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寫的簡化字真的不能成為書法藝術嗎?

千千千里馬


用簡化字當然也可以成就書法經典。

很多人認為繁體字比簡體字更具有象形性、表意性,所以書法要用繁體字。

其實書法依賴於漢字,與漢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關係有,但不是最核心的關係。我認為最核心的關係應該是漢字的筆順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書法筆法。這套筆法就是黃賓虹先生總結的陰陽向背,通俗點說用筆筆法就是不斷畫括弧()及反括弧)( 。

而簡體字的書法同樣也適用這套筆法。

所以我認為簡體字同樣適合書法書寫。


謝茁康書法


從進化的角度探索與思考書法的話,這個論點本身就是一個毫無上進性的現念,也難怪現在的書法除了複製還是複製,嚴重的缺少了書寫者的靈魂。

進化~意味著改變!

我們的文字記事伴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演變著,從象形文起→篆書→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簡體字(目前已經進入了電腦語音記事)。

簡單體伴隨掃盲運動的推廣已將近有70年左右,簡體毛筆字為什麼沒有隨著簡體字一起而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相反卻成了一個時代的斷裂……不可思議吧!(我輩實在是無能啊)

漢字不但巧妙的進化著,而且在每一個進化點上都會冒出大書家。因為他們書寫的太“美”,令人膜拜而爭相臨摹學習成了規範本,這種人物我們現代人稱為~大書法家、宗師。

在這個簡體字的時代~簡體字書法的天縱之才何時才會出現呢?

這是一種全新的書法構架,能達到美學的要求也確實並非常人所能為之。

這是對書法家真正的挑戰,同時也是體驗真正的自由時刻!

遠離你學書法時印在腦海中的條條框框吧!

簡體字時代的大書法家請出現吧!時代在召喚著你們!




呂永亮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且大有市場。於是,為了繁體,我們社會中一些名人就大筆揮毫,"玖球天後""八佰裡分麾下炙……"。反觀古代書法中卻是不是出現簡化字,行草中的簡化字有些還和當今的簡體字完全“雷同”。

話分兩說,簡體字多多少少提高了整體的書寫難度,筆畫越少的字,越不容易“就位”,這個寫過幾筆的應該都有同感。而多一點點筆畫的字就容易“糾偏”,可以用下一筆來“拉扯”一些回來,以達到整個字的平衡。

所以,以一個書法外行人的寫字體會,簡體字寫好難,遠遠難過繁體。說簡體字不能寫書法,恐怕是簡體不容易寫,寫不好的託詞,儘管有些可能已經成名成家了……。


tigerinncai


簡體字也是有繁體字演變而來的,如果接觸到草書的話,我們可以看得到大部分的草書字體和現在只是很接近的。書寫方法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單純的練簡體字也可以成為藝術家,並不是說所有的書法家都要寫繁體字。寫繁體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簡體字是怎麼演變而來的。在書法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一直遵循著“取法乎上”這四個字。它的根本意義是我們尋求的是書寫方法,並不是說追求的是他們是什麼字體。

如果練習簡體字的話,可能在結構上有些不太明白,因為現在很多人不明白這個簡體字的演變過程,然後再書寫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會失去這個字體的本意。如果我們瞭解了這個簡體字的一個演變過程,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現在的簡體字是這麼寫的。

不管你是學習的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總歸你要堅持住。書法不比其他藝術門類,書法是一個靠長期時間的積累和練習的過程,慢慢的把自己的技法提升的一個過程。不管是什麼字體,總歸是要貫徹一個堅持。如果你堅持住了,你就贏了,如果你放棄了,那什麼都沒有了。



燎原學書



40後17


寫簡體字書法當然也可以,只是中國特有的書法味道不夠!不純正!


老餘133687259


不存在這個說法,特別在實用領域,題個招牌,寫個廣告,用簡體字有時更合適。創作作品一般用繁體字,這是因為簡體字簡化的很多沒有文化,字形單薄,只為掃盲,不考慮書法美。創作作品用簡體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一個忌諱,就是要麼全用繁體(包括古人已用過的簡化寫法),要麼全用簡體。如果寫得繁簡混雜,不要談藝術了,文化都沒有了。


第三條路正確的路


誰提出此謬論,如果你水平高,只寫個一字也可能是珍貴藝術品,反之你把甲骨文畫出來也不一定是藝術。

如果一副作品裡簡繁字並存,難道說其中繁體字藝術,簡體字不是藝術嗎?所以從邏輯上也不成立


躬行深遠


所謂書法,就是寫字得有章法。無論是繁體還是簡體,都可作毛筆書法,這在書法中常見。


東東2010726199158


這題是個可笑的悖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