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崇尚的家训是什么?

醉卧西湖18


家训是中国家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中国的优秀家训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钱氏家训》等,不断受到世人的推崇和践行,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的指导原则,意义重大。

还记得乔家大院里,乔家教育小孩不要浪费粮食,就是跪在朱子治家格言面前,背诵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优秀的家训对于教子立人有多么重要。所谓至要莫如教子,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的家训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对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世、道德修养仍然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多次进行中国传统家训的培训工作,反响都非常强烈,可见道不远人,优秀的精神财富可以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我喜欢的家训是不求金玉贵,但愿子孙贤。短短十个字,把父母的期许讲述的淋漓尽致,细细想来,余味无穷。

中国优秀的家训还有很多,比如: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何耕《示子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勤是俭之本,俭是勤之根。——《林氏家训》

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钱氏家训》

多读一读古人的家训,对于今天的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不忘来时路,存世天地间。


种商养禅


无意中翻阅了《曾文正公家训》,这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撰写的文集,曾国藩号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其集中体现就是这套《曾文正公全集》。全书收录了曾国藩一生主要的学问精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位"千古第一完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语言平实易懂,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心得。此书既是曾国藩的治学、修身心得精华,又是曾家传给子孙的“家训”。

现实生活中,很少听到有家庭还保留着“家训”,可见在这个时代,“家训”这个传统文化已经在逐渐湮灭,怎么理解这种现象呢?



一、家训的含义:家训,顾名思义,是建功立业的祖辈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谆谆教诲,以一种精炼的文字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传家精神。家训在传统家庭中往往被视作家庭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或单独刊印,或附于宗谱。家训也被称为家诫、家诲、家约、遗命、家规、家教。

二、家训的由来: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这是奉行儒家学说的中国人延绵千年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精髓。在封建时代,家训往往受到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高度重视,成为这个家庭乃至家族后世子孙为人处事的标志性精神指南。

一般而言,如果有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训,说明这个家庭或家族在祖上曾经显赫过,要知道,如果只是普通人家,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家训呢?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已经是功德圆满了,没有那份闲工夫,也没有那份雅兴搞什么家训。即便是有家训,那也只是从老祖宗开始,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而已,不可能像那些曾经显赫的家族搞得那么隆重、规范。

三、家训的意义:在封建时代,家训的意义尤其重大,往往对这个家庭甚至家族产生极强的影响力,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规范着后世子孙数代人的言行,如北宋名臣包拯的家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后世子孙,虽然没有再出现他这么名声卓著的人物,但也的确没有出现违背他家训的不肖子孙。从这个角度看,家训对一个家庭、家族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有着积极的规范和导向意义。

四、家训的湮没:大约从文革结束以后,基本上就很少有家庭还郑重其事搞什么家训了,一方面是因为经历过文革“破四旧”等等运动的扫荡,“家训”这种传统文化往往被当作封建遗毒而遭受扫荡式的清理,经历过这些清理的人们胆战心惊,哪里还敢“重提旧事”?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早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经受各种思潮的冲击和洗礼,思维更开放,思想不再受到禁锢,一般来说,大多数家庭在潜意识里认为再搞什么家训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非要搞一个家训,“遵纪守法”就是最好的家训了。只要法律、法纪没有禁止的,就可以去尝试,也就是说国家的宪法就是全体中国人最好的行动指南。

总而言之,发展到今天,人们都在与时俱进,曾经走进一个个家庭的家训在新的时代里慢慢湮没、慢慢消失,这不是退步,而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已经默认了国家的法律和纪律就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家训”!


乔鞅


历史上有很多家训都值得借鉴,概括他们经典语录,我最崇尚的是:诚信、靜笃、慎独、镇定、和谐、平安、勤劳、俭朴。

        诚信,就是诚实、诚恳、讲信用,表里如一,是为人处世之本。

        靜笃,可以操守自己的意识,冷靜、正确地处事,也有利长寿。

慎独,在无人监督、无人注意时,能自我克制,谨慎不苟。

镇定,就是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和谐,就是互相配合、协调。

平安,就是安定、安全。

勤劳,就是尽力做事不偷懒。

俭朴,俭朴可以养廉。


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


我最崇尚的家训是:

朱熹《家训》有云:“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德,为人之本,也是国之本。

中国“一带一路”提倡“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这是,我们中国大国担当的体现,更体现的是德之宽厚。

所以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有德者,必尊之;无德者,必远之。”从中美贸易战中,各国的表现,我们也可以明白这一点——德,立国之本,大国之本。

德,对于一个小家也是如此。

《论语.里仁》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以德为邻,这是作为古代圣贤父母所看重的。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道德的人,总让我们觉得相处起来很舒服。我们也总喜欢和这样的人多多接触。

2月11日,在柳州市城站路一云吞店内,一廖先生2岁的儿子,几次跑到邻桌姚先生身前,还多看了姚几眼,姚对此心生不满,怒骂了孩子几句。见到孩子被骂,廖先生心生不悦,于是与姚先生理论,双方很快因此争吵起来,继而扭打在一起,店员上前劝阻无效后报了警。后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廖先生与姚先生皆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双方相互赔礼道歉,达成谅解,一场矛盾得以化解。

如果我们和孩子刚好也在场,我们是选择看完这场好戏呢?还是马上带孩子离开?

