义,对于这种人我们唯有在未来的某一天,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仍有一个国家,她在二战中的“存在感”很高。当然,不是优秀的战役或者强大的军队让人们铭记,而是这个国家的“中二”风。至今还成为人们的饭后谈资。这个国家就是意大利。


意大利19世纪末期,为了赶上殖民地瓜分的潮流,也选择去神奇的非洲土地上找一个软柿子捏一捏。这时硕果仅存的两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当时叫阿比西尼亚)和利比里亚,因为种种原因,意大利盯上了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并于1895年3月份全线发功进攻。因为国力悬殊,意大利顺利进攻的就不提了。到了12月份,幸运女神的微笑到来了。埃军在安巴阿拉吉发动突袭,歼灭了大批意军。安巴阿拉吉战役是第一次意埃战争中埃塞俄比亚的首次胜利。次年3月1日,在阿杜瓦战役中,意军由于向导误导进入一片洼地,遭埃军包围,埃军出动了8.2万名装备步枪和利剑的步兵、2万名长矛兵和8000名骑兵,从山谷中如潮水般冲杀出来。经过激战,意军7000 人阵亡,1500人受伤,3000 人被俘。最终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条约》,第一次意埃战争以意大利的惨败而告终。


等等,不许关掉我。你以为就这么结束了么少年?你太年轻了,我堂堂大意大利怎么可能输给小小的埃塞俄比亚呢?于是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了。


在他上台后,继承了前任的衣钵,多次提出进攻埃塞俄比亚,但都因为高级将领的反对与害怕英法等国,迟迟没能下手。但此时发生在亚洲的9.18事变,让墨索里尼看到了英法的软弱。再加上应英法的绥靖政策,德国的日益强大。英法的主要欧洲国家默许了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至此。墨索里尼终于可以实现他的愿望了!快把我的无敌地中海舰队调过来给我炸!把我的大军调过来我要平推掉埃塞俄比亚。
终于,在1935年10月,意大利出动21.9万军队,分成南北两路,入侵埃塞俄比亚,第二年5月5日,意军攻下埃首府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战败,9日,意大利宣布将埃国划为本国领土。

请看一个细节,这场战争足足打了半年才结束,要知道德国打波兰打法国用了多久?
甚至在战争期间,因为意大利无敌的机械化部队无法冲破埃塞俄比亚人民组成的防线甚至动用了化学武器,造成数十万军民中毒伤亡。


虽然战争赢得了胜利,埃塞俄比亚政府投降了,但是你以为我埃塞俄比亚人民会屈服于这种渣渣么?果然,不屈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开展了广泛的抗意游击战争。1937年,游击队总人数已达四十多万。在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倡议下,各地游击队代表在安博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埃塞俄比亚团结合作委员会,发动全国人民抗击意大利侵略者。1939年,二战爆发,英法尝到了绥靖政策的后果,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40年被迫下台,这意味着英国再也不会坐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了。1941年11月,埃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第二次意埃战争再次以意大利惨败告终最终法西斯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末日,墨索里尼被处决后和贝塔西的尸体被运送到米兰的罗雷托广场示众。


喵喵喵星人影视


二战时期,尽管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优于东亚交战国军队,但与美国军队相比较,却落后了太多,特别是其陆军装备,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就想出了各种应对美国人丧心病狂的战术,譬如神风特攻飞机自杀攻击、樱花人操空地弹特别攻击、回天鱼雷自杀性攻击等花样百出的自杀性攻击,但依然难以挽回日军的颓势,最终,日军战败也就成了必然。

其中,日军还采取了臭名昭著的“板载冲锋”,也称为“万岁冲锋”、“玉碎冲锋”、“自杀冲锋”、“猪突冲锋”等,反正都是一个意思,都是视死如归,不想活命,企图战胜对手,或与对手同归于尽的打法,曾一度让其对手心惊胆颤,非常不适应。

