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被俘虏并被带到日本的清军将士后来如何了?

爱的人lxl


众所周知,在近代国际法确立以前,各国的内战以及国际战争中,战俘均由捕获方随意处分。例如俘虏被任意斩杀、承担沉重劳役、或作为领土交换、获取赎金赔偿的对象,总而言之,只要是在战争中成了俘虏,弄的不好就会被任意砍杀处死。

而在当时的日本,对待战俘也是非常残酷无情的。1886年明治天皇反省国内的“西南战争”中,数以万计生灵涂炭的残酷事实,下诏日本国也要加入欧洲国际红十字会组织,誓约要在战争中保障战俘的基本人权,履行文明战争的职责和义务,开始跻身进入欧美人所探索的人道战争。


在甲午战争正式开战后,被日军押往本国内的清军战俘共计有1790人,这其中的大部分俘虏是来自丰岛海战中不战而降的“操江”舰官兵、朝鲜战场上的战俘、金州旅顺战场上的战俘、威海卫战场上的战俘。将大量的外国俘虏押往日本国内看管,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尝试,目的就是利用这些战俘来充当日后与清国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但对于当时的清廷而言,整个国家都处于风雨飘摇的混乱局面中,对于这些被捕在异国的俘虏,更是无暇顾及。


1894年8月23日,日本陆军大臣公布了战争俘虏处理规则。这些被押运回国内的清国俘虏被分别安放在“内地收容所”和“占地收容所”内,收容所主要分布在日本各地的寺院内,安置的待遇也按照日军军阶的标准,将清军俘虏按等级分居室关押,从军需仓库中调拨给予这些俘虏一定的供给,并允许俘虏与国内家人通信,但信的内容需要经过检查。



在这1790人的俘虏当中,战伤及病患者有326人、重症治愈者有231人、不治死亡者有55人。根据清日两国的《马关条约》第九条(交换两国战俘),这些幸存下来的俘虏,首批于1895年8月18日由日本国派遣运输船“丰桥丸”前往清国直隶省新城,剩下的俘虏又于9月1日在清国盛京省乾线堡第二次交换。总的开讲,这些被日本押回国的清军战俘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幸运,大部分幸存下来的俘虏最终是被送回了国内,少部分的俘虏因为种种原因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但是相比这些俘虏,其他的清军俘虏就未必有如此好运了。日本人在履行国际公约义务文明施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日本军队中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残忍血腥的一面。

事件一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中,日联合舰队击沉了一艘满载清军的英籍商船“高升号”,当船体中弹下沉时,清军纷纷落水逃难,日舰非但没及时救助落水者,还向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清军射击,机关炮、速射炮。一时之间,鲜血与残枝铺满了海面,一千多名清军官兵也葬身海底,船内供职的四名马来人也遭到相同的命运。

而滥杀事件的责任者“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郎,不仅没有怜悯之心反倒以此为荣,日俄战争后荣耀的被奉为日本海军的军神。

事件二

朝鲜平壤战役中,清军被俘者有513人,朝鲜兵被俘者有14人。部分被关押的清军俘虏图谋越狱,在行动中杀死日军看守,结果被日军镇压以失败而告终。越狱外加杀死日军看守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日军,最终对参与越狱行动的战俘进行严加追究,六十多名俘虏被日军集体砍头处死。


相比之下,这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押回国内的战俘是幸运的。为了跻身于欧美文明的红十字组织中的日本,对于这些被押回国内的俘虏采取了救助、优待、战后俘虏全员返还、为阵亡俘虏埋葬修理墓碑等政策。


但这一切只是表象,后来日本昭和时期的军队,彻底褪去了明治时代还刻意伪装出的倡导文明的精神,在对待各国战俘上,暴露了其残忍又血腥的一面。

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宇泽历史


据统计,甲午战争中,清军共阵亡24600余人,被俘1790人,那么,这些被日本俘虏的将士,其下惨如何呢?

日本当时为了跻身“文明国家”,1894年8月22日,也就是甲午战争开始后的第22天,日本陆军省就向日本陆军第5师团留守处下发了《战俘管理之件》,在该文件中,日本誓约在战争中保障战俘的基本人权。


日本为什么这么做呢?

1894年7月16日,日本对大清国宣战第14天,英国同意和日本签订新的通商与航海条约,根据新条约的内容,英国将在五年后放弃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其它西方国家也随之跟进,准备跟日本签订新的平等条约。

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如果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表现出“不文明行为”,西方国家就可能借此继续坚持领事裁判权,新的平等条约也可能落空,日本将可能被排斥在“文明国家”之外。

这是日本积极制定战俘政策的原因。


政策是制定了,日本有没有落实呢?

