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自2016年9月什邡启动援彝工作以来,共派出了200多位同志深入凉山州喜德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两年多以来,各位援彝队员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对彝区人民的真心真情播撒在了喜德。什邡电视台从本月起开设《援彝在路上》专栏,充分展示各条战线援彝队员们的风采,让更多人了解什邡的援彝工作。今天,让我们走进援彝干部人才张辉文,听听他在喜德援彝背后发生的故事。

夕多拉达手记

什邡市纪委网络政务与电教中心 张辉文

喜德县,彝语叫“夕多拉达”,意思是生产铠甲的山沟。夕多与喜德发音相近,在1953年建县时,确定喜德为县名。

什邡和喜德的距离约500千米,海拔相差1300米。未到喜德前,我对彝族这个位于大凉山地区的、一步跨千年少数民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不仅盼望领略大凉山的壮美风景,也对彝族人民独有风土人情充满着好奇。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有趣的天气

从8月15日至今,经过73个日夜,喜德从火热进入清凉,天空仍是一如既往的高远,空气仍是一如既往的清新。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什邡市协作喜德县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和喜德县城,海拔1800米。我们去过最高地方海拔3700米左右。这个过程,就像从夏季走向初冬,穿着夏装上山,免不了冻得手脚“运动不止”,难怪老战友们下乡都准备了外套。不过冻皮不冻心,也是很有趣的体验。喜德县志里介绍“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4℃”。早晚温差大,空气湿度也比什邡要低很多,尤其在冬季最为明显,在家里冬季晾晒衣服,3-7天才干,而在这边“家”里,一般1天就可以干透。我们这边的“家”在喜德县光明大道旁边,属孙水河边冲积而成的平地。每到下午或傍晚,河风就开始助威,从惬意的夏季吹到凉爽的冬季,不惊不喜。这里一到傍晚风就会很大,晾晒衣物一般都要用夹子夹住,不然收衣物时就会在三楼平台到处去寻找“捉迷藏”的衣物。这里天气有趣还在于同一区域内晴雨不定,艳阳高照,但只要有一片乌云亲近过来,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我在乌云下享受大雨滂沱,而你却在5米远处烤着暖阳静静地看着我。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勤劳的人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所接触到的人群,不论彝汉,大多都很勤劳。喜德人经常说“干”,干工作、干路、干饭、干酒、干得起、干不起......一个干字,用当地口音说起来是很攒劲的,也体现出大凉山人民有干劲。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两河口镇洛甘(洛呷)村有2个村民小组,一组是汉族组,在公路、铁路边的半山上,二组是彝族组,在半山以上居住。什邡在这里建有“邡达核桃产业示范园”,总面积1500亩。8月底,什邡前指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核桃种植。先由农业专家刘老师用汉语介绍如何配药水、浸根、种植等技术,再由村党支部书记,一名50来岁的彝族大哥“翻译”给群众。看得出来周围的彝汉群众男男女女都有,一些在家休假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还未上学的小孩都来到核桃种苗发放现场,那感觉就像在过节一样。在上山检查种植效果时,我们看见有夫妻一起种植的,有父亲和子女一起种植的,也有母亲和子女一起种植的。一般在家洗衣服的是彝族老阿妈,很少见到晒太阳喝酒的年轻人。

热柯依达乡石洛村有5个村民小组208户920人,搬迁后设石洛、洛尔、瓦果三个集中安置点。作为什邡市定点帮扶的极度贫困村,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为3个集中点建污水排放管网及冲水式厕所、入户道路及垃圾池,安装太阳能路灯及太阳能集热装置等。接到洛尔和瓦果集中点的群众反映下水道堵塞的消息后,我们及时联系专业维护人员,在一个周六来到了这里。集中点人很少,除了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下水道堵塞的户和村组干部外,游手好闲“干酒”晒太阳的基本没见着。咨询村组干部,了解到这里的男人们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妇女们下地干活去了。

土豆是大凉山彝汉群众的粮食和蔬菜,听村干部介绍说这里家家户户今年收获的土豆都有一、两万斤。我见下水道堵塞的一户家里孩子很多,但储藏的土豆很少,就咨询女主人今年土豆收成如何。她指着耳朵,歉意地笑着说了一句我能听懂的话——“我听不懂”。一名邻居用比较川普的话说,她们家的土豆和村里其他户的土豆今年好多都销售了。

