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向未來 泉州致力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

闊步春天裡 實體向未來 泉州致力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

实体向未来 泉州致力再创“晋江经验”新辉煌

石獅峽谷景觀帶花海谷公園成為市民“打卡”拍照的“網紅”花海 (陳小陽 詹偉志 陳耿哲 攝)

“晉江經驗”,泉州的歷史榮譽。17年如一日,指導引領這片土地,以夢為馬,不斷創造實體經濟發展奇蹟。

“晉江經驗”,更是照耀前行的明燈。“‘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是本分。”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殷殷叮嚀,溫暖刺桐城。

做強實體經濟,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泉州春意融融、激情向陽——

企業家信心滿懷向未來。“我們不管別人是不是脫實向虛,只管自己要抓住國家重視和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機。”在市委、市政府4月9日召開的座談會上,企業家代表們擲地有聲。

黨委政府最大限度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人才招引、創新激勵、行政服務等,全面提質加速。不僅如此,泉州打造環境有文件,市委、市政府出臺專門實施意見;統籌指導有機構,市縣兩級成立營商辦;開展工作有抓手,“解決群眾辦事難,您提問題我獎勵”等活動如火如荼;為企業減負有實效,2018年泉州減免稅費116.08億元,4月1日啟幕的稅收宣傳月,泉州成立全省首個涉稅融合宣傳服務中心試點。

更大範圍,穩控房價、民生補短、生態連綿帶建設,讓城市多了美感體驗,釋放安居樂業強大“引力波”。

統計數據分析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泉州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轉型升級深入推進,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大部分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經濟運行總體穩中向好。其中,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1928.75億元,增長8.4%;規上工業增加值955.58億元,增長9.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3%;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12.91億元,增長21.9%;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45.15億元,增長9.9%。

從春天出發,泉州用奮鬥追夢,描繪一幅及至遠方的希望長卷。

企業增信心

“咬定實體創新驅動不放鬆”

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是“晉江經驗”最鮮明的特色。

1978年,晉江陳埭鎮坊腳村林氏3兄弟集資創辦晉江首家聯戶辦企業——紡織機械配件廠,這是泉州民營經濟最初的星火。如今,民營經濟的燎原之勢,在全市大盤“十分天下有其九”。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民營企業法人單位數22.2萬家,個體工商戶數54.4萬家,並呈現“88999”格局,即超過八成以上的稅收、八成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九成以上的研發創新、九成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九成以上的企業數量來自民營經濟。六大千億產業集群中,除石油化工外,紡織服裝、鞋業、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飲料五大產業中,民營經濟規上工業產值佔比均超過96%。

鑄輝煌,泉州企業家風雨兼程。向未來,“咬定實體創新驅動不放鬆”,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信和新材料20多年專注工業塗料領域,董事長王詩榕說,新常態,遇到困難挫折很正常,“關鍵是企業領頭人要有定力,用鋼鐵般的毅力堅守主業,傳承弘揚‘晉江經驗’,緊隨國家發展戰略,走出高質量發展步伐。”

從家庭作坊一步步做大做強,飛通通訊科技當家人林英獅最大的體會,就是要堅持搞實業、辦工廠、搞製造。“我們要抓住國家發展實體經濟的大好時機,用行動迎接更好更強。”林英獅說。

與堅守實體和主業的信念相伴,依靠創新驅動,贏得更大發展空間,這樣的雄心壯志,也在泉州企業家內心升騰。

民營經濟要走向高端創造,根本出路在創新,這是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的執著。當前,安踏在全球多個國家設立研發中心,研發投入佔比超過銷售成本的5.2%,自主研發技術達國際一流水平。以“晉江經驗”為指引,安踏已經提出,要從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消費者認同中國產品。

創新讓實業勃發的生機,在九牧廚衛處處可見。生產車間,行業首創全程無塵化生產;技術研發,馬桶能識別語音,水力可發電;系統整合,衛浴與櫥櫃、衣櫃、陽臺、陶瓷、石材、全屋水系統一體式解決;從客戶端到工廠端全面打通的流程創新,更讓企業駛入泛家居、快定製的藍海。

嚐到甜頭的還有匹克。近段時間,從線上到線下,匹克一款既適合散步也適合跑步的科技運動鞋,廣受追捧。總經理許志華說,領先優勢就在於歷時三年的自適應鞋底。以科技創新耕耘主業,獲益於此的匹克,接下來還將深化技術研發、設備革新。

不僅是傳統企業,也不僅是民營企業家。立足“晉江經驗”巨大財富,眼下,泉州正構建“1234”現代產業體系,半導體產業集群正是高新產業這一新增長極的重要組成。瞄準新的千億集群,“泉州芯谷”正致力打造全球重要的內存生產基地。以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為例,這裡的年輕團隊鬥志昂揚,力爭發揮這裡的區位和對臺優勢,推動化合物半導體產業成型成勢。“國家支持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力度不斷加大,為泉州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我們將把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打造成泉州高新技術創新力量的聚集地。”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蔡映輝說。

黨政在行動

“用‘跳出’思維抓產業謀政策”

實體經濟有根,企業家有夢,這背後,離不開黨委政府以“跳出產業抓產業、跳出部門謀政策”的跳出思維,致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