事实上,日本的战俘政策主要是给西方国家看的,所以战俘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送到日本的战俘。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这些被关押在日本的清军战俘,并没有被迫从事苦役。按照日本陆军大臣公布的战俘处理规则,对清军战俘的处理是相当“人性化”。

首先按等级,把清军战俘分将校、下士、兵卒,不同等级的战俘有不同的居室饮食标准。比如饮食,按照当时日本《陆军给予令》第九章规定的标准,将官24钱,上长官、士官、准士官18钱,下士以下16钱。

战俘中死者会按照军人的待遇安葬在陆军指定的区域;伤者,由各陆军预备医院、日本赤十字社救护员负责治疗。
▲平壤日军野战医院,日军为清军战俘实施手术(日本随军记者拍摄)

甚至日本还准许战俘和国内的家人通信,日本提供信件接收的便利条件,但信件的内容需要经过检查,确保对日本安全无害。

当然,前文也说过,日本的这些行为是做给西方国家看的,按照日本的说法,战俘当中“惊异之下落泪者有之,合掌作揖施谢者亦有之,俘虏收容所里的清军官兵,纷纷赞叹日本给予的宽大待遇”。而日本的随军记者也将这一幕展示给国际媒体。

第二种是战场上的战俘。

在日本国内,顾及到国际视听,日本很少虐死清军战俘,但在战场上又是一番情况。

在战场上,日本对战俘的残暴虐杀层出不穷,比如在平壤,日本枪杀600多清军俘虏;在旅顺,至少虐杀了900名清军战俘。

除了屠杀,战俘的受辱情况也很严重,比如“操山舰”投降后被押往佐世宝港,据一同被俘的丹麦人弥伦斯回忆:“午后2点钟,上岸之时极备凌辱……船近码头即放气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其监即在码头相近地方,将所拘之人分作二排并行,使之游行各街,游毕方收入监,以示凌辱。”
▲在平壤被俘的清军战俘



除了游行所受的凌辱,还有饮食上的虐待,如被俘士兵栾述善回忆说:“被拘者甚众,均系道署中,饮食俱无,并有火焚刀裂之说……死既不能,生更犹死,两手背缚,发用绳联……一日三餐,入口者无非霉烂萝卜。数月间,遍身尽是腌脏衣服。”

最后说一下,包括战俘问题,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全方位大秀对国际法的忠诚,把自己打扮成文明国家,西方也因此对日本大加赞赏。大清国作为被侵略者,因为对国际法的一窍不通,最后反而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批评。


金兔历史


日本虐待战俘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就拿我们最熟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说,无论是中国战场的中国战俘,还是在菲律宾的美国战俘等等,都受到了日军惨无人道的虐待,甚至有比屠杀更最可怕的人体实验(用活人来进行化学武器细菌武器实验、医学实验等各种非人道的行为)。



日本731部队残忍的活人人体试验

那么,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本俘虏的清军将士,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呢?且听飞扬为你细说。

清军被俘情况及遭遇

甲午中日战争,是由日本挑起的,1894年到1895年间清朝与日本进行的一次关乎国运的大战。战争中,清军将士总计阵亡约24600余人,另外还有不少的将士成为了俘虏。大概情况如下:

一、1894年7月25日,朝鲜南阳湾丰岛海战,清朝北洋海军被日本偷袭,“济远”号逃跑、“广乙”号重伤退出战场后,运兵的商船“高升”号被击沉,运输舰“操江”无力抵抗,成了日军的战利品。自“操江”舰舰长王永发以下72名海军官兵被俘,是那场战争中最早一批成建制被俘虏的中国军人。

这72名海军官兵,直接被日军当成了在日本国民面前炫耀战功的“宣传品”,他们被运回日本。“船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然后战俘又被日本强迫游街示众,以示凌辱。



二、1894年9月15日,在朝鲜北部重镇平壤爆发的平壤大会战,当天晚上驻守平壤的清军连夜冒雨北撤,中途遭日军伏击包围,大批清军将士被俘,47人因为试图逃跑被日军斩杀,25人因为伤势过重死去,3名在羁押期间因病死去,其余608人经由海运送去日本。

