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一家五兄弟4人患癌,两人去世这件事的?癌症家族遗传性到底有多强?

医学小侦探


某些癌症有遗传倾向,或者说遗传易感性,所谓的癌症遗传其实并不是癌症的直接遗传,比如母亲得癌,其生育的子代并不会直接遗传她的这个癌,因此也并不是子代就肯定会得这种癌。子代获得的只是一种患这种癌的倾向,是癌症易感性的遗传,也就是说,暴露在同样的致癌环境中,她的子代比别人得癌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但后天的环境因素仍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多数癌症是

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遗传因素只是癌症发生的其中一个因素,也只有部分癌症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癌症的遗传现象主要表现为某一种癌症的家族聚集现象,也可能是家族中有多人患不同的癌症,表现为遗传基因对癌症的易感性,或者可能是一种基因缺陷。癌症的家族聚集现象虽然可能说明癌症具有遗传性,但也可能只是家族中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体现,可能并非遗传相关。

目前较为明确的有遗传倾向的癌症主要是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另有一些癌症,表现为地区或民族或人种聚集现象,比如鼻咽癌有广东癌之别称,因为广东人鼻咽癌高发,而且主要是说广东话的人群,这也提示癌症的遗传相关性可能,但又未必,癌症的病因其实是相当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家里有几个得癌症的,就认为是遗传。要具体来分析。


肿瘤专科医生



我们要高度关注疾病的家庭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可能,很多老百姓都会把它叫成“遗传”。但排除掉一些基因因素之外,大部分,并不是“遗传”。

这种现象不单单涉及癌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和状况。

还记得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预防自己患乳腺癌和卵巢癌,切除了部分乳腺的新闻吗?

朱莉就是因为母亲存在这样的基因的一个缺陷,导致她可能更容易患上这种癌症,所以做了一些主动的干预,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也有,但大多数的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癌症本身不会像乙肝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疾病那样,可能通过生育繁殖的过程,在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传播。

癌细胞本身是健康细胞的突变或者异常的增生,如果长辈或者家人有癌症,那么癌细胞也不会像细菌病毒那样在家庭成员之间扩散。

值得关注的是,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存在着另一种在家庭中出病例现聚集的原因,那就是共同的物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比如说在我们临床上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家庭病例,那就是一家三口都得了肺癌,其中父亲是一个深度吸烟者,结果造成妻子和女儿都得了肺癌,女儿29岁,刚刚研究生毕业,就因为癌症的袭击影响了生活的轨迹。

这是家庭共同的物理环境因素造成的癌症聚集。

我们知道腌制的,熏烤的,酱制的食物是可疑的致癌物。如果家庭成员有共同的饮食习惯,在这方面可能就会形成一个规律,发病的可能性就要大一些。尤其高油,高盐,高脂饮食,可能会导致家庭中出现集中的高血压或者高血脂、糖尿病情况,道理也是这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肥胖当成一种疾病来看待,那么你会发现身边会有一些家庭聚集肥胖的现象。摄入营养过剩、运动过少可能就是他们共同的生活特征。

一家五兄弟4人患癌、两人去世,这件事给我们的警示意义是:在基因因素(目前的医学很难确定这一原因,也很难在这方面做什么干预)之外,我们很多的生活习惯是不是需要修整和改善?

如果家中出现一名癌症患者,那么其他的成员就要思考,我们的共同生活环境中有没有可能的致癌因素?我是不是正处在这种致癌因素的威胁之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才是面对疾病的正确的方法和路径。


辽沈名医


胃癌是中国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遗传不是主因,饮食文化才是主因。

五兄弟四胃癌的新闻事件就发生在最近,来源是FM93的交通之声。

这个新闻说的是一家五兄弟四人都在数年间先后患上胃癌,大哥二哥已经死于胃癌,最小的弟弟被医生提醒,及时去医院检查,虽然查出胃癌,但还在早期,及时做了手术,因此捡回一条命。但五兄弟四胃癌,未必和家族遗传有关系,而是和家族的饮食习惯关系更加密切,虽然胃癌的确有遗传因素的少许影响,但要是没有吃腌菜、咸鱼等发酵和熏制食品的饮食传统和饮食习惯,胃癌也不是想得就能得的。



