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IT與失敗的業務

摘要

從達芙妮起落的故事,站在業務發展的角度,探討什麼才算是好的IT,希望為國內的CIO和CDO們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引子:達芙妮的衰落

“成功”的IT與失敗的業務

過去幾年我非常關注一個在行業內不怎麼閃亮的企業:達芙妮。

我們與達芙妮的交集發生在2013年。那時候零售O2O剛剛興起,整個行業都在談全渠道和線上線下整合,當時我一頭扎進零售行業,開始到處拜訪客戶。那一年我們在上海接觸到了達芙妮的CIO,進行了一次不太成功的談話——因為CIO認為達芙妮的IT系統已經建立得非常完善,該有的系統全都已經建設完成,而且全是由業內一流的供應商來進行實施,包括SAP和Oracle。CIO淡淡地說:你們說吧,看看有什麼樣的系統是我現在還沒有的。我們從渠道整合談到統一庫存、再談到統一用戶數據,然後沮喪地發現,人家的確啥都有了,於是談話就這樣結束了。這次會談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多年之後我仍能清楚地記得。我當時心想,IT系統真地可以治理得這麼河清海晏嗎?IT水平高的公司會得到更好的業務結果嗎?這個疑問一直困惑著我,所以在那之後的幾年裡,凡是遇到達芙妮相關的分析與報告,我都會細讀全文,試圖找到答案。

最近達芙妮發佈了2018年報:營業額下跌20.8%,虧損接近10億港元,四年內關掉了3860家門店,總市值從170億跌至4億。曾經的女鞋之王,佔據中國女鞋銷量的20%,如今舉步維艱。當然,一個企業的快速衰落總是有多種原因的,不能完全歸咎於IT。沒有任何一根稻草覺得是自己壓垮了駱駝,但是我們擅長的也只是IT,所以僅從IT的角度來看能學到什麼樣的經驗。

達芙妮的IT系統按理說是不錯的,否則我們也不會碰了一鼻子灰。然而它為什麼沒有帶來業務的成功、甚至連維持現狀都沒能做到?IT投資到底該怎麼轉化成業務成功?下面我用這幾年持續關注達芙妮之後的感受和思考,來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不求完備僅供大家參考。

一、創新

達芙妮崛起之前,女鞋市場的王者是百麗。達芙妮能成長起來,靠的是產品優勢。回到2005年,達芙妮的女鞋和女包是優雅時尚的代表。那時達芙妮主打香港和東南亞的設計,比百麗的傳統設計要時尚得多,品牌代言人S.H.E和劉若英在那個年代也相當有號召力。但是達芙妮在產品上的優勢在之後的幾年幾乎完全喪失。那幾年發生了什麼呢?

  • 2005年優衣庫進入中國開店,截止目前開出700店;
  • 2006年Zara進入中國開店,截止目前開出620店;同年H&M開始進入中國,截止目前開出444店)
  • 2008年優衣庫啟動電商;
  • 2012年Zara啟動電商

快時尚公司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運營模式,服裝款式的迭代速度從按半年計算變成了按季度甚至按月計算。中國消費者從此可以像國外消費者一樣,用極低的價格從快時尚公司買到全球最新的設計。這個改變對中國所有本土時尚企業都產生了衝擊,不僅是達芙妮。如何做出調整則決定了她們不同的命運走向:

  • 安踏2007年在香港上市,2008年開發輔助品牌,2009年開始多品牌戰略,收購了菲樂和始祖鳥,2009年簽約中國奧委會,2013年啟動零售轉型強調品牌創新、產品創新、業務創新;2016年發佈智能跑鞋並推出配套的App;如今,在一片慘淡的福建晉江鞋服企業中,安踏是唯一逆勢飄紅的公司。
  • 李寧體育在2004-2012年期間經營非常困難,有破產的風險。當時李寧的產品老舊導致消費者年齡偏大,35-40歲人群佔據了目標客戶的50%以上,年輕人在拋棄李寧。2010年李寧開始重塑品牌,提出“Make the Change”的口號,啟動國際化戰略。之後李寧建立了自己的運動科學研究中心,在運動力學和橡膠材料等領域持續投資。同時啟動多品牌戰略,重點開發年輕、充滿活力的品牌,完全放棄高性價比路線,改走高端市場路線。2012年李寧跌至谷底,全年虧損19億,關店1821家。然而正因為對上述策略的堅持,2017年李寧全年營收88億,集團整體毛利同比提高47%。2019年2月李寧登上了紐約時裝週,品牌形象和產品能力不可同日而語。
  • 達芙妮的應對辦法則是打折。2012年開始,達芙妮核心品牌的平均售價就一路向下,再也沒有回來。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你都能看到達芙妮99元起的促銷信息。折扣雖然換來了一些銷售增長,但是利潤率肯定直線下跌。2013年達芙妮的毛利率降低了60%,只能靠關店來維持運轉。在此後的四年中,達芙妮平均每天關掉2.6家店。若是留心店裡賣的產品款式,則和兩年之前並無差別。經營多年的線下渠道,可以說是自廢武功。

對於零售消費品來說,無論是賣產品還是賣服務,能夠多快的迭代產品與服務是競爭力的關鍵,這個道理淺顯易懂,大家都明白。所以我們可以提給CIO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在看待IT建設時,比如渠道、供應鏈等系統,你是在考慮“這個系統是不是已經建了”,還是在考慮“這個系統能不能加速創新”?如果這些系統不能讓創新更快地發生,那留著它何用?

