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走親戚變得越來越少,到底什麼原因?

鄉村諸葛


親戚還是那麼多親戚,原來有多少現在還有多少,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少,只會隨著發展,這血緣關係變得越遠。關係遠了,自然走動的少了。但同樣又增加了新的親戚,所以這農村走親戚都是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來走動。



再有一點,那就是距離。這裡的距離指的是居住地之間的距離,而不是貧富差距。

前兩天,我表姐夫去世了,來參加表姐夫葬禮的親戚除了表姐夫身上客人,我表姐這邊的客人來的不多。為啥?就是因為離的太遠。我表哥住在黑龍江的塔河,而我堂兄等一家住在雙鴨山。離得太遠,這平日裡根本不往一起湊,有的時候幾年都見不了一次面。

在聊天的時侯,我二表姐說,我伯父一家人她根本都不認識!我覺得很詫異,那可是她親孃舅啊。二姐說,從小就沒見過我伯父等,她心裡的舅舅只有我父親一人。這也難怪,我伯父很早闖關東到了東北,那個時候交通不方便,直到退休,再也沒有回老家。所以對於表姐來說,這份親情根本就沒有概念。


如今不像以前了,交通也方便了,但人們也都忙於工作等,平日裡沒有什麼事情,還真湊不到一起。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天南海北的,離得更遠。好在通訊方便了,視頻聊聊天,不一定非得見面了。

但是在我看來,親戚還是要沒事時多湊湊,多聯絡一下感情,這樣最好,你說呢?


建行漸遠


我今年50歲了。

記得70年代,我小時候,一個村的人差不多都是親戚。一家人有什麼紅白喜事,全村的人都去了。你到我家借碗筷,我去你家拿桌椅板凳,大家湊湊就齊了。一個家庭最少也有三四個孩子,多的有十來個。開枝散葉,慢慢繁衍,親戚種族龐大了。那時候日子雖然艱難,卻是庸散緩慢的,平日裡聚在一起,很親。

如今的農村,因為早年的人口政策,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同輩分的人少了,當然親戚就少了,加上生活節奏的加快,出去打工的人多了,都自己忙自己的,相互聯絡的也少了。

只有過年時候,相互拜年,一般都坐坐就走了,吃飯都少了。

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時代的產物吧!



有尊嚴的老去


我是90後,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去走親戚,因為通常走親戚,親戚家都會準備好吃的,而且還可以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玩耍,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農村裡面走親戚的已經非常少了,至少我老家這邊是這樣。以下是我的分析:

  1. 農村人口大量外出務工,雖然常回家看看沒錯,但是為了掙錢,爭取每年回家一次應非常不錯了,既然村裡已經沒了人口基數,走親戚的肯定減少。另外,農村留守的老人年紀越來越大,年紀大帶來的是行動不便,在以前,一般走親戚都要在親戚家住一晚上,結合老年人比較顧家,親戚之間的走動自然而然就少了。


  2. 因為人們外出務工的原因,每年走親戚的時間基本是固定在春節前後的。其實,在任何時候,親戚都要走的,不過都是身不由己。在以前,春分、端午、重陽等一些重要節日,都有偶親戚的習慣,而現在因為長期在外,只得春節回家後抽空去親戚家看看,都是來去匆匆。

綜上所述,現在走親戚現象少了的原因並非是人與人之間感情淡了,而確實是身不由己。現代通信技術這麼發達,現在的農村,不管是孩子、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基本都會使用智能手機,而手機是用來傳遞感情的,在此,我建議雖然平時不在家,但平時應該和親人們多聯繫,畢竟親情是買不到的,尤其是我們獨生子女較多的這一代人。


Power泡兒


八零後的我,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去外公家,我們農村都有這風俗,就是正月初二去走親戚,以前我們都是走路去,單車都很少有人有,更別說汽車了。記得有一年下好大的雪,我和媽媽還有哥哥弟弟,正月初二去外公家,媽媽挑了一個擔子,裡面裝有米還有粽子,芝麻餅。一般都有二十斤這樣吧,我們走路都要走兩個小時,去外公家可以說是翻山越嶺,走到山頂雪下得好大,看到那花花草草都被雪包圍了,好看極了,我和哥哥弟弟就拿來玩,太好看了還拿放到媽媽的擔子,讓媽媽挑,現在想想太不懂事,那麼重的東西還要媽媽挑,去到外公家,滿面高興歡迎我們的到來,就開始忙著煮飯給我們吃,吃完飯坐了一下又要往回家,路太遠了。現在的我很少去了,媽媽不在了,外公也不在了,去了也不像以前哪樣,感覺很生疏,沒有外公的疼愛,再加上現在的人非常愛面子,走親戚的都是開著小車的,如果你是坐摩托車的,好像人家看不起,所以就很少人愛走親戚了。不像以前雖窮,但情更親,現在的多數只談錢不談情,個人經歷。不喜勿噴!