彝族人民心胸豁达宽容,是一群很容易满足的人,幸福感很是强烈。即便是啃着土豆,就着“遍街倒”烧酒或大凉山口服液(啤酒),那也都是满脸的幸福。每天,洒水车经过街道,都可以见到孩子们在欢快地追逐,还有躲避不及被水浇湿了鞋子和裤腿而微笑的大人们。因为街道比较窄,被洒水车冲湿了货物,商户都没有埋怨的意思,最多是在洒水车下次到来时,用油布挡一挡货品。

幸福的乡愁

离家千里,思乡之情自然而生。

战友廖磊说,乡愁是对面山上的那条铁路,目视着它走向故乡。

什邡前指在喜德县光明镇新联村,北面和南面都是山,成昆铁路从北面的山腰处经过,平均每小时有3-4趟或火车经过。刚到喜德时,好几个战友每天晚上都能数清过了好多趟火车,汽笛声勾起的思乡情都随着滚滚车轮声梦回故里。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战友邹强分享道,乡愁就是想念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还有妈妈的拿手菜,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那么遥远。战友孙罡以诗藉乡愁曰,“冷风吹月抖凄凉,独卧床头思爹娘”。

在大凉山奋战的132名战友,绝大多数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是家庭的顶梁柱,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为了脱贫攻坚的大计,我们坚定远行。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什邡广场,我看到在依依惜别的人群中,有前来送行的父母、妻儿和亲朋好友。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乡愁是一种个人情怀,援建是一种集体情怀,这就很有点大家和小家的“味道”。我们思乡,就用朋友圈分享工作喜乐,还用体力劳动、唱歌、摄影、打乒乓球等共享生活之美。又或是三五个人坐在一起,发一圈香烟,吞云吐雾侃大山......通讯发达了,解乡愁最直接的方式还是给家里人打电话或视频,发达的科技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乡愁更是我们投身大凉山喜德县脱贫攻坚战斗的力量之源,正如《未别喜德》唱出全体援彝人的心声,不管“余路还要走多久”,“让我感到幸福的,是使命在肩头”,我们坚信,喜德人民会“圆梦幸福回眸”。

改变正在一点点发生

喜德县2016年以前的街道是水泥路——一遇到下雨,泥巴和水就构成了路的主体,行人和车辆经过那感觉真的不一般。2018年我们第二批队员到达后,这里的街道整洁了,路面是平整的黑油路或水泥板路,安装了路灯,摆放了垃圾桶,有了清洁人员、清扫车辆和洒水车等。只在一些小巷,才能找到往昔“水泥路”的样子。

喜德县城的又一个变化是开通了公交专线,群众出行便利了很多。我的第一批战友们,参与和见证了喜德县城开通公交车专线,从光明镇新联村三岔路口到喜德温泉大酒店桥头,全程3.5公里,票价很亲民1元。到2018年末,公交线路增加到2条,起止点不变,在县城内分开,从最上面走的是1路车,从中间走的是2路车。2019年,又开通了3路车,起止点也不变,只是直接从光明大道经过县城,不进城区。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变化,也体现在我们身上。从最初离开家乡、离开亲人们的不习惯,到熟悉并逐渐习惯这边的天气和风土人情,正如刘灿指挥长所说的“带着真情来援彝,你就会爱上这片热土”。我们的乡愁,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欢笑和汗水,流淌在大凉山广袤的土地上。什邡在遭受5.12大地震后,得到了北京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3年就在废墟中浴火重生。作为什邡人,我们感恩祖国,能够参与援彝,我们义不容辞。在大凉山,没有什么工作是我们干不起的,从打扫卫生、搬运物品、当讲解员、客串记者、当主讲老师,到设计全县教育、卫生、产业发展规划,撸起袖子动手就干。我们建言献策,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帮助县乡村谋划产业,修桥修路补齐便民服务的短板,嘘寒问暖送物资......这些行动都深深感染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援彝在路上:夕多拉达手记

冲锋衣是我们什邡人在大凉山的符号。一个暖阳的周末,我们穿着冲锋衣外出散步。路边有群众在炸洋芋吃,看到我们经过,很热情地用有些生疏的川普打招呼“来来来,干洋芋!”

现在,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喜德县光明大道两边不断涌现出新建的楼房,在向世人展示:喜德人民正沿着脱贫奔康的“光明大道”,迈开坚实的步伐,快步与全国人们一道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