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奈曼:今天橙色預警風力11-12級!古已有之還是史無前例?

就在今天下午下班後,奈曼旗1萬多人幾乎同時受到了一條手機短信:

奈曼旗氣象局4月17日17時20分更新大風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我旗仍將受大風影響,風力可達11-12級,請注意防範。

與此同時,此條信息在網絡上,特別是微信群、朋友圈,刷屏。

的確,11-12級風,挺可怕的,可怕到什麼程度?

通遼奈曼:今天橙色預警風力11-12級!古已有之還是史無前例?

筆者沒見過,小時候唱過:

一級輕煙隨風偏;二級清風吹臉;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五級小樹隨風搖。

六級舉傘有困難;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二級少有見。

查閱了資料,整理成文字的大約是:

0風級,一般稱“無風”,風速為0.0-0.2米/秒,陸地物象為:煙直上,感覺沒風,水面物象為“平靜”;

1風級,一般稱“軟風”,風速為0.3-1.5米/秒,陸地物象為:煙示風向 ,風向標不轉動,水面物象為“微波峰無飛沫”;

2風級,一般稱“輕風”,風速為1.6-3.3米/秒,陸地物象為:感覺有風,樹葉有一點響聲,水面物象為“小波峰未破碎”;

3風級,一般稱“微風”,風速為3.4-5.4米/秒,陸地物象為:樹葉樹枝搖擺,旌旗展開,水面物象為“小波峰頂破裂”;

4風級,一般稱“和風”,風速為5.5-7.9米/秒,陸地物象為:吹起塵土﹑紙張﹑灰塵、沙粒,水面物象為“小浪白沫波峰”;

5風級,一般稱“輕勁風”,風速為8.0-10.7米/秒,陸地物象為:小樹搖擺,湖面泛小波,阻力極大,水面物象為“中浪折沫峰群”;

6風級,一般稱“強風”,風速為10.8-13.8米/秒,陸地物象為:樹枝搖動,電線有聲,舉傘困難,水面物象為“大浪到個飛沫”;

7風級,一般稱“疾風”,風速為13.9-17.1米/秒,陸地物象為:步行困難,大樹搖動,氣球吹起或破裂,水面物象為“破峰白沫成條”;

8風級,一般稱“大風”,風速為17.2-20.7米/秒,陸地物象為:折毀樹枝,前行感覺阻力很大,可能傘飛走,水面物象為“浪長高有浪花”;

9風級,一般稱“烈風”,風速為20.8-24.4米/秒,陸地物象為:屋頂受損,瓦片吹飛,樹枝折斷,水面物象為“浪峰倒卷”;

10風級,一般稱“狂風”,風速為24.5-28.4米/秒,陸地物象為:拔起樹木 ,摧毀房屋,水面物象為“海浪翻滾咆哮”;

11風級,一般稱“暴風”,風速為28.5-32.6米/秒,陸地物象為:損毀普遍,房屋吹走,有可能出現“沙塵暴”,水面物象為“波峰全呈飛沫”;

12風級,一般稱“颱風或颶風”,風速為32.7-36.9米/秒,陸地物象為:陸上極少,造成巨大災害,房屋吹走,水面物象為“海浪滔天”。

不多說了,想想都可怕!

但願各地都高度重視起來,確保這6個小時平安過去!

奈曼有句話說的好,奈曼一年兩場風,一場刮半年。

筆者找到了奈曼的兩本書,應該是兩大冊書《奈曼旗志》和《奈曼旗農業志》,找到其中關於風災的歷史記載,看看歷史上奈曼的風災達到了什麼程度吧!

通遼奈曼:今天橙色預警風力11-12級!古已有之還是史無前例?