巧巧生活


現在的農村裡都是留守兒童和老人,年輕人都不在家,距離近的還好,距離遠的就比較麻煩,所以走動的少了。以前都是在家種地的時候,長年在家,像清明節去上墳啊,中秋節和春節的時候去親戚家看老人啊,基本都會去的,現在是隻有過年能去一次,而且一天都走好幾家,到那裡把買的禮物放下,說幾句話就走了。像我家離我外婆家有五十公里,小的時候基本每年寒假暑假都會去,在那裡都要過個十天半個月的才回來,現在都幾年沒去過了。表兄弟們見面也說不了幾句話,不像以前小時候那樣親熱了。還有我奶奶的孃家,小時候奶奶經常帶我去玩,她有九個侄子,一去也過個十天半月的。現在我都七八年沒去過了。奶奶去世以後,估計以後去的更少了。農村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輩子親,二輩子表,三輩子就拉倒。意思就是表兄弟之間,第一代最親,下一代還能稱老表,但沒有那麼親了。再下一代就拉倒了就不走動了。所以現在農村裡的親戚走動的少了,就是因為現在的人都要出門打工,不像以前都是在家種地,空閒的時間很多,現在就過年的幾天時間,除了比較親的關係必須去。別的也就不去了。像現在的年輕人,難得有幾天假期,都是在家休息。要不就是和村裡的夥伴喝酒,打牌。也懶得去走親戚了。


皖北啊康


在中國走親戚是一種傳統文化,一種傳統禮節,是促進親情的一種聯繫方式。記得小時候,總是能看到串門的場景,三兩人在那嘮嗑,一群孩子在那玩耍,每逢年過節,也總是能看到走親戚的畫面;尤其是在農村,交通不便,逢年過節的時候,遠親近鄰,近親朋友都互相看望,嘮嘮家長裡短,這一年的變化,增加情感。那為什麼現在走親戚越來越少了呢,我分析一下有以下這幾點



第一,現在手機網絡發達,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都會用,在手機上視頻拜年聊天,已經成為現在的一大趨勢。

第二,現在走親戚成本高,雖說走親戚體現的是個“禮”字,但是這個“禮”太高味道就變了。以前拿點肉蛋蔬菜,也不在乎你拿什麼,坐在一起吃頓飯,就是樂呵事;現在攀比風太大,高檔菸酒禮盒紅包樣樣都要有,沒有些物質基礎,根本就不敢去走親戚,也缺失了原始情感。



第三,現在農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一年到頭可能也就過年過節回來,也是來匆匆去匆匆,根本沒時間走親戚。

當然這種情況有的地方有,也有的農村走親戚很多,情感和睦,可能不只是逢年過節才聚在一起,平時閒暇之餘也聚在一起聯絡感情;另外不管年輕的年老的都要互相理解彼此的身不由己,走動的少,不是沒有感情在,只是有時真的沒有時間。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只有一句,人情世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玲玲277289360


現在的農村為什麼不像以前了。

有句老話說的好'窮沒親,富沒臨' 在現代高節奏的生活下,人與人之間見了面就問,在縣城或市裡買房了嗎?一年能掙多少錢?孩子有媳婦了嗎?勢必就會給人一種心裡暗示,這些東西都是圍繞錢的事兒呀,如果在外面沒有房子你都沒有臉回家呀!不管是鄰居還是親戚你沒錢就是一種沒有混好的表現,現真的是很無奈呀。

是在倒回去25年,家裡的房子都是親戚們和鄰居們幫著蓋起來的,就連家裡有什麼小事情街坊四鄰和親戚都是幫忙幹,我記得我小的時候家裡的房子,磚和蓋房用的木頭是親戚幫著弄得,那時候也不用花錢,而現在找人幫忙不管是親戚還是鄰居就光人情你就還不起呀!因為人家一天上班就掙100多,你讓人家幫你給人家多少錢合適呀,所以現在的人從心裡就不願意找人幫忙了自然的情況下見面的機會都少,在說家裡面的年輕的(20-60)歲的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就是幾歲的小孩子和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之間還有什麼共同語言呢?主要是人情打不起呀!

