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期種鵝的管理主要分四步

瞭解雞鴨鵝價格行情、養禽技術、大事記,在線交流及解決“養禽難”與“禽難養”問題,請點擊右上角

關注↗愛禽巴巴

種鵝有兩個產蛋繁殖期,休產約4個月。可分為產蛋前期、產蛋期和休產期三個階段。因品種不同,性成熟時間有早有遲,一般是6~7月齡開始產蛋。

第一步:產蛋前期增加精料喂量,每天精料量150~200克,分3次餵給。精料中添加“催蛋料”,適當增加蛋白質飼料,使蛋白質含量由5%~6%提高到10%~12%;添加0.1%的蛋氨酸;適量添加維生素及無機鹽。可將田螺殼、貝殼、砂礫撒在鵝舍門道的出、入路旁或運動場,待鵝群放牧歸來自由採食。此階段加料餵養,應防止種鵝過肥影響以後的產蛋和受精能力。放牧可早出晚歸,但路程不宜太遠,要有充分的時間放水,回牧時不要驅趕過急。

產蛋期種鵝的管理主要分四步

第二步:產蛋期產蛋母鵝最好是舍飼和就近放牧相結合。天暖時節也可選擇草質優良、離水源又近的地方宿營,在附近放牧。臨近產蛋的母鵝,應注意滿足其產蛋所需的營養,除放牧以外,仍然日喂3次。飼料中稻穀類和秕糠的比例為2:1,並配以礦物質飼料。視鵝的大小,每隻每天喂120~180克。產蛋期要充分滿足飲水。理想的水源,以每100只種鵝有45~60平方米的水上面積為宜。水面太窄,公鵝相互爭鬥,影響配種和受精率;水面過寬,鵝只分散,配種機會減少。種鵝喜在早晚交配,故早晚必須各放水1次。母鵝一般在上午4~9時產蛋。每產完一窩蛋後,就要營巢孵化。所以產蛋期間要在就近放牧,舍內設產蛋窩,以免丟失蛋。

第三步:休產期母鵝每年產完3~5窩蛋後,就會自行休產、換羽。一般於6月份開始休產。春末夏初,母鵝產蛋變小、產蛋量下降,羽毛乾枯,這是即將休產換羽的表現。此時應將補飼次數逐漸減少,由精料改為粗料,實行以放牧為主的粗放飼養。

第四步:換羽鵝自然換羽時間長且很不一致,生產上常人工拔羽促使換羽。人工拔羽方法是,當母鵝產完最後一抱蛋時,改變鵝的飼養管理條件,以放牧為主,促使羽毛乾枯。當鵝體重減輕20%~30%,即粗放飼養約半個月,就開始人工拔羽,拔去翅上主翼羽和副翼羽,也有把尾羽拔掉的。人工拔羽應注意: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拔羽後1周內不能放水;公鵝比母鵝先拔1個月;產蛋及配種前1個月,恢復產蛋期飼養管理方法。

愛禽巴巴--養禽信息技術服務平臺

產蛋期種鵝的管理主要分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