這是我得到的第一個啟發。

二、渠道面向誰

零售必談渠道,這一點上沒有人會犯錯。達芙妮曾經在渠道建設上非常激進,這也是它曾經勝過百麗的原因之一。為了對抗百麗的大賣場戰略,達芙妮非常精明地選擇在通往大賣場的各個街道上大量開店,“你在去往百麗門店的路上,必然會先看到至少一家達芙妮”,這是達芙妮的競爭策略之一。2012年達芙妮全國的門店超過7000家,線下佈局領先。

線上其實也一點不落後,達芙妮2006年就開了天貓店,2010年與百度合資建立了自己的電商平臺耀點100。由於鞋類存在特殊性,大部分客戶一定要先試穿才會買,所以達芙妮很早就推出了“線上下單門店取貨”的模式,這一步領先所有對手。但是達芙妮的電商戰略很快走上了歧路,為了支持耀點100的發展,達芙妮關閉了京東、樂淘、好樂買等渠道,全力支持自己的耀點100。天貓雖然沒有關店,但是在營銷、專供等電商的關鍵環節上得到的支持不多。2012年耀點100賠光了3億資金破產清盤,從此電商業務在集團內部不受待見,最高負責人只是兼管一下,僅僅維持不死。

其他公司呢?2014年,那時MUJI在國內的店還很少,只在北京上海成都開了幾家店,那時我拎著個MUJI的旅行箱出差還是個挺吸引眼球的事兒。我在上海參加WRC,遇到MUJI的中國區負責人。這個負責人在大會上告訴我說,MUJI最大的增長是來自青海、寧夏、貴州這幾個地區,但這些地方都是沒有門店的,這些銷售其實全部是在線上完成的。她很興奮地告訴我,這個數據讓日本總部理解了“電商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它不僅僅是店內服務的補充”。這一點與日本和歐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MUJI集團總部特批了中國區全力推動線上渠道。

也許你會說,達芙妮的核心品類是鞋子,而且是女鞋,天然不適合通過線上銷售。這個判斷挺有道理,我個人其實頗為同意,然而問題的核心並不在這裡。首先電商平臺並不只是意味著銷售,客戶忠誠、品牌營銷、小眾潮牌等業務也是應該放到線上來做的。電商作為一種趨勢,在每個品類總會遇到一些獨特的困難,這也很考驗一個公司如何對待失敗。此後的幾年中,不少企業在電商領域摸索出了多樣化的發展套路。有的將電商定位為清庫存的渠道,利用它天生低價的屬性,通過天貓、唯品會等渠道低價出掉庫存,這種方式比門店出貨效率高很多,同時比門店打折對品牌的損害更小。有的將電商定位為試驗田,利用電商反饋速度快、數據容易閉環的特點,在線上小批量的實驗一些小眾的、先鋒的設計風格,吸引一批活躍激進的嚐鮮者,為核心品牌的產品演進提供實驗支持。無論是什麼思路,都需要經歷困難與失敗,過程都會很曲折,但只要客戶群還在這裡,客戶習慣還在這裡,就應該持續嘗試。

耀點100的失敗無法苛責達芙妮,那時的電商領域風起雲湧,誰能笑到最後還是未知數,燒掉三億在電商領域算不上什麼,你看看京東。真正的錯誤是:線上渠道的建設以企業管理訴求為中心,而不是以客戶訴求為中心。消費者為什麼只能在耀點100才能買達芙妮?為什麼不能在天貓、京東去買?這顯然不是客戶訴求,而是企業的管理訴求。達芙妮與百度合資成立電商公司,在當時來看,這個戰略決定不能算錯,在電商剛剛興起的年代,誰都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但是因為自己的戰略訴求而不顧客戶的消費習慣,則一定是問題。而且因為一次投資失誤就逐漸把線上業務邊緣化,這麼多年新渠道帶來的增長和模式創新幾乎被全部錯過,這對戰略部門來說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提給CIO們的第二個問題是:

在看待IT建設時,尤其是渠道觸點、會員等系統,你是在考慮“這個系統是不是已經建了”,還是在考慮“這個系統距離客戶期望有多遠”?如果這些系統與客戶的主流習慣是背離的,那它留著何用?