2019,中国癌症统计报告

2019年2月18号,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由于收集统计资料需要许多时间,因此癌症统计报告总是要滞后几年。在这份报告中提到,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而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略微下降。当前,中国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胃癌。只要饮食习惯和传统不变,中国胃癌发病率就不会有巨大的变化。


胃癌的高危人群和应对

1、年龄大于40岁,无论男女,都应该去做一次胃镜检查。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比如福建长乐和山东威海

3、重口味食物爱好者,比如腌制食品,尤其是高盐腌制食品、熏制食品,如腊肠,咸鱼爱好者。

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去医院做HP检查,如果自己本来就有其它胃癌高发的风险因素,那就应该尽快把幽门螺杆菌杀了,并在以后的生活中预防再次感染,杀幽门螺旋杆菌如果顺利,那么并不贵,只需几百元。

5、多年老胃病患者。有胃病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尽可能治愈,不要拖延。否则,长时间的胃炎胃溃疡,会极大地增加癌变风险。

6、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胃癌,或共同生活的人,有人患胃癌。这两件事和遗传和饮食环境都有关系,当然就像许多吸烟的男人自己没得肺癌,反倒把老婆熏出肺癌一样,同样的环境下,有人抗性强有人抗性弱,这事儿只有做了检查才知道,否则没谁猜得到答案。

早期胃癌不可怕,能治,且代价不高!

胃癌真正的可怕是,早中期胃癌基本没有症状,等到感觉不适之后,去医院检查通常就是晚期,失去治疗时机,通常也没有了治疗价值。邻国日本在胃癌的检测上下了大工夫,成功地降低了日本人的胃癌死亡率,在全世界胃癌防治上,成为头号大国,并不是日本医生更擅长治疗胃癌,而是因为日本饮食文化与中国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同样是一个胃癌高发国家,自从推广强制胃镜检查之后,日本人的胃癌死亡率就持续下降,原因无它,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另外,饮食文化的缓慢改变也是重要原因,毕竟只有饮食文化改变,才是釜底抽薪之法,只不过人固有一死,对于已经形成特定饮食偏好的人来说,改变饮食习惯,还不如死了算了,所以医生只能救那些想活命的人,救不了贪图口腹之欲不要命的人啊,一叹。


深度解读突发健康新闻


三思逍遥


看到一家兄弟五人,4人得了胃癌,这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为几个兄弟感到惋惜,同时让家里有癌症的人越加担心了。

癌症的家族集聚性和遗传比例真的这么大吗?

家里有癌症患者的人还能避免癌症,逃出癌症的魔爪吗?

其实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不可否认基因因素占很大比重,但达到像这几个兄弟这样并不多。

从几个兄弟的病例看,除了是兄弟外还有几个因素我们要知道。

1.出现癌症的时间都是在40岁以后,癌症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特别是在40岁以后会明显增高。

2.几个兄弟的饮食习惯基本一样,都是从小到大一直吃腌菜,腌菜是目前公认的致癌物质,特别是长期食用,是胃癌的就对因素。

加上遗传,导致了兄弟发病率这么高。

那么家里亲人有人发现癌症,如何能更好的避免预防癌症发生?

1、首先,要重视,当亲人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人发现癌症后,一定要看看自己有没有相关症状,如果有一定到医院就诊,没有也要每年体检,特别是40岁以后,重点筛查相关器官和部位。

2、养成健康的饮食。这几个兄弟就是饮食习惯不好,一定避免和少食用致癌食物,比如烧烤,烫的食物,腌制熏制食物等。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心态乐观。戒烟酒,减肥等。

希望所有人都远离癌症,万一有也能早期发现,因为早期癌症大部分还是能治愈的。

对于有癌症高危因素的人,一定要重视,不能像这几个兄弟一样,亲人发现癌症后还一直吃腌菜!



快乐的小大夫


你怎么看待一家五兄弟4人患癌,两人去世这件事的?癌症家族遗传性到底有多强?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DNA,这是一种遗传物质,通过染色体遗传。而癌症是细胞受损或变异导致的,由于免疫力的下降,使癌细胞不断扩散,形成癌症。

一家人五兄弟4人有癌症,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差不多。我们都知道有癌症村这样的说法,一个村有很多姓氏,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很少,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喝的水,吸的空气,吃的东西,相似的比较多。

所以说,这些慢性病,不是遗传。


霍体清


四川名儒唐容川:五个子女:死了三个:弃儒从医:把孩子的病治好:并写了名著医书《血证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