奈曼風災

奈曼旗大風多,風速大,大風和沙塵暴災害是該旗的又一突出特點。年出現8級以上大風數為16.9~24.1天。1959~1980年的22年中,共出現大於或等於8級大風450次;沙塵暴天氣199次,年平均出現9次,最多出現年大風日數為37~43次。1981年出現44次。最大風速為每秒20.0~21.1米。瞬間風速一般大於每秒17米。年平均風速每秒3.6~4.1米。大風和沙塵暴主要集中在3~5月份。種籽和出土小苗被風颳沙壓,使農田表層成片剝起,造成大面積的翻種毀種。若遇春旱,災情更為嚴重。4月下旬,正是旗內適合大田播種的時節。由於風多風大,沙沼、丘陵地區遲遲不能開播,延遲播種時節,縮短農作物必要的生長期就難免造成減產,如遇旱霜,情況更加嚴重。夏秋季大風,也使作物倒伏,籽粒脫落,造成農作物不同程度的減產。

20世紀80年代中期,奈曼旗土地沙漠化面積已經發展到769.0萬畝,佔總面積的62.8%,其中風沙土面積705.25萬畝,佔總面積的57.6%。與50年代末第一次土壤普查時相比較,風沙土面積比率擴大了15.6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有8萬畝固定沙沼沙化加劇,變為半流動或流動沙沼,近4萬畝農田、草場被風沙侵吞。這裡不能否定風助沙勢的巨大危害。

附:奈曼旗部分年份風災紀實

民國17年(1928年),奈曼旗秋風成災,白音他拉一帶莊稼全被擼光。

民國31年(1942年)春,衙門營子(青龍山)颳了一場黑風,白晝對面不見人,屋裡點燈。全旗秋風亦大,穀粒脫落,蕎麥伏地,糧食減產。

民國35年(1946年)8月奈曼旗大風成災,穀物減產。

1965年,春風大,3~5月出現8級大風次數達25~29次。

1979年8月24~27日連續刮4天6~7級大風,有時到8級。耕地受災66萬畝,減產1 400萬公斤。

1980年4~6月,奈曼旗8級以上大風15次。加之春旱,無從下種,致使20萬畝大田變晚田。

1981年6月26日,太和、義隆永、沙日浩來、土城子、新鎮、白音昌6個公社28個大隊116個生產隊遭受8~9級狂風暴雨夾冰雹襲擊,毀壞莊稼8.5萬畝,刮斷高壓電柱59根,低壓電杆350株,電話廣播線杆750株,樹木3 000棵,損壞房舍200間。

1982年7月26日,南灣子、新鎮兩鄉遭受龍捲風襲擊,最大風力達10級以上,大風辭斷高壓電柱26根,成材樹700餘棵,莊稼受損面積4 532畝。

1985年6月7日,一場龍捲風使沙日浩來、黃花塔拉、新鎮等蘇木鄉毀種農田2.4萬畝,刮斷成材楊樹1 015棵;7月6日,北部明仁、清河二蘇木受龍捲風侵襲,大風摔死馬2匹,羊13只,刮斷農電線路2.5公里,低壓線杆87株。

1987年5月中下旬,6級以上大風日發生8次,致使中部沙沼地帶3.7萬畝大田翻種。

1999年7月20日20時,固日班花蘇木西查干楚魯嘎查遭受嚴重暴風雨、龍捲風災害。降水量達到48毫米,風力在5~8級,62戶(256)人的1 300畝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0萬元。

2007年8月7日下午16-17時,明仁、葦蓮蘇、八仙筒鎮、東明、治安5個蘇木鎮40個嘎查村遭受暴風雨襲擊。暴風雨持續1個小時,最大風力6~7級,4 968戶17 388人26 143畝農作物受災,絕收面積達9 833畝,直接經濟損失1 830萬元。8月8日和8月25日,八仙筒、明仁、東明、治安、葦蓮蘇5個蘇木鎮有16 834戶64 663人農作物遭受風災,受災面積91 750畝,絕收面積64 536畝,直接經濟損失7 081萬元。

2008年8月9日和8月24日,八仙筒、明仁、治安等3個蘇木鎮先後遭受暴風雨災害,致使1.12萬戶(4.48萬人)的10.57萬畝農作物受災,其中正處於成熟期10.39萬畝玉米攔腰折斷,絕收面積3.98萬畝。大風颳斷高壓線杆20根,損毀變壓器1臺,13間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6 958萬元。

到文字結尾的時候了。歷史上奈曼人一次次戰勝風災。本次,筆者相信,奈曼人的奮鬥精神,足以戰勝風災風魔,保衛好自己的家園,守好靚麗風景線。

更多信息歡迎關注本號,關注奈曼的沙石柳畫風景,關注奈曼的胡燕遼蒙文化。

通遼奈曼:今天橙色預警風力11-12級!古已有之還是史無前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