所以農村親戚之間感覺就沒有那麼親了





我是竇小米


那走親戚的人很少主要的原因是親情的淡莫、與人情的冷暖有重大的關係。

以前小的時候,走親戚那個親戚是多麼的溫暖,把自己捨不得吃的都做給親戚吃,親戚之間的問話最多的是你身體怎麼了?你現在過得怎麼了,有沒有什麼難處,哎,現在的親戚都是在攀比,自己有車有房了,自己的兒子買的什麼什麼了、一個月有多少工資等等、而與親情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又是反映了,親情之間為什麼這麼脆弱這麼冷淡?

以前的親戚知道誰的親戚生病了,會提著東西做上車去醫院裡看、而且現在的親戚只會在電話說你要好好的保重身體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等等之類堂而皇之的話忽悠人的話虛偽的話,這就是反映了,現在的人對親情為什麼那麼冷淡的原因。


報怨設有用一切靠自己


題主所問的農村走親戚變得越來越少,到底什麼原因?

淺談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弄清楚親戚的概念,親戚顧名思義,即是親和戚的合稱。親是指有直接血緣關係的宗親、族親,如自己的父親、祖父、曾祖父……戚是指通過婚姻結成的姻親關係,如姑表親:姑父、姨表親:姨父,沒有任何直接血緣關係……現在的親戚已經廣義籠統化,有的沒有直接的血緣或姻親關係但是有那麼一點點沾親帶故或是經常走動往來比較頻繁的也可以泛指為親戚……

回到正題,親戚之間走動往來為什麼會變得越來越少,這是與社會大環境的變遷密不可分。回望幾十年前的農村,一切都處於相對落後、原生態,農民以田地莊稼為營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質匱乏依然自強不息。很少有人離開土生土長的故里,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沒離開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那時候,民居都是以院落的形勢出現,家家戶戶比鄰而居,樸實、和睦,由於生產力落後,應對自然風險能力差,大事小情都必須相互幫襯,是一個物質匱乏但精神卻很富足的年代。宗親都是聚族而居,而結親也往往選擇在本村或是附近村落,所以常常出現,一個村子裡的人基本都是親戚關係。

土地下放實行家庭承包之前,還處於集體大鍋飯時代,村民一起勞作、一起談天說地,一起播種希望,一起收穫成果,共同的生活成長環境讓命運也自然捆綁在一起,長期朝夕相處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隨著改革開放,經濟浪潮的席捲,樸實的農村開始發生鉅變。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走出農村進入城市開始追名逐利,幾十年過去了,形成了今天的現狀。農村人煙稀少,見到的盡是老年人與留守兒童、土地荒蕪、地無人耕,勞動力嚴重缺乏。年輕一點的都選擇到經濟發達的地方發展、務工,背井離鄉,原本人丁興旺的村落逐漸凋落……

外出務工改變了太多太多,打破了農村原來的格局,為了更好的生活,有的女孩子選擇遠嫁他鄉,有的選擇在異鄉安居樂業,農村也慢慢沒了人氣。這些人成了“候鳥”,一年當中也可能才回來幾次。族親、姻親、鄰居,或許一年之中都很難再碰上面,各自都在為自己的小家庭奮鬥、打拼。各自家庭的富足與獨立讓親戚之間的紐帶不再親密。親戚之間原本還相互走動,大事小情禮尚往來,後來慢慢演變成很少有時間走動,很少有時間往來交流,最後有的基本就不來往,也沒有了音信……

這就是當今現狀的一個微縮影,只是個人有感而發,所提到的不足萬分之一,希望大家踴躍補充!……






早晚回農家


不是走親戚越來越少了,只是大家都不想走了,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而且現在距離遠了,慢慢的也就淡了,不過農村上了年紀的還是走的多點,年輕人現在是能走就走,不能走最好,而且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裡面的,本來就那麼幾天假,好不容易休息下,還天天走親戚也累,能不去儘量不去,城市節奏本來就快,放假就想好好的休息一下。親戚只會越來越多,也就有斷親只說了,親不過三代,到老表這一代基本上就不走動了,因為親戚都多了,還走動只會越來越累,基本上農村到老表這一代就不會走動了,雙方父母在的又不一樣,那是另外的話語。而且這年頭,人也越來越勢力了,沒有以前那麼淳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