這是我能得到的第二個啟發。

三、門店標準化與個性化

對於女鞋來說,即使完全沒有線上渠道,完全下注線下門店,也是一個不錯的戰略選擇,只要能執行到位,不一定不行。然而關鍵問題就在於“執行到位”。

達芙妮曾經是能夠“執行到位”的,五年開出幾千家加盟店,這在2010年代並不是個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從數據來看,這幾千家店非常快地轉換成了實際的市場佔有率。行內人都知道,加盟店這種模式的好處和弊端都極為明顯。招商選址配送這些還不是最困難的,最難的是對加盟體系的標準化管理,管人永遠都比管東西難。渠道竄貨、以次充好等問題很容易出現,治理起來也非常困難,尤其是當管理層還揹著增長KPI的時候。更為嚴重的是,加盟店在消費品牌價值時毫無顧忌,尤其是當銷量下滑的時候。它們可能這樣賣:

“成功”的IT與失敗的業務

也可能這樣賣:

“成功”的IT與失敗的業務

達芙妮作為零售行業的老手,對於加盟體系的問題非常清楚,所以很早就開始提高直營店佔比,但是這個過程很生硬,強制不續約已有的加盟店,這在渠道上激起了很大的對立情緒。過去加盟店的標準化極難做,很難管得好,所以強推直營也不能算錯,不少人幹成過。但是如今市場變了,技術手段越來越成熟,依靠IT與數據技術可以更好的管理加盟體系,在這樣的環境下,加盟店如果能與直營店得到相同的待遇,會是一個更優的選擇。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零售加盟體系正在發生這樣的變化,以711、名創優品等品牌為代表,它們並不追求直營,而是追求更加標準化的加盟。它們加盟店的數量一點也不少,但是標準化程度要高得多。品牌商幾乎會在門店運營的每個方面提供運營標準。選址、裝修、培訓、供應鏈、定價、客戶數據、營銷、財務等所有環節均納入其中,這種“門店整體輸出”的加盟策略這幾年頗受追捧。這種標準不僅包括硬件,還包括軟件,即店內的零售SaaS系統。只要加盟店的經營數據可以實時、準確地反饋回來,讓治理手段有數據可依、有實施渠道,結盟店的標準化就具備了基礎,從而使得加盟店與直營店獲得平等的權益與職責,這樣的體系更加健康。

當然,也有很多品牌完全不採納加盟策略,以追求更高的標準化程度。消費者總是想得到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但又要求其品質必須達到相同的標準。零售賣場的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的平衡,是個充滿魅力的話題,其中的分寸感實難拿捏。這個問題我瞭解不多,沒法談得更深,只能給CIO們提出第三個問題:

在看待IT建設時,尤其是門店管理、定價、品類運營等系統,你是在考慮“這個系統是不是已經建了”,還是在考慮“這個系統能不能支持快速調整業務的標準化邊界”?如果這些系統無法快速調整業務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的邊界,那留著它何用?

後記

零售是個頗具魅力的領域,它要解決很多非常困難但又很有趣的問題。過去十年這個行業風起雲湧豪傑輩出,我們能講出很多奇特的成功故事,也能講出很多詭異的失敗案例。但是如果從行業整體來看,如今最成功的零售品牌在上面三點都極有建樹。這讓我重新理解了什麼才是成功的IT——最核心的問題不是IT系統“有沒有”,而是IT系統“好不好”。這種差異,是因為時代正在從“信息化”走向“數字化”,思維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因而IT的整體建設思路也帶來了改變。

  • 信息化的本質是“人”驅動“系統”,“系統”是人的流程中的一環,所以“好不好”由人決定,系統只需要關注“有沒有”,實現功能即告建設完成。
  • 數字化的本質則是“系統”驅動“人”,人是系統流程中的一環,“好不好”由系統決定。

就拿門店要貨來舉例,在信息化時代,711門店每天會要求店長提交第二天的銷售預測並據此給出要貨申請,通過POS錄入系統後臺。至於貨要得準不準,這是店長的能力決定的,系統只需要提供信息管理的功能即可。而如今的門店,銷售預測與要貨的動作逐漸要交給系統來做,人只需要保證這套系統所需要的數據是實時準確的即可。

用“信息化”的思路解決“數字化”的問題,這是如今我們看到很多CIO面臨困擾的根因。對於CIO來說,以前不一定能背得動戰略層面的鍋,而如今企業戰略基本上就等同於數字化戰略,所以CIO/CDO們的職責和權利都會更大,任重而道遠。

  • 零售的哲學
  • 安踏集團發佈歷史最佳年報:2018年收益241億元 同比增長44.4%
  • 740億市值,9500家門店,瀕危的安踏憑什麼成為轉型之王?
  • 優衣庫2018財年年報
  • 從輝煌到黃昏 H&M怎麼了
  • 百麗退市前的最後一份財報
  • 百麗為什麼轉型不成功

更多精彩洞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ThoughtWorks商業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