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經濟關係邁進“新時代”

日前舉行的第五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中斷8年的中日高層經濟論壇去年在日本東京再度重啟,僅隔一年後,此次北京對話向我們透露了怎樣的信息?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雙方達成了十項共識。其中包括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深入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等。王毅稱,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日本也即將進入“令和時代”,兩國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臨向更高階段發展的歷史機遇。雙方要紮實推進雙邊投資和貿易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積極開拓第三方市場合作。大力推進地方合作,探索創新合作新路徑。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表示,去年日中關係重回正軌後,雙方各領域合作得到拓展和深化,兩國關係基調從競爭轉向協調。他稱,中日關係雖然存在種種難題,但願意認真加以協調,希望兩國切實努力,並肩致力於雙邊問題以及全球性課題。

中日關係重回正軌

日媒報道,此次北京對話,日方派出的陣容是2018年的兩倍,包括河野太郎外相在內的七位閣僚,會議時間為3小時40分鐘,比預定時間多了近一個小時。這些都足見日方對此輪對話的重視程度。此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取得了諸多的務實成果。

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在2007年12月開啟,在2010年日本派出6名內閣大臣出席了第三次對話後,兩國關係因“釣魚島國有化問題”而惡化,對話一度中斷。在2012年的時候,日本野田政府單方面推出了所謂的“釣魚島國有化”,使中日關係驟然掉入了冰點。2012年,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日關係當時的狀況下,日方對“一帶一路”的反應平淡甚至有消極的情緒。

2017年5月安倍政府派特別代表出席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積極推動中日關係改善。2018年是中日雙邊關係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月,河野太郎第一次以外相身份訪華,那時他的任務之一是為推動兩國年內實現總理級互訪。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圓滿完成了對日本的訪問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月也完成了時隔7年的正式訪華。

隨著這些年來中日雙方不斷地調試關係,中日關係終於回到正軌。同時日本也觀察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朋友圈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在與中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進行務實合作,形成了一種互利共贏的局面。安倍晉三在2018年6月就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公開表示支持。日本政府態度的變化,也促成日本企業開始轉變態度,希望能夠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日本一些企業通過 “一帶一路”的項目如中歐班列來運輸自己的貨物獲得了實際的經濟利益。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日關係正常化這一勢頭在2019年將繼續得以延續,其中尤以兩國政府高層的頻繁互動為引領。

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中日關係回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雙方近來在經貿領域日益擴大合作。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日雙邊貿易重返3000億美元規模,日本對華投資加快回升,中國對日跨境電商、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模式投資增多,訪日中國大陸游客超過73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994年到2003年,日本連續11年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並連續保持該地位11年,直至2003年被美國超越,退居第二位置至今。中國自2007年至今,一直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

據日本海關統計,2017年日本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2972.8億美元,增長9.9%。其中,日本對中國出口1328.6億美元,增長16.7%;自中國進口1644.2億美元,增長5.0%。日本與中國的貿易逆差315.7億美元,下降26.1%。

4月15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在與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會談時,對中日貿易投資合作提出了六點建議:一是積極落實兩國領導人就中日開展“一帶一路”框架內第三方市場合作的重要共識;二是共同以實際行動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三是加強雙方在高端製造和創新等領域合作;四是邀請日方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五是加強雙方服務貿易合作;六是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努力盡早達成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RCEP協定。

世耕弘成也提出了設立“日中服務合作機制”的建議,如果中日雙方達成協議,將朝著最早5月簽署備忘錄的方向展開協調。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將在此次經濟對話上提議建立磋商機制,討論促進服務業相互進入對方國家的舉措;此外,還將磋商在日本普及中國企業具有優勢的遠程教育和無現金結算的相關舉措。

日媒稱,目前,關鍵在於要使雙方獲得具有實際利益的項目,創造出具體的成果。中日政府就解禁日本牛肉對華出口問題達成了實質性共識。兩國還須在振興旅遊和節能領域加強合作,併為擴大貿易營造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