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為什麼說殘疾人是極具潛力的人力資源?丨快助殘服


亨利·福特為什麼說殘疾人是極具潛力的人力資源?丨快助殘服

殘保金政策-快助殘服

01有哪些工作適合殘疾人

現代化工業中有哪些是適合殘疾人工作的呢?當今社會很多企業在面對殘疾人的時候時常會產生疑惑,思考很久都想不到企業中有哪些崗位適合殘疾人工作,從而出現一種局面,面對殘疾人就業時找不到合適的崗位,最終選擇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亨利·福特曾經撰寫過一本書,他在書中這樣寫道:“汽車的生產過程可以分解為7882項不同的工作,其中3595項工作根本不需要體力,哪怕是身體最弱的人都可以幹,而這些最輕鬆的工作還可以再次分類,那麼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工作中670項工作可以由無腿的人幹,2360項工作可以由只有一條腿的人幹,2項工作可以由無手臂的人幹,715項工作可以由只有一條手臂的人幹,10項工作可以由盲人幹。先進的產業能夠給殘疾工作的機會要比同一時期正常社會具有的殘疾人數還多一些。”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很多崗位並不是不能使用殘疾人工作而是企業沒有深入的真正的考慮過這種可能性。

而現在是互聯網高速發展並且較為發達的時代,對於殘疾人能夠勝任的工作更是呈幾何數的增加,幾乎每家企業都可以找到這種崗位,唯一的難題就是企業管理者對於殘疾人的固有形象的否定,片面的認為殘疾人無法完成這項工作。

02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好處

任何一家企業的管理者最優先考慮的是企業的效益,福特也是一樣身為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企業的效益都是放在首位的,亨利·福特曾經非常認真的說過,僱傭殘疾人,不完全是因為慈善,至少慈善不是首要因素,這樣做(僱傭殘疾人)對公司是有利的。這間接的說明了很多大型企業僱傭殘疾人,看重殘疾人的能力帶來的經濟效益更大於慈善所帶來的社會效益。

“把殘疾人當做負擔來看待,這是經濟上的最大的浪費。”可以看到殘疾人有著非常巨大的工作潛力,不去挖掘這種潛力就像是明知道腳下是一片油田而懶得去開採一樣,這是對於資源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亨利福特將殘疾人當做一種生產力,僅僅需要規劃出一些崗位便能很好的利用起來的生產力,在現實生活中不應該僅僅看到安置殘疾人能夠減免的那些殘保金,更應該留意殘疾人能夠創造的那些價值。

大多數人在看待殘疾人的問題上並不夠客觀,殘疾人臥床不起等待救濟的形象深入人心,通過這種錯誤的形象來判斷殘疾人是無法工作的,對於殘疾人的工作能力、潛力一無所知,很多企業自然是不會輕易去僱傭殘疾人就業。

03殘疾人在工作中的優勢

對於殘疾人的最大的尊重是能夠給予他們有一份可以勝任的工作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工作去獲得收入,這對於殘疾人來說是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獲得感。殘疾人在工作中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除了我們上文提到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減免的問題還有就是用工成本相對較低,崗位和殘疾人本身的匹配度較高的情況下,殘疾人相對穩定,因為他們對於一份能夠勝任的工作的渴求程度遠遠超過健全人,所以也會比健全人更加希望長期穩定。

通過快助殘服的小編觀察,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殘疾人員工在工作中對於工作的專注度非常高,並且能夠保持很長的時間,他們有頑強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對於一些帶有技術性的工作能夠發揮出極大的優勢,經歷的不幸同樣鑄造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工作中承壓能力比一般健全人要強,雖然他們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礙,但是在另一個方面這些障礙就成為了優勢,比如在噪音環境中聾啞人受到的影響最小,特殊黑暗環境中盲人的觸覺更加靈敏等等。只有對殘疾人人力資源越來越重視,殘疾人就業自然會變得簡單一些。

04從問題到優勢

目前社會中很多人,甚至包括部分殘疾人身上存在著對於殘疾人的偏見,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多數是看待殘疾人時是通過問題視角來認知殘疾人的,總是認為有缺陷、有問題。當你用問題的眼光去看待的時候結論往往也是“問題”的,對待殘疾人現如今我們更應該用一種“優勢”的眼光去看待,發現他們的獨特優勢所在,他們可以在遭受不幸的時候堅強的生活下去,無疑是擁有大毅力的,自強不息和頑強的意志同樣是難能可貴的,這種精神意志在工作中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殘疾人經歷的是磨難同樣也是磨礪。

隨著知識和信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體力勞動相對下降,殘疾人就業的劣勢正在得到遏制,知識經濟時代有利於發現和發揮殘疾人的某些優勢,互聯網時代能夠為殘疾人提供更多的新的生存空間。從“問題”思維方式轉變到“優勢”角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全社會更清晰更全面的瞭解殘疾人群體,從而促進殘疾人事業的發展。

▼更多殘疾人就業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