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最終坐上計算世界的鐵王座?


誰將最終坐上計算世界的鐵王座?

本文字數:2970|預計閱讀7分鐘

無需登高遠眺,我們就注意到,10年前全球市值TOP 8的企業裡,只有微軟一家屬於科技公司,其餘均是能源、銀行等傳統領域的巨頭。

而今全球市值TOP 8的企業裡,除了巴菲特老先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外,其他全是清一色的科技企業,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新型互聯網企業”,無一例外。

拜科技所賜,計算力已經成為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曾經指出的那樣:計算力就是生產力!

在4月16日上海舉行的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IPF 2019)上,浪潮以領先的人工智能理念、技術、產品、方案為牽引,進一步夯實了計算基座,期冀驅動產業的又一次智能變革。

智慧計算的領導者

“人工智能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各個方面,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重要的戰略抓手,是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計算力之於智慧時代,就像是電力之於電氣時代,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生產力。澎湃無比的計算能力及其支撐的商業模式為頂級企業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以亞馬遜為例,該公司去年就採購了多達全球13%的雲服務器。

倘若放諸到國家層面,我們也會發現,美國、中國不僅在GDP上遠遠領先於日本和德國,而且每萬億GDP的服務器數量也遠遠高於後者,並且顯示出無與倫比的經濟活力,這就是數字經濟的威力!

計算力就是生產力。”王恩東再一次強調了他此前的觀點,同時又加上了全新的註解:“人工智能計算則是智慧未來的核心動力。

誰將最終坐上計算世界的鐵王座?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人工智能計算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具挑戰的需求增長,海量的數據每時每刻被生產出來,亟待處理。無論是國家、企業,亦或是其他機構,對人工智能計算力都呈現出白熱化的競爭態勢。

近日浪潮聯合IDC共同發佈了《2018-2019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揭示了目前國內主要城市人工智能計算力的建設狀況和走勢。報告顯示,互聯網領域吸引了當前最多的人工智能計算力投資,佔比高達65%。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計算在金融、製造、醫療、教育等傳統行業領域也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增勢驚人。研究表明,未來的社會必將是AI全覆蓋,所有的應用場景概莫能外。那麼,人工智能計算的發展趨勢究竟如何呢?

王恩東指出,基於在AI技術、產品、模式等方面的深入探索和不懈實踐,浪潮認為可以凝練為三個主要特點:融合、開放與敏捷,這些趨勢是浪潮近些年得以快速增長的關鍵,同時也為AI計算的整體生態帶來了新的變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浪潮將打造百家齊鳴、百花齊放的產業生態,持續聚焦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三個典型的智慧計算場景,佈局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打造領先的技術、產品、模式與生態。

最強計算 充分賦能

浪潮現在已經是全球當仁不讓的計算力領導廠商。數據顯示,2018年浪潮服務器在全球的出貨量和銷售額均是第三,在中國則以31%的市場份額高居第一。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計算方面,浪潮的優勢更是巨大。作為最早佈局人工智能計算的服務器廠商,技術上,浪潮擁有全球最強的人工智能服務器,單臺服務器可以做到2000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市場上,浪潮作為全球人工智能服務器領先企業,在國內的佔有率更是超過了50%。

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表示,作為業內唯一的OCP、OPEN19、ODCC開源組織的“全滿貫”成員,浪潮積極參與大量開源項目,把過去在互聯網、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領域,以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經驗分享出來,推動了新技術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得以應用。

誰將最終坐上計算世界的鐵王座?

在人才生態方面,浪潮牽頭髮起的ASC與ISC、SC並稱為全球三大超算競賽,總共吸引了六大洲的1000多支參賽隊伍。通過競賽挑戰AI和HPC的各種前沿課題,為全球AI、HPC領域培養和輸送了大量人才。

浪潮要摘取計算殿堂中“皇冠上的明珠”,成為全球第一,就必須加速全球化的佈局。據悉,從研發到生產,浪潮已經在諸多海外區域開設基地,目前浪潮擁有全球8大研發中心和6大生產基地。

“計算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行業,改變了我們的未來。”彭震表示。

面向智慧計算,浪潮的業務策略是CBD(雲、數、智):以硬件重構加軟件定義的方式,全面支撐雲的發展;以大數據為認知方法為智慧計算提供轉型支撐;以深度學習作為優化算法,為智慧計算提供業務變革的驅動力。

本次大會上,彭震正式揭開了浪潮元腦的面紗——這是浪潮人工智能全棧能力的載體與具象。應該說,在經歷了連篇累牘的“XX大腦”的視覺轟炸之後,“浪潮元腦”的問世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並不侷限於字面意義上。

誰將最終坐上計算世界的鐵王座?

浪潮元腦既包含浪潮領先的場景化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多樣化的深度學習框架與工具,以及最新研發的人工智能PaaS平臺和AutoML等“有形”產品,同時也凝聚了浪潮多年積累的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系統優化服務等“無形”能力。

浪潮元腦能夠為人工智能提供最基礎和最本源的創新支撐,同時充分賦能生態合作伙伴,加速人工智能的產業化進程。無論是客戶還是夥伴,他們都可以在人工智能的部署和應用等方面得到立竿見影的提升。

打造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

一如前文所言,AI的產業化需要一個全新的生態,全棧是當今人工智能發展和應用的前提,但是全棧並非“全乾”,合作伙伴需要足夠的業務空間。在浪潮構築的新型人工智能生態中,合作伙伴們同樣收穫頗豐,各種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幾年前起,浪潮就將人工智能計算列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投入了各種優質資源,從技術、產品、商業模式,乃至發展合作伙伴的方式都向人工智能傾斜。彭震表示,浪潮目前擁有9000多家合作伙伴,這些夥伴去年的業務總量增長了116%;400多個解決方案覆蓋了既有的各種應用場景,為合作伙伴創造了超過200億元的價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中國TOP 100的人工智能公司中,超過80%與浪潮展開了合作。浪潮與諸多合作伙伴們在20多個行業裡推出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足以覆蓋超過1000億元市場的多場景化需求。

本次大會期間,浪潮正式宣佈集中打造生態孵化場、生態試驗場和生態放大場,建立人工智能統一試驗檯,開展人工智能應用方案的開發和驗證工作,幫助ISV孵化人工智能業務,幫助人工智能公司強化營銷和客戶服務能力,並且通過浪潮的營銷網絡將人工智能成功項目進行全國性複製,迅速擴大應用規模。

應該說,從方案研發、方案驗證,到行業推廣、行業複製,浪潮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浪潮相信,惟有充分開放的生態環境裡,各方才可能做到業界最高水準的分工合作,從而使得生態更趨完美。

在本次大會期間,浪潮就專門設置了佔地3000多平米的展區,分為“雲數據中心產品”及“行業聯合解決方案”兩大分區,綜合展示了浪潮在融合架構、AI Full Stack、邊緣計算等智慧計算平臺產品和方案,包含領先技術產品50多款,以及面向CBD多類場景應用、行業場景應用的解決方案。

此外,浪潮攜手20多家生態夥伴的30多個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展區內,觀眾可以切身體會智慧醫院、融媒體智能管理、極速交易等業務場景化的應用體驗,感受面向金融、廣電、醫療、智慧城市、企業等七大行業的智慧應用。

彭震最後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行業轉型最重要的驅動力,浪潮希望能夠聯合更多的芯片供應商、算法供應商、應用供應商、服務開發商,在人工智能生態的“圖譜”下共同努力,構建面向各種各樣行業的智慧大腦,加速走向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