板载(日语意思为万岁)冲锋,一般不同于正常战斗中,日军的渗透突破战术,而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不愿投降而选择的一种自杀式战术,旨在落得个战死的英名。

最为著名且有历史记载,应该是1944年7月的塞班岛战役,5000余名日军,在佐尉级军官领衔下,端着上军刺的三八或九九步枪紧随其后,口中高呼“板载”,向美军阵地发起军刺冲锋。

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最终基本上全部挂掉了,但日军前赴后继地赴死,宁愿全都战死的意志,让美军官兵心惊胆颤。

日军军刺冲锋,全程有歪把子轻机枪、九二重机枪、九二步兵炮从侧翼提供火力掩护,步兵全程基本上不开枪,以纵队最快的速度冲刺,冲到对手防御阵地前,先投掷手榴弹,再用刺刀将对手赶出阵地,对付东亚落后农业国的军队可谓屡试不爽。

但在太平洋残酷的夺岛战斗中,美军大都舰炮洗地,海军舰载机扫射,步兵自动枪械火力远在日军5发手动步枪之上,火力基本全覆盖了日军,对于躲在洞穴内的日军,美军采用M-2火焰喷射器、巴祖卡火箭筒、爆破筒、炸药包、手榴弹等多种手段综合对付,导致日军死伤惨重。

得不到有效补给,在弹尽粮绝前,又不愿投降的日军,往往采用“板载冲锋”的战术,利于暗夜、浓雾等掩护,突破美军阵地,给予美军以一定杀伤。

为了有效对付日军的军刺冲锋,美军给步兵都配发了11.43毫米的M-1911科尔特大口径手枪,给予了“板载冲锋”的日军以极大杀伤。

二战时期,日军步兵“板载冲锋”,貌似非常丧心病狂,事实上是日军武器装备落后于美军器不如人的无奈战术,在美军强大火力网前的强行冲锋,都是白白送人头的愚蠢战术。


国平军史


最为丧心病狂的战术,当数二战时期日军的特别攻击队。从1944年10月20日第一支“神风特攻队”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日军总共组成了647支“特别攻击队”,有14,009名特攻队员死亡。

不止是“神风”

1942年,日本开始在一系列的海战中屡屡战败;1943年,日本被迫开始从太平洋战线撤退。为防止盟军攻击日本本土,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Takijiro Onishi,1891~1945,海军兵学校40期)开始提议创立“特攻队”(“特别攻击队”),即以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美国舰艇、陆军部队、战略目标实施自杀式袭击。曾经亲历这些自杀攻击的美军心有余悸地称他们为“俯冲恶魔”(Devil Diver)。

1944年10月20日,首支“特攻队”创立,大西为其取名为“神风”。虽然陆军立即还以颜色成立了“万朵”、“富岳”等“特攻队”。但由于“神风特攻队”在首战中大出风头*,因此后世便把日本所有的“特攻队”统称为“神风特攻队(Kamikaze)”。<strong>

(注:1944年10月21日,总人数约24人的日本海军神风特别攻击队,分为大和、敷岛、朝日、山樱四个小队,各驾一机参加首次特攻作战,成功击沉了两艘美国航空母舰,“神风特攻队”遂一举成名,并成为往后日军常用的战术之一。)

不过,除了我们熟知的空中自杀攻击外,其实还有潜水或水面的自杀攻击,如“震洋”、“回天”、“伏龙”、“海龙”、“蛟龙”等,也有“丹羽战车”等极少数的陆上自杀攻击队。

下面为大家进行一些介绍。

比“神风”更疯狂的“樱花”:人工操纵的空对地导弹

MXY-7樱花特别攻击机,机头部分是一枚1.2吨的强力TNT弹头,弹头与整个飞机连为一体。机身为木制结构,中间部份是狭小的驾驶舱,里面坐着一名飞行员。驾驶舱后是火箭推进器,最高平飞速度可达每小时630公里,向下俯冲时可以达到每小时1,040公里的速度,因此理论上没有炮火能阻止它。

