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雷:保山禁毒战线“领跑者”

刘东雷:保山禁毒战线“领跑者”

(本文配图均来自影片《湄公河行动》)

云南年度法治盛事“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副局长刘东雷获评“2018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

从警18年,刘东雷凭着忠诚、奉献、无私的敬业精神和“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的坚定信念,率领战友们数次深入虎穴,成功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979起,抓获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2043人,缴获毒品海洛因、冰毒、鸦片967千克。他分管的禁毒工作成绩显著,隆阳公安分局缴毒数、破获万克毒品案件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排名全市第一。他牵头组织创作的禁毒专题微电影《花儿》在首届云南微电影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因禁毒工作成绩突出,刘东雷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和“保山市百佳民警”“保山市禁毒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带领的禁毒队伍被公安部授予集体一等功;被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连续三轮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执法示范单位;荣获全省公安机关爱民先进集体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先进单位……如今,他又在带领队伍积极争创中央普法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基层单位和“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

缉毒路上的“先锋者”

2000年,作为云南警官学院第一批禁毒专业科班生,刘东雷加入了禁毒队伍,逐渐从民警到中队长、副大队长、派出所所长、大队长、副局长。一路走来,在缉毒战场上,无论身居何位,刘东雷始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每一场战役都打得响当当。

惊心动魄,警匪大片——刚参加工作,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刘东雷乔装打扮打入毒贩内部,其余民警负责外围监视。随后的两天一夜,他与毒贩吃住在同一个房间内,寸步不离,随时留意着毒贩内部的风吹草动。在抓获该伙犯罪嫌疑人搜身后发现,与自己同住的那名毒贩背部腰际藏着一把匕首,他瞬间吓出一身冷汗:两天一夜的同吃同住,稍不留意后果不堪设想。在一次公开查缉中,一名司机突然弃车而逃,民警随即在该车上查获了毒品,刘东雷当即指挥队友兵分两路围追堵截。刘东雷与一名队友沿着嫌疑人逃跑方向追踪,在3公里以外的地方擒住了嫌疑人,可在返回的途中,身体壮实的嫌疑人不停反抗试图逃跑,三人在厮打中滚下山沟,刘东雷一边与嫌疑人肉搏消耗其体力,一边等待着支援,最终成功制服嫌疑人……在他的禁毒生涯中,这样惊心动魄的“警匪大片”经常上演。

身于黑暗,肩负阳光——2016年7月31日,上级相关部门向隆阳分局通报一条线索:有一伙外省籍男子与境外勾结,准备将一批毒品运往老家进行贩卖,并提供了嫌疑人部分情况。获取线索后,刘东雷凭着多年的侦查办案经验,研判前期侦查情况后,将该案确定为专案,抽调42名精干警力,分四路赴临沧、昆明、普洱、武汉开展调查取证及抓捕犯罪嫌疑人等工作。8月8日,专案组获取到一条重要线索:一辆大货车正在境外装载香蕉,准备运往湖北贩卖。10日,经查发现该大货车从云南边境入境,通过分析,决定将查缉点选在A地。刘东雷马不停蹄赶赴A地,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没有休息片刻,掌握第一手材料,迅速摸清毒品入境过境情况。当日17时许,该辆大货车驶入A地某收费站,刘东雷下达抓捕指令,民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该车司机抓获,并立即卸载车内重达32吨的香蕉,在车厢前端查获毒品冰毒12箱210块126万粒,合计120千克。随后,刘东雷连夜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突审,王某交代了其欲将毒品运至武汉的重要线索。经顺线延伸,“挖”出了王某的上线,在昆明、武汉两地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斩断了一条由境内向境外延伸的贩运毒品链条。

不破不休,一追到底——2018年5月中旬,隆阳禁毒大队获悉:近期有一境外毒贩准备组织一批毒品从云南边境入境。隆阳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赶赴边境开展侦查工作。刘东雷亲自带队出征,带着专案组进行了半个多月的侦查和准备,对边境的每一条通道加强管控,重点排查分析运毒马仔入境位置,掌握马仔落脚点。6月1日,专案组获悉,境外毒贩准备分两批由不同马仔运毒入境。“出货”对于专案组是一个好消息,但运输的是什么毒品、马仔有多少人、采用什么交通工具、是否会携带刀枪武器、人员怎么分配……这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刘东雷面前。多年的缉毒工作,已把刘东雷打磨得更加睿智、沉稳,他一方面加强对情报线索的掌控核实,另一方面分组分人对重要通道轮班蹲守。当发现嫌疑车辆朝A地方向的公路驶去时,“是打还是不打”?他决定打第一批货!6月4日凌晨3时许,抓获首批运毒马仔4名,查获海洛因13.28公斤。刘东雷又获取重要信息:境外毒贩将发第二批货。20时许,民警在A地某县城周边发现,一辆停放在垃圾桶旁的摩托车的货架上的编织袋内好像装着什么东西。刘东雷指令,继续埋伏蹲守,不见人坚决不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蹲守民警谁也不敢打盹,刘东雷更是潜伏在垃圾桶背后,受着垃圾桶的“熏陶”。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就在两名男子交货时,他一声令下,冲了上去。两批毒品共抓获嫌疑人6名,缴获毒品可疑物102千克。

