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亞馬遜?

别了,亚马逊?

文丨Amy

關於亞馬遜中國考慮退出本土電商業務的傳言,已流傳一段時間。

靴子落地。4月18日,亞馬遜中國對退出中國電商市場的消息做出回覆稱,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未提及自營電商和保稅倉業務。

在Morketing看來,亞馬遜中國此舉是為了關閉中國賣家的內銷服務,欲大力發展跨境業務。Morketing從上述亞馬遜方面的回覆中總結出幾個關鍵信息點:

1、亞馬遜中國將關閉中國賣家的內銷服務,中國消費者將無法在亞馬遜平臺上從國內其他第三方商家購買商品;

2、過去幾年中,亞馬遜中國持續聚焦併發力跨境在線零售業務,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積極反饋與認可,未來中國消費者仍可通過亞馬遜的全球商店訂購海外商品;

3、亞馬遜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其中的“亞馬遜海外購”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跨境電商業務層面,也就是說亞馬遜將繼續支持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中國平臺發力跨境業務。

據亞馬遜方面稱,自2014年以來,亞馬遜中國就持續聚焦併發力跨境網購,打造了以“亞馬遜海外購“和”Prime會員服務“為核心的獨特跨境業務模式,不僅滿足了中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購買高品質海外正品的需求,也建立了亞馬遜在中國跨境網購行業的差異化優勢。為了深化這一戰略轉型,“我們持續利用亞馬遜全球資源,優化運營效率,提升客戶體驗,以集中資源推動海外購業務的快速發展。”

最初,亞馬遜在2004年通過收購卓越網正式進軍中國市場,3年後與卓越網合併為卓越亞馬遜。在進入中國市場的第4年,亞馬遜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中國B2C市場的份額達到了15.4%。

但是,伴隨著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本土化電商的快速發展,亞馬遜這個洋和尚的增長漸顯乏力。有數據顯示,如今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1%,基本處於邊緣化。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將亞馬遜在中國的失敗原因歸結於“不夠激進、投資不足、本土化不充分”,最直接的體現亞馬遜中國在供應鏈以及物流速度上競爭力不足。

其實,亞馬遜在中國佈局的核心戰略業務包括以亞馬遜海外購和亞馬遜全球開店為中心的跨境電子商務,涵蓋紙書、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書的亞馬遜閱讀,亞馬遜物流運營和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亞馬遜本身而言,這個全球第二大互聯網企業,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商品品種最多的網上零售商。其優勢在於全球化跨境業務的發展與佈局,從全球化跨境業務逐漸向各個國家內部進軍。

要知道,亞馬遜這家國際電商巨頭在國際市場的表現十分強勁。據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亞馬遜電商業務裡的國際業務實現創收658.66億美元,同比增長21.31%。而且亞馬遜這部分收入已經連續3年實現超過20%的增速,2016年與2017年分別是24.18%、23.45%。

而中國國內的阿里巴巴與京東等電商平臺,則是本土化起家,從國內逐漸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是一種相反的形式,這些企業的優勢在於國內本土市場的發力佈局。

在外界看來,亞馬遜電商離開中國存在諸多因素,比如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中國本土電商的崛起引發的激烈競爭,導致其較難在中國本土市場脫穎而出。但這之中還隱藏了亞馬遜自身既定的發展戰略規劃。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