一名被俘的中国军官曾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真实再现了这批战俘的悲惨境遇: “两手背缚,发用绳联。十八日申刻,始发给饭团一握,舌为匕箸,膝作杯盘,俯首就餐。忽尘埃上坠,泥沙兼半,口难下咽。渴极频呼,仅给臭水一滴。如是者二十余日,忽称送往伊国。足无整履,身少完衣,由中和至黄州,奔波百余里之遥,不容喘息。九月初八日在江口上船,如入陷阱。坐卧不出寸步,便溺均在一舱,秽气熏蒸,时欲呕吐。十六日至日本广岛下船,狂奔十余里,立毙数人,始登火车。十七日到大阪府,住南御堂厂舍。鸟正飞而入笼,蛙欲怒而在井。一日三餐,入口者无非霉烂萝卜。数月间遍身尽是腌脏衣服。似僧而有发,如道而无冠。月暗风凄,频洒思家之泪。”


三、平壤大会战失败后,日本打进中国国境,辽东战场诸战役以及威海卫保卫战中,又有多达千余人的清军将士被俘后押送至日本。这批人到达日本后,日本的监狱已经不够用,日军照例将这些战俘游街示众凌辱后,向一些寺庙和民间机构租赁场地当作“俘虏厂舍”用来统一关押。

此外,1895年初,又发生了海城、牛庄等战役,也有很多中国官兵被俘。但此时日方已经失去了最初得到战俘时急于炫耀战功的心情,反而视战俘为累赘,这些后期的清军战俘则被就地关押在辽宁海城,各项生活条件比之在日本的难友更为恶劣。



战俘归国

1895年春,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经过多次谈判,中日两国在夏季完成战俘交接。

8月18日,日本将关押在日本的976名清军战俘送回天津。8月26日,关押在辽宁海城的568名清军战俘被日军交还,同时被中国俘虏的11名日军士兵也交还给了日方。

我们从上节可以算出,被带到日本的至少有2000余名清军战俘,然而只有979人被送回,折损近一半的人口,被俘至日本的清军将所受待遇之差、所遭虐待之深,可见一斑。

战俘归国后,祖国迎接他们的是责罚。归国后,被俘清军,军官一律革职遣散,士兵全部就地解散。“操江”舰舰长王永发曾经上书为病死在日本的部下请求抚恤,结果招致清廷严辞责骂。在平壤因伤被俘的军官谭清远等,不仅被革职,还被追究被俘的罪责。这些曾为国家付出了鲜血的“不祥之人”很快便从档案中消失。



读史有感

如今,在日本大阪真田山,还能找到6座被俘清军的坟墓,其中5座根据遗愿,墓碑都面朝着西方,朝着他们永远回不去的家的方向。



事实上,除了这6人,还有数以千计的长眠在异国他乡清军将士,他们生前命运没能由自己把握,死后还只能化作孤魂飘荡在异国他乡。这场战争的成败,他们无法决定,他们只是历史的牺牲品。

在此,飞扬希望,我国不要忘记这些孤坟,有一日,能让他们骨骸还家、魂归故里。

我是飞扬,一个爱读历史的理工男,愿把我所读的变成有趣的故事说给你听,关注我,让我们共成长。


历史飞扬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每日给您分享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说起甲午海战,那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这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就有明确提到。但是很让人搞不懂的是,清政府明明有63万人,而日军只有20多万人,但结果呢?清军31500人阵亡,而日军之伤亡了13306人,其中阵亡的也只有1132人,其余的都属于非战斗减员。不得不说,这场战役打的是真“窝囊”。但是话说回来,这难道是前线士兵们不努力的结果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在海上战斗,主要靠的不是人多人少,而是要靠硬实力的对抗,清政府当时的军舰对比起日军的军检来说确实要逊色许多。

在这场战争中,日军的头号功臣军舰名为“吉野舰”。但是你知道吗?这艘军舰本来应该是属于清政府的,但为何却落到日军手里了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这艘军舰原本是清政府向英国定做的,本来钱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生产出来直接交货就可以,但是后来却因为慈禧太后要举办什么六十大寿,海军衙门便把这笔军费转做了慈禧的礼金。实际上这也并非是海军衙门的人要献媚于慈禧,而完全是无奈使然。

但是日本政府可就不一样了,他们非常想得到这艘军舰,但是现在日本国库没有多少钱怎么办?有道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日本政府决定要倾全国之力来购买这艘军舰,从天皇开始,首先做出表率捐款,接着连太后也出来捐款,最后把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日本商人和民间纷纷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

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所募捐出来的钱竟然可以购买三艘。

此外,日本为了战胜清朝,全国都被动员起来了,日本天皇甚至是御驾亲征,将自己的大本营从东京迁到广岛。此外,因为战争毕竟很耗钱,所以日本天皇为了节约开支,支援前线将士,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倾尽举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就这样全部压到了前线......