亲自指挥、亲自作战,事后总有人问刘东雷:“办理案件你指挥指挥也就罢了,还亲自参与!有必要吗?”刘东雷回答说:“毒品犯罪是重罪,毒贩往往携带武器,拼死反抗。弟兄们是我带出去的,案子要破,人我也要平安带回来。”

禁毒管控的“引领者”

刘东雷担任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副局长以来,主动创新涉毒特殊群体收押和病残吸毒人员收治管控工作。针对老、弱、病、残、孕、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员流散社会,对贩运毒品有恃无恐的实际,隆阳区建成涉毒特殊群体收治中心,配备专职医护人员4名、辅警24名,凸显对该特殊群体收押、管理和救助三重功能,有效遏制涉毒特殊群体违法犯罪势头。2016年8月至今,共收治146人。随着收治中心作用的发挥,隆阳辖区内再也没有抓获涉毒的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有效破解了涉毒特殊人群因难以打处、收押而形成“抓了放、放了抓”的社会治理难题。

病残吸毒人员的收戒历来是禁毒工作中的难题。作为区禁毒办副主任、隆阳公安分管禁毒的负责人,刘东雷全身心参与到区委、政府的决策中,建言献策、出人出力,为全区各职能部门能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病残吸毒人员的收戒工作贡献力量,确保对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017年12月,隆阳区在新雨社区加挂“隆阳区强制隔离戒毒所”“隆阳区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两块牌子,在全市首家启动病残吸毒人员收治管控工作。半年来,共收治病残吸毒人员103名。

从刘东雷牵头策划的禁毒公益宣传片《花儿》,到央视播出的专题片《疾风行动》,都在展示隆阳区禁毒人忠诚履职,攻坚克难,默默无闻,扎实工作的良好精神风貌。而刘东雷,也正在成为隆阳禁毒战场的“引领者”。

生活中的“奉献者”

刘东雷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个“阳光暖男”。

身为领导——工作之余,刘东雷是大家的朋友和兄弟,生日祝贺、生病慰问,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他都会帮着操持。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能让在外冲锋陷阵的民警“心寒”“心凉”。出差期间,大队一名民警父亲去世了,接到这个消息后,刘东雷立即带领民警赶到他家,像儿子一样帮老人张罗后事。在他的带领下,禁毒大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凝聚力不断提高,工作成绩节节攀升,一直保持着30年无伤亡、无违纪的记录。

身为警察——在多年与毒贩打交道的过程中,刘东雷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是非善恶,本在一念之间,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教育和感化罪犯改邪归正与打击违法犯罪一样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曾经,为了让一名涉嫌贩毒并患有重病的怀孕妇女顺利住进医院,他忙前忙后、跑上跑下,签订各种责任书,协调住院事宜,连他自己都感叹,当初自己妻子住院都没签那么多字儿。还有一次,一名毒贩在实施人体藏毒运输毒品的过程中被抓获,一个多星期都未排出毒品,并出现腹痛症状。通过胃镜检查显示,有一坨毒品卡在了食道内,再不取出将有生命危险,刘东雷当即决定,让医生帮其尽快取出毒品。后来,此人虽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他非常感激刘东雷的救命之恩,并主动提供了一些涉毒线索和情况,为案件侦破工作打开了缺口。

身为丈夫和父亲——因两地分居,夫妻俩一直聚少离多,他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照顾得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刘东雷坦诚无私、敢于奉献的品质,搭起了夫妻两人内心的桥梁,获得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而两个孩子也早已习惯了父亲的早出晚归、习惯了父亲的偶尔相聚、习惯了父亲的突然消失。虽然不知道父亲的危险工作,但两个孩子在他的影响下都自豪于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刘东雷这个七尺男儿也只有在偶尔翻看照片时,才发现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太少,对家人的亏欠太多。

一场缉毒行动可能刚刚落幕,但永无止境的缉毒行动还在继续。每一天,都有无数个缉毒民警,以生命为刃,拼尽全力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国民安全。岁月静好,只盼每个人都能远离毒品;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不忘过去,不惧未来;毒品不绝,禁毒不止”,这样的信念深深植根在刘东雷心中,从未改变。

刘东雷:保山禁毒战线“领跑者”

罗旋(隆阳公安分局民警)

编审:李显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