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下水超采59.7亿立方米,冀中南、冀东北、冀西北不同区域治理措施出台

4月17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吹风会,河北省水利厅对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河北省经济社会用水与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失衡,地下水开发利用率高达150%以上,地下水超采量59.7亿立方米,累计亏空量达1500亿立方米,占华北地区的80%。

河北地下水超采59.7亿立方米,冀中南、冀东北、冀西北不同区域治理措施出台

《实施意见》综合考虑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现状、河流水系分布、水资源条件和产业结构状况等因素,按照“节水优先、少采多补、分区施策”要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着力增引外调水源,切实增加河湖库塘蓄水,持续回补地下水,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实施意见》明确了治理目标,到2022年,要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1.6亿立方米,回补地下水8~13亿立方米,总体实现省域地下水采补平衡,城镇地下水位全面回升,浅层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解决,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压减。为实现治理目标,河北省将重点采取“节、引、调、补、蓄、管”6大行动。

——针对不同区域提出的治理措施——

■冀中南地区

主要治理措施:增加引江引黄外调水量,调减小麦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节水品种和技术,增加河湖生态补水蓄水,坚决关停城镇自备井,有序关停农业灌溉深井。

■冀东北地区

主要治理措施:加大滦河水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河湖地表水蓄水能力,建设地表水引水工程,替代城镇地下水源,调减钢铁产业规模,尽快取缔依靠地下水灌溉的水稻种植。

■冀西北地区

主要治理措施:围绕打造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调减灌溉农业种植面积,实施退耕还草,推广旱作雨养技术,合理利用当地地表水,加快建设引蓄水工程。

——重点采取的6大行动——

■推进全社会节水行动

强化节水宣传教育,发展喷微灌、高标准管灌等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98万亩,加快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提高污水处理水质,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压减地下水超采量2.5亿立方米。

■推进外调水引足用好行动

主要包括用足用好中线引江水、应急增供东线引江水、适度增加引黄水、加大引滦水利用,用地表水水源置换地下水等,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

■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行动

在继续实施季节性休耕、推广小麦节水品种的基础上,以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和坝上地区为重点,再新增季节性休耕面积75万亩、旱作雨养面积400万亩,压减雄安新区灌溉面积53万亩,压减地下水超采量5.9亿立方米。

■推进河湖清洁补水行动

选取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白洋淀等14条主要河道和3个湖泊湿地,力争年均生态补水15~23亿立方米,丰水年力争使一、二级河流主要河段不断流,回补地下水8~13亿立方米。

■推进河湖库塘蓄水行动

增加河湖调蓄能力,兴建地表水水库工程,建设平原蓄水坑塘,补齐水利工程短板,蓄水能力达到220亿立方米。

■推进地下水严格管控行动

严格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强力关停城镇自备井和农村灌溉机井,健全地下水监测计量体系,深化水资源税和水权水价改革,建立引足用好外调水的政策体系,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压减地下水超采量9.2亿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