創新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撐。精準施策,泉州各級各部門把民營企業家當做“自己人”,有事多商量、溝通促實效。於是,去年年底出臺的“1+X”惠企政策包,包含《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行動方案》及17個配套細化措施;今年年初,《關於鼓勵民營企業未分配利潤再投資的通知》,或可鼓勵增加投資130億元,卻僅一頁紙300多字。不管是厚重還是簡明,字裡行間都是企業發展最需要的真金白銀。數據表明,政策實施後,企業僅社保費一項減輕4億元;以“稅”換“貸”一項,為中小企業輸送資金超60億元。

創新發展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槓桿撬動。在有限的財政資金裡,泉州以“萬”為單位,體現重視和誠意——撬動研發投入,高研發投入企業最高每年可獲500萬元績效獎勵;撬動高新企業落地,新認定、新遷入高新企業分別可獲20萬元、100萬元補助,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瞪羚企業”每家最高貼息貸款額度50萬元;撬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新認定省、市、縣三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可獲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

創新發展離不開平臺載體的搭建。建設平臺,泉州創新“一院一策”模式,按照各高校院所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扶持政策,並依據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瞄準智能製造、新材料和新一代通信技術等領域,已引進共建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泉州華中科大智能製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泉州南京大學環保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平臺,開展了300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創新發展,人才是核心競爭力。以“營商”首要是“贏人”的理念,泉州縱深推進人才“港灣計劃”。人才認定權交到了企業手中,安踏、恆安、九牧等首批31家企業進行試點,預計可新增市高層次人才約600人。為幫助企業服務人才、留住人才,全市打造了人才公共服務等六大平臺,實現人才價值。在泉州,高層次人才享有包括資金、住房、教育、醫療、出行等在內的20項工作生活待遇;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校畢業生來泉就業創業亦有11項優待。

創新發展,更在於服務加速度。讓企業和群眾有感,泉州行政審批服務提速增效在行動。去年國慶期間,市行政服務中心搬遷至東海,82個單位、2021項事項全部進駐中心,整合設置五個主題式辦事體驗廳,基本實現了“進一個門,辦百樣事”。而隨著“放管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個體工商戶全程智能化登記;投資建設項目試行“一窗收件、網上並聯、限時辦結、信息共享”,越來越多的審批領域,“數據跑路”代替了“群眾跑路”。

這樣的同頻共振,讓泉州成為做企業、上項目的好地方。28天,晉江市高鐵新區項目完成2512幢、157萬平方米的房屋簽約工作。不到4個月,三安高端半導體系列項目徵地近4000畝、搬遷1000多畝荒料石,相關項目即將試投產。

城市更宜居

用“繡花功夫”打造一個“家”

4月1日,在泉州低調開啟創業,互聯網科技大咖、金山軟件前副總裁陳飛舟正式拿到了企業工商執照。談及在泉創業的原因,他說,泉州不僅是家鄉,還是個能安居樂業的城市,泉州房價溫和友好,有很大競爭力、吸引力,增強了他的創業信心。

誠如斯言。做優環境,泉州政策、人才、資金、平臺、服務全方位發力。泉州還高處著眼,用更宏觀的視野,於城市運營的層面,以讓“近者悅、遠者來”為目標,用“繡花功夫”打造一個“家”。

“家”的城市,“家人”生活安心、舒心至關重要。著眼老百姓關心的教育、醫療等問題,泉州以民生補短板“四心工程”和“XIN”行動為抓手,悉心打理“民生家事”。

教育,僅去年一年,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1萬個,新增中小學學位1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75%;今年泉州將繼續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3萬個,確保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

醫療,以建設“健康泉州”為抓手,去年全市新增醫療機構床位2550張,並在全市2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暖心服務”三年行動。今年,泉州將進一步合理佈局優質資源,新增床位3500張,力爭保持全省公立醫院滿意度排名“四連冠”。

養老,隨著市老年醫院完工,城市、農村社區居家養老設施覆蓋率分別達100%和57%,新增養老床位3840張。今年,泉州將優先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支持12個街道和重點鄉鎮建設照料中心、139個村建設養老服務站,推廣智慧養老服務,同時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力爭護理型養老床位達40%,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率100%。

“家”的城市,也要讓“家人”有美的享受、美好體驗。從細節入手建設和管理,泉州城市日益風華綻放。以“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為契機,泉州實施了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和綠化改造工程,全市37條城鄉重要通道景觀提升有序推進,白水營等9個水線公園陸續建成開放。在今年年初開展的“春季攻堅行動”城鄉環境大整治專項行動中,生態連綿帶及中心市區綠化景觀提升工作持續推進,實施15個綠化景觀提升項目。

如今,漫步在古城街巷,或是街角的一簇三角梅,或是巷尾的一方街頭小品,不小心就能與春天撞個滿懷;行駛在新城道路,不論是綠化帶中間迎風搖曳的虞美人,還是公園裡成片盛開的金魚草、油菜花,讓人於城市感受一份田園之美。

“以前總感慨泉州這麼好的水線資源沒有好好利用有點可惜,現在好了,出門就是公園,入眼滿滿新綠,泉州現在真是越來越美、越來越精緻了。”在泉州從事律師行業近9年,“新泉州人”張倩雯用置業和落戶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泉州的滿意。

(記者 蔡紫旻 陳林森 郭雅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