我想有一部分家长还是选择看完这场好戏再带孩子离开。

为什么呢?我觉得在一部分家长心中“德,为人之本”,可能比较淡薄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崇尚德,崇尚有德之人,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做一个受孩子尊敬的父母。同时,我们的孩子也学会做有德之人,受人尊敬之人。


墨墨春



走走看看253838728


最崇尚的家训,就是一个"勤"字。在朱子家训里,开头就是教人黎明早起,洒扫庭院,而不是教人读书,这里虽然没有直接点出勤字,但包涵了其中的意思,而早起去读书,不也是勤吗?没错,应知读书与做事不同,读书是学,做事是行。人从学会说话和走路以后,除了玩耍嬉戏,同时也喜欢模仿大人做事,这比读书更简单、直接和容易。嬉戏偏于贪玩懒惰,唯有做事是养成勤劳与智慧的学与习的实践话动。

起早洒扫庭院,表面上很简单,但对于儿童来说,他的思维和行动需要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从知道怎么需要打扫庭院的问题,要的是什么工具,其中先用哪种工具,再用其他工具,以及从哪儿先起扫,扫完又如何处理垃圾等等……这是一个行动的次序思考,与事物横向联系的知与行的过程。在此,又比读书复杂多了,更主要是养成了他的勤,及养成的不是直观而习惯于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学会处理安排事情,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勤"字。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年易老学难成,难就难在儿童少年之时不勤,虚度了光陰。如果小而从勤,懂得惜陰,他可以不论是读书写字学习文化知识,以及工作与创造,哪怕在利用零星短促的时间,可获得很大效益,同时 他可以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地去克服和处理一切事情,使他终生受益而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在家训中以勤为首,而它的反面不外是"懒"字。懒,就是不勤,万恶之源,无所事事,从小养成嬉戏无度、无能愚顽、懒惰依赖成性。成长后没有文化,更无一技之长,在利诱与物欲的驱使下,一切说谎、欺骗、妒忌、怨恨等缺德的不良心理不禁产生,或最终导致行为出轨,于自已和社会都不利!


庄宇长春子


答!每个人就国之一员,又是家的一员,如果沒成立家与父母分离,一弟兄分离自已生活,就是独立的自已一员,这也不是偶然而成,他是有因素的,君臣,父子的组合,都应有一定源缘,亨誉高低,出於自已的努力创造才能意实到珍惜。比如一个人自已独立生活也要有个好的向往目标,何况亦一个家庭,一个国,国是由千万亿数人员组成,.这个大群体还得有个带领向往的一员,那就要看这一员的思略从为了,所谓的家庭,也是这个道理,得有一员带领者,这个带领者就是我们常叫称的……家长,一个家庭是由二人以上组合而立,不比独一个人,无论何人,凡担任上这个称词.的你,那就看你的了,作为得好,全家得到幸福,家道源远流长,垂名千古,作为得不当,将会使你这个小圈子之内的成员受苦,就会在短间消失不存,比如在每个家庭中,有父母,妻子,儿女,作为家长来说,就要有多思维心态,要得团圆和睦,你就要关注成员相处的差优,好的发扬,差的就纠正,但从我个人的作为是莫当着对方指责训诲,要背地启发疏导,使其觉知自已的过错而改正,既不失面子,又不伤和气,.当今社会中,最难点就是家中的婆媳关系,搞不好就处於四分五裂,作为是家庭的你就更加关注,如真发生争执予盾,你就必经了解后,将背着对方的方式进行开导,把任由发展出不良各种壮态提前预测分柝给他们听,人都是有灵性的,都有思维感的,不能直接说,他如何,如何不对,要把如何发揮优良境象,这个家庭方能光大,特别关注一个问题,是个辈份问题,必仅是小辈必要对老的尊敬,老的对小的,说别了,可行可不行,因他有个以老买拽的心理,自古言道,只有横官横父母,沒有横儿横媳妇,就需拳握原理,观其动向而行,据观世事,大部份家庭都是中年代人员当道,作为当道主的你,要使这个家得到兴顺不萇,对下辈的少子幼孙更其重要,就要从幼诲起,绝对不能放任,那怕事业再忙,要把庭训作为首耍,这是一个古史到今的传统第一首要工程,疏忽大意难以完成得好,你要这样想,不把儿孙些教养成优良品质之輩,在你搞得再好,都无优员继承恐固,既使当前再那名旺都将不能久远。

,比如两家孩子闹事,一个最任从孩子,一家规范训诲,就看你是何等人家,以孩因之事对对方纠缠不休,结果孩子忘了前因,转到一起玩得欢天喜地,大人看到此境,那就非常的不过味了,我个人认为,如遇当此例事情,就应采取息事行为,先跟对方大人陪礼道歉,从各种形态都显示低次一点,把双方气火停熄,安慰送行,然后对自已的幼辈用各种方式(比如故事式)的开导,以后处不来不要一起玩,同一方向行走,他在前我慢点,莫赶上一起,他在后,我赶紧走莫等他一起,因小孩不懂事,用这方法就能避兔不懂礼的大人造成隔阂,等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就会铭记怎么为人也懂得让人非我弱也的理言,子子孙孙都有个家诲榜样。


爱写文章的大叔


啥是“家”?家族吗?村训?

家训也就是父母的禁忌训诫吗?

我的父母是新中国农村公社大队生产队农民,出工挣工分的劳(动)力。家训好像只有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的色彩,如劳动光荣、懒惰可耻。但是劳动是有较明确的男女分工的。

法治文明了,科技文明了,每个成人都有自己的家,这时的家训共享国训较好。

。。。。。。

😂☕️


Nick8354


我崇尚的家训就是:勤劳,诚信,慎独。

勤劳,就是要勤奋工作。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

诚信,就是讲信用,承诺了的事情坚决兑现;无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要做虚假承诺。

慎独,就是要洁身自好,做事谨慎,没有人监督时,也能控制自己。

以上就是我崇尚的家训。


梅山新视角


我老家祠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