由于樱花攻击机内的战斗部是与机身连为一体,无法分离,因此要炸毁目标,攻击机本身也必须与目标同归于尽。

值得一提的是,樱花攻击机航程仅为36公里,没有起落架*,无法降落,飞机舱门也无法从里面打开,即使有任何原因放弃进攻(如在未到达目标前,目标已被其他战友摧毁),飞行员也不可能驶回基地并降落在跑道上。

(注:由于没有起落架,在装配上母机时,樱花攻击机需要放在一个装有轮子的架子上,才能在跑道上移动。)

日军使用体型大、航程远的轰炸机(如三菱的一式陆上攻击机)作为母机,装配上樱花攻击机,由母机将其送到离目标大约36公里的上空,并进行投放,樱花攻击机的飞行员随即启动固态火箭引擎,撞向目标。而母机并不参与攻击,而是返回基地装上另外一部攻击机。

理论上,由于樱花攻击机可以高速飞行,在飞行员的操控下,它相当于一颗威力强大的精确制导炸弹;此外,通常认为樱花攻击机不设起落架,能避免飞行员有侥幸幸存的心理,从而增加其勇气,达到最佳的攻击效果。

然而现实给了日本军方重重一记耳光。

由于主要使用的樱花11型攻击机航程太短,必须非常接近目标才能发射,但携带它的母机飞行速度又太慢,所以往往没到射程范围母机已被击落。即使靠着运气闯进了射程范围,被母机投放后的樱花11型由于飞行速度过高,难以控制,几无机动性可言。

此外,取消起落架的设计,迫使飞行员必须在与母机分离的一瞬间,面对自己很快就会战死的事实,心理上立刻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比起直接驾驶传统飞机撞向敌军的传统“神风特攻队”飞行员所承受的压力还要大,因为飞行员驾驶零式战机,即使是在进行自杀式袭击,仍有少许生还的希望*,但樱花攻击机的飞行员却全无机会活着回来。

(注:神风特攻队行动前要求单航程燃料、不带降落伞、封锁舱门等并非常规手段。)


部分“樱花”作战记录:

1945年3月21日:

16架搭载了樱花飞弹的一式陆上攻击机于55架零式舰上战斗机护卫下,攻击由大黄蜂号、 本宁顿号、 胡蜂号舰队航舰和贝琉伍德号护卫航舰组成的TF-58.1特遣舰队,另有两架一式陆上攻击机担任导航和观察。 但由于机械问题,当中除了30架零式机外,其余的战斗机都必需中途折返或不能起飞。这次的樱花攻击队在离目标70英里(113公里)处,遭遇50架F6F战斗机栏截,所有的一式陆上攻击机都立即丢掉了它们的樱花飞弹。这攻击行动中,所有的一式陆上攻击机都没有回来,而且没有击中盟军船舰。16位驾驶樱花型飞机的飞行员白白死去,只有15架负伤的零式机返回基地。

1945年4月12日:

9架一式陆攻袭击美国位于琉球水域的舰队,M. L.阿贝乐号驱逐舰被击中后断成两节沉没。杰佛斯号驱逐舰以高射机砲,击毁了一架在离船50码(45m)处的樱花型飞机,但随之而来的爆炸却仍带有极大的破坏力,杰佛斯号因而退出战斗。史丹利号驱逐舰被两枚樱花飞弹攻击,其中1枚击中的位置刚好在吃水线上,并穿过整个船身,从另一边出来后才爆炸,对船身造成轻度损毁。另外1架樱花飞弹差点命中史丹利号,只撞到了史丹利号的军旗,在海中坠毁了。这次攻击行动中,只有1架一式陆攻返回基地。

1945年4月16日:

6架一式陆攻袭击美国位于琉球水域的舰队,仅有2架返回基地,射出的樱花飞弹无一击中目标。

1945年4月28日:

4架一式陆攻袭击美国位于琉球水域的舰队,仅有1架返回基地,射出的樱花飞弹无一击中目标。

1945年5月4日:

