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胡傳準:黃峨是明代最傑出的女散曲家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明代散曲盛行,無論散曲作者人數還是作品數量,都超過了元代和清代。在眾多的明代散曲作家中,黃峨尤引人注目。12月18日,著名文史學者、巴蜀文化研究專家胡傳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黃峨給予了極高評價。“她既是明代最優秀的女詩人,也是明代最傑出的女散曲家。”

胡傳準坦言,由於封建社會對婦女的偏見,其生平事蹟不見諸史傳,而在明人的筆記雜書裡亦罕有記載,研究黃峨的學者更是寥若晨星。他想特別談一談黃峨在散曲上的成就。“黃峨主要成就在散曲。她的散曲數量較多,影響很大,歷代評論家對她的散曲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久為藝林傳誦。”據介紹,黃峨散曲題材多樣,內容也較豐富,有抒情、寫景、敘事等作品。“黃峨愛情專一,賢慧,持重自愛,顧全大局。她與楊慎從結婚到死別,其間只過了幾年的幸福生活,從此天各一方,作為楊慎有力後援,獨自操持家務40餘年。楊慎是不幸的,然而黃峨卻更不幸。她27歲便離開丈夫,除了侍奉公婆,便是思念丈夫。所以黃峨散曲的主要內容是抒發對戍邊丈夫的深深思念,表達了對丈夫牽腸掛肚的情懷。”

胡傳準透露,黃峨的散曲,大都是圍繞與楊慎的夫妻生活來寫的,有相見的歡樂,離別的愁苦,相思的深切,由愛而怨,由怨而嗔,一副女兒神態;傾訴衷腸,率真大膽,全無嬌作之情。把它和楊慎唱和之作加以比較,顯得更為執著、真誠、生動和質樸,沒有楊慎那種動輒搬古典的書呆氣,“稱她為曲中李清照,當之無愧。”

此外,黃峨的散曲,不僅僅限於離愁別恨,還有歌詠山川風物、描寫男女愛情、諷刺浪蕩公子、敘事思鄉、詠物記畫等作品,最優秀的正如《罵玉郎帶過感皇恩採茶歌》。

對於目前遂寧的黃峨遺蹟,胡傳準直言早已物是人非了。“為了紀念黃峨,她在遂寧故鄉的梳妝檯和新都的榴閣,一直成為後人憑弔之地。遂寧有一青溪,溪上有梳妝檯遺址,相傳為黃峨梳妝的地方。”不過目前這些已經不得見了,這令胡傳準很是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