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基斯坦和印度常常产生争端、战争不断?

秦皇见汉武


印巴冲突其实历史渊源并长,这一切都要从1947年,印度次大陆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说起。从1858年到1947年这段时间内,整个印度次大陆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上世纪40年代,印度已经渐渐脱离了英国的控制,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力量。一个是由非暴力不合作的倡导者甘地影响下的国大党(当时国大党的领袖是尼赫鲁),另一个是就是穆斯林民族联盟,在真纳的率领下。

1945年英国新工党上台,克莱门特指认蒙巴顿为总督,决定于1947年8月15日完成权力交接。如何建国,成了各方争论的焦点,最终决定以宗教来划分国家。这样一来就实际上分为了信仰伊斯兰教的东西巴基斯坦和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当国家建立起来那一天,不同信仰的民众,纷纷拖家带口开始了转移。甚至引发了多起暴力冲突。在印度首都德里,首任印度总理尼赫鲁,不得不走上街头,劝诫人民停止暴力攻击。

可以说,宗教冲突是印巴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双方还有领土争端。

印巴之前的领土争端主要是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到现在还冲突不断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印巴冲突,也混杂着政治等许多因素。比如1971年-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冲突中,因为,巴基斯坦与我国交好,而印度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与我国暴发了边境战争,此时中国是有心帮助巴基斯坦的,至少也会提供武器装备等援助。但是,苏联因为与我国交恶(69年刚刚爆发了中苏珍宝岛冲突),与印度交好,就曾公开警告中国介入冲突的话,莫斯科将采取行动。

所以,这一冲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宗教或领土争端了,还夹杂着大国之间的博弈。






士兵王大猫


【英属印度殖民地】


1、印巴分治。印度长期作为地理和文化概念,而不是国家的概念出现。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1526年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此外的历史时期南亚次大陆基本处于小国林立状态,直到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英国殖民者才是印度国家的“缔造者”。两次世界大战,英国惨胜,无力控制广大殖民地,1947年提出蒙巴顿方案,8月15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分治后实现独立。英国虽然放弃了殖民统治,但并未就此罢休,而是留下了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一系列“政治定时炸弹”。

【历史上的印巴分治】


2、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独立,然而两国的对立至今还在继续。根据分治方案,土邦可自行决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选择独立。克什米尔多数居民和巴基斯坦宗教信仰相同,而统治者是印度教徒,由于该地归属问题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历史上的克什米尔】


综上,印度先后三次发动战争,肢解巴基斯坦,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在“传统友好国家”的支援下,避免了被印度吞并的命运。面对印度这样的“恶邻”,邻国所处的的局面如同历史上“法国面对普鲁士统一德国”,遏制印度的“霸权主义企图”,才能避免战争。


吴下阿蒙毋忘在莒


巴基斯坦和和现在的印度,是从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印度殖民地分裂而诞生的国家。分裂是按照宗教分歧进行的,即印度教的留在印度,穆斯林涌向巴基斯坦。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惨烈的宗教冲突,死难者数以百万计。而双方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归属又互不相让。以上原因也就注定了这两个国家互相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战争不断。

经常会有人说,这是英国在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所搞出来的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埋下了严重祸根。但实际上,这个方案不如说是《甘地方案》,正是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了一辈子的甘地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要求英国人最迟1948年底就必须全面退出印度,而这也是甘地的国大党不能违背印度广大人民意愿的表现。而独立的另一个大佬,穆斯林联盟的真纳则坚决不愿意独立后人数少的穆斯林继续生活在“印度”这个国家中,受到占多数的印度教徒压迫。而这样短的撤退时间,蒙巴顿是很难拿出更好的方案来的。

因此说,真正祸根是甘地和真纳,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数以亿计民众不能互相妥协,结果造成了大悲剧。笔者还联想到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各民族混战与屠杀的惨剧。民族独立的愿望虽然值得尊重,但历史和地理上的因素使得许多民族国家必须要谨慎再谨慎,互相妥协来谋发展。


鹰眼战情室



塘坳美如画


谈及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就要说到两国之前都是属于英国殖民地,有殖民的地方就有起义反抗,由于当时印度的上层社会受到英国的西方化教育和政治影响,在此背景下印度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国民大会党”建立地方自治机关,1906年成立了由穆斯林组成的“穆斯林联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

由于二战对英国的冲击以及印度本土的反英大起义导致英国无法维持对印度殖民统治,但又不肯放弃印度这块肥地就提出了成为英国自治领的方案,英国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竭力的在印度各派、各党之间进行挑拨离间,从而印度穆斯林联盟同国民大会党之间仇恨进一步加深,导致1946年8月份两派互相残杀死伤达千人。

1947年英国政府派蒙巴顿任印度总督,并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巴基斯坦和印度联邦,1947年印巴正式分治

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50年1月26日成立印度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尔归属未定,因此印巴两国于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

9月发生两次大规模冲突。

印巴关系到现在还如此紧张不只是领土争端,还有一系列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导致。


你我共寻旧年梦


这个问题昨天回答过了,只是题目不一样。谢谢!


怡人之人148633009


英国人留下来的后遗症。


战神震慑邪恶势力


依我的看法是:一是领土相争,一个不让一个;二是印度人天生张狂,并有扩张的野心,统治的野心。可从印度宗教的传播看出,仅佛教传遍几十个国家。宗教本质是为了便于统治,宗教的传播让印度人充满征服世界的信心,所以,印度人总自我感觉良好,天性是“不服气”,中印战争失败了,仍不收敛,侵占我藏南地区,得寸进尺,没把巴基斯坦放在眼里,宗教争斗连国内都常动刀动枪,加上天性张狂和扩张野心,所以跟他有领土争端的国家就难逃“战争不断”,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又比印度强大,印度才不敢造次。但巴基斯坦就没那么走运,好在有中国支持。


金丝猴游戏人间


巴基斯坦与印度闹战争都是英国殖民者造成的结果,印度殖民地有两股独立力量,以甘地为的国大党,主要是印度教,以真纳为首的伊斯兰教,蒙巴顿方案以后,印度殖民地成立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可是克什米尔地区穆斯林为多数,印度教占少数,可是克区王公信印度教,印度因此出兵,印巴大打出手,几./次印巴战争,东巴独立西巴成为现今巴基斯坦,所以两国纠割不断,战争不止


十八星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