7架一式陆攻在夜间偷袭美国位于琉球水域的舰队,其中1枚樱花飞弹击中了希号的舰桥,造成极大的破坏和伤亡。盖提号也被一枚樱花飞弹的近弹命中。本次攻击中,仅1架一式陆攻返航。

1945年6月22日:

6架一式陆攻袭击美国位于琉球水域的舰队,其中仅2架返航,射出的樱花飞弹无一命中目标。

无力回天的回天鱼雷:也是人工操舵

1943年(昭和18年),特殊潜航艇乘员黑木博司大尉、仁科关夫中尉两人,向日本海军高层提出构想,请求研发。1944年2月26日,日本军方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开始试制并在同年8月被采用为作战武器。

回天鱼雷以舰用九三式鱼雷为蓝本,直径1米,内部可装载乘员1名,所装载的炸药量高达1.55吨(实际使用的回天1型弹药量为1.36吨),为一般鱼雷的3倍。

早期型号的回天鱼雷设有乘员逃逸系统,容许乘员在鱼雷的最后攻击加速段启动之前从鱼雷中弹射出去。但在战斗记录中,没有一例乘员生还的记录。因此后期日军干脆取消了乘员逃逸系统,而代之以自毁系统,即当鱼雷攻击失败(偏离目标)后,容许乘员手动引爆鱼雷。

由于操纵困难等原因,回天鱼雷的战果微不足道:

1944年11月20日,击沉了油轮USS Mississinewa(由开发者之一的仁科关夫亲自驾驶)

1945年7月24日,击沉护卫驱逐舰USS Underhill。

至日本投降为止,所有接受过相关训练的海军兵学校、海军机关学校、预科练、预备学生共1,375人,出击者(战死者)仅有106人。

最后是日本特攻队创始者大西泷治郎的下场,并附其他特攻队的一些照片

1945年8月16日,日本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当时已调任为军令部次长的大西泷治郎选择用自杀来为自己的战争罪行忏悔,当时他并未使用胁差,也没有请人介错,而是自己足足折腾、痛苦了15个小时才断气。他在遗言中表示:“盼望日本所有战后的倖存者,能共同致力于日本重建,和世界和平的建设。”

伏龙特攻队

薰空挺队:空降兵部队

敷岛队升空出击(自杀)

大和队诀别

丹羽战车:1945年4月12日,山下奉文命令坦克第10连队第5中队组织对M4坦克的特攻,17日在丹羽治一准尉指挥下用九七式和九五式各一辆装上炸药攻击M4,炸毁的4辆残骸挡住了道路,使得司令部能够撤离。


万里长空夜未央


常德保卫战!!!

常德保卫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又称湘北会战。日军集结了10万部队攻占常德,企图一举打开重庆的东大门,并且牵制国军对南方的支援。而中国方面集结了21万人防守常德地区,常德会战也被称为是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保卫战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日军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使用芥子气,路易氏剂,光气等等生化武器,也是反人类的战争。日军就是丧心病狂的。

常德保卫战中,当时有一个犹太裔记着目睹了这场战争,当时整个常德在战后只剩下了两座还有屋顶的建筑,面对着两座建筑他说出了:我亲眼目睹了许多中国战局,如上海,台儿庄,起蹂躏状况亦不足与之相比。

常德会战日本完全不顾《日内瓦公约》贸然的使用生化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中国军人还有老百姓的伤亡。而且造成了人心理上的伤害,其破坏能力让人触目惊心。

当时中国方面彭士量将军,孙明瑾将军,许国璋将军,柴意新将军等爱国将领殉国,还有著名的57师师长余程万将率领百千多名勇士战到最后一刻,最后只剩下83人。最终常德保卫战以中国方面士兵死伤六万多,平民死伤30万之多的代价换来了胜利。

让我们永远铭记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英烈们,也要永远记住日本带给我们的灾难,铭记历史,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