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年初在广州白云湖捕获的两条“水怪” 鳄雀鳝,目前已经被制作成标本。暂时存放在珠江水产研究所,将来会用做科普研究用途。最大那条“驼背” 特征的鳄雀鳝腰背拱起,体长1.2米,重20斤,身体上仍残留保安用钢叉刺杀时留下的伤痕。专家呼吁对外来物种引进的立法,加强外来物种的科普宣传减少人为的放生。

此前报道:

广州白云湖公园“怪鱼”已被捕获

2月17日下午,记者从白云湖管理处获悉,之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那条怪鱼,已被白云湖管理处联合委托的专业队伍捕获。

据确认,正是一条鳄雀鳝。该鱼腰背拱起,体长1.2米,重20斤,和同类雀鳝对比有着“驼背”的明显特征,且身体有明显伤痕,初步判断是年初五在白云湖西湖露面,13日被保安尝试拿钢叉捕捉未果的那条。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怪鱼”腰背拱起,体长1.2米,重20斤。

划分3段湖区围网捕捞“怪鱼”

年初五,白云湖出现“怪鱼”消息传出后,成了全城市民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趣事。由于白云湖公园水域开阔,又毗邻多个城中村,肉食性的大型鳄雀鳝对人类来说十分危险。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此前,白云湖发现疑似鳄雀鳝的鱼类。

白云区和市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密切关注,安排人员力量与白云湖管理处一起商量解决对策。鉴于湖区鱼类密度较大,已对白云湖的水质改善工作造成一定影响,最终研究决定在西湖开展捕捞行动。

此次捕捞行动,主要由白云湖水利工程管理处全力组织开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外来水生生物防控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广州千江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针对西湖大水面水域特点,结合西湖水域具体情况,制定了以“围网法+拖网法”为主,“抛网法”为辅的捕捞方案,采用围网对湖区划分为3段再进行拖网围捕。同时加强人员巡查,一旦发现此鱼露头,立即出动抛网船辅助捕捞。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捕鱼行动从2月13日开始实施,专业队伍进驻白云湖西湖,配备具有抛网的机动船只巡查鳄雀鳝的踪迹并实施抓捕。从当天开始,白云湖管理处通过石井河泵站抽排,将水位降至最低,西湖大片水域露出滩涂。

14日开始下网,15日完成300亩水域的拖网合围,当天晚上10时完成起网,并通宵逐条排查鳄雀鳝及其他外来物种。16日早上10时,工作人员捕获一条长0.9米的小型鳄雀鳝。

17日下午4点半,市民关注的“怪鱼”被拉网捕获,发现时还是活蹦乱跳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弯腰弓背”鳄雀鳝,体长约1.2米。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白云湖“水怪”重出江湖!背上有钢叉刺杀伤痕,已被制成标本

水务部门提醒:市民放生要了解放生动物习性

珠江水产研究所多名专家对此次捕鱼行动全程监督指导,同时也将此次捕获的鳄雀鳝连同多种鱼类一起带走,下一步将帮助白云湖管理处分析了解白云湖鱼类生态种群,更好地维护湖区生态平衡。

虽然鳄雀鳝已被捕获,但开放水域安全问题仍不可忽视。白云湖管理处仍将积极做好水面巡查和安保管理工作,积极排查危险,确保市民游园安全。

广州市水务局提醒,市民要爱护生态环境,科学放生,切勿野泳。在公共水域区域放生前,务必对放生动物种类、习性,以及放生地的生态进行充分了解,切勿让善心酿成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