我们说这么多并不是像表扬或者是有意偏向日本,我们要从这里面看到的是,当时的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和日本统治者开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所以说,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的失败除了武器装备的硬件设施落后以外,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两国的政治制度之间的差距。

最后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那么,我们上文也说到了,清政府的海军有36万人之多,战死31500后,应该还有很多人啊,那么这些人都去哪儿了呢?

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清军退回到了威海卫基地。但是还有一部分被日军俘虏了。那么问题又来了,日军是怎样对待清军俘虏的呢?

在这里,你就会想到二战时期的日军了,他们对待俘虏的手段可以说是惨绝人寰,简直就不存在什么“人道主义”,其中731部队的所作所为就是典范。

那么,这些被俘的清朝士兵被带到日本之后到底面临了什么呢?

总结下来就是三点:

第一:游街示众

在1894年7月25日,朝鲜南阳弯丰岛海战中,清军遭到日军偷袭之后惨败,最后一共有72名官兵被俘。他们被运送回了日本,当时有这样的描述:

“船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

紧接着就是被迫游街示众,这无疑就是他们炫耀的资本。

第二:凌辱后关押

当俘虏被凌辱之后,就被关押起来,但是那时候的日本监狱已经“满员”了,所以还向一些寺庙或者民间机构租赁一些场地来关押,当时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俘虏场舍”。

第三:凌辱致死

这一点就不用过多解释了。

那么这些战俘是在什么是会回国的呢?答案是在1895年,清朝因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经过两国政府的多次谈判,最终将完成了战俘的交接。但是可气的是,当时日军大约带走的战俘是两千余人,可是送回来的却只有九百七十九人。可见当时的日本政府对待战俘的待遇是如此的差。

最后作者也只想说八个字:“勿忘国耻,自强不息。”


方圆文史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中国战败,赔款高达2,3亿两白银,并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那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屈辱和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在我们的印象里很多时候清军给我们的印象就像影视剧里一样:三五成群的清军士兵拖着大辫子在街上提笼架鸟斗蛐蛐及抽大烟,除此以外几乎一无是处,也许许多军人确实如此,否则也不会在对外反抗侵略者时屡战屡败,不可否认很多清军将士素质极差,但是在并不多见的史料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清军将士对侵略者顽强抵抗,在弹尽援绝之下受伤被俘的军人,在一些史料记载中,中日甲午战争中被俘并被带往日本的中国军人有1800多人。这些人被日本人分到日本的各个城市,被当作战利品在日本被军警扯着辫子在大街小巷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后来战争很快结束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被俘虏的中国军人才被释放回国,但也只有1500人左右,剩下的三百人多人在日本受尽苦难,遭到日本人无尽的羞辱,很多人忍受不了屈辱选择自杀,还有一些人被当作活靶子对日本新并进行训练,在当时的日本刚刚从一个野蛮国家步入世界文明的行列之中,但是无论他们自诩多么的文明都掩盖不了他们原始的嗜血欲望,就这样那些清军俘虏就被秘密的砍了头,尸体就被丢进山野水沟,由于史料的缺失很难找到当初那些被俘军人的全部悲惨遭遇,但是我们可以从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中的日军的暴虐行为想想他们遭受了怎样的苦难。

据爆料后来有旅日华人在日本大阪真田山旧陆军墓地发现了六座在甲午战争中被俘的清军将士的墓碑,墓碑上原本记载着:清国俘虏某某。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日本人害怕中国人报复就连夜把墓碑上的俘虏二字铲去了,整个墓园之中这六位先烈的墓碑明显要比其他日本军人的墓碑低矮单薄,这充分显示了日本人对当初中国和中国将士的污蔑。后来这个消息被传开陆陆续续有华人去祭奠他们,为他们送上迟来的花和酒。后来听说在日本其他地方陆陆续续发现了其他在那场战争中被俘到日本的清军墓地,同样受到很多留学生和当地华人的祭奠。

那场战争距离今天已经125年了,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指责他们,深处那样一个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们也曾为了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付出了他们的生命。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花花草草风景如画都是先烈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在我们享受现在美好生活的同时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不应该也不能忘记他们,是他们的无畏牺牲奠定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爱的人lxl


这个我正好知道一点。应该是前年,我在去京都之前知道了京都一个神社的前面,有一个坟,叫做鼻冢,据说里面埋葬了清朝战败将士的鼻子。特意去祭拜了一下,是一个大的坟冢。 还有大阪有一个埋葬着清朝被俘将军的坟墓,忘记是什么地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