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上任一週年: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衝刺回A破局難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上任一週年: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衝刺回A破局難

浙商銀行迴歸A股道路並非坦途。


文|王曉曦

一視財經【ID:yishicaijing】消息——4月18日,“內外交困”,衝刺回A破局難,這是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上任一週年的處境。

為了迴歸A股上市,浙商銀行似乎做好了最後的衝刺準備,今年還提早發佈業績報告且宣佈不派息。

但相繼踩雷樂視、寶能,又發生高管震盪、收鉅額罰單……,浙商銀行迴歸A股道路並非坦途。

早在2018年4月18日晚間,浙商銀行在港交所發佈行長劉曉春辭職的公告,同時,劉曉春還辭去了浙商銀行執行董事、副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及普惠金融發展委員會成員等職務。

隨著劉曉春的離任,新行長人選也立即浮出水面。浙商銀行董事會通過決議,委任徐仁豔為該行行長。

彼時的浙商銀行,處在與寶能的舊賬被翻出、連續收到監管罰單等諸多風波中。

因此,市場人士對新行長徐仁豔寄予厚望,並認為,妥善解決內控問題以及儘快迴歸A股是其要交的“作業”。

但是,近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這位新行長似乎並沒有給浙商銀行打開新局面,內控問題依舊不斷暴露,回A路程也是一波三折。

比如去年12月,銀保監會公佈對浙商銀行等6銀行共計1.6億元的處罰公告。其中,因理財、銷售等業務多項違規,浙商銀行被處以5550萬元罰款,成為被罰最多的銀行。

1

浙商銀行高層頻繁變動 徐仁豔委重投艱

2018年,對於浙商銀行來說是高管頻繁變動的一年。

先是2018年3月份,浙商銀行原副行長葉建清赴任溫州銀行任董事長。

一個月後,浙商銀行在港交所又發佈公告稱,近日,董事會收到劉曉春提交的辭呈,劉曉春因工作變動而辭任執行董事、副董事長兼行長等職位。

同時,上述公告還表示,該行董事會通過決議,委任徐仁豔為該行行長。

公開資料顯示,劉曉春的接任者徐仁豔是浙商銀行元老級人物。早在2004年浙商銀行成立初期他就加入其中,算是“開行老臣”,曾先後擔任浙商銀行黨委委員、董事、副行長等要職。

那時,浙商銀行正陷“寶能”風波之中,即萬科獨董、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連發數篇文章“怒懟”寶能,指責其控股南玻、舉牌萬科和格力等行為是動用鉅額保險資金和銀行資金損害實體經濟。對於其中的銀行資金,劉姝威著重點名了浙商銀行,其認為這是一筆“違規出資”。

所以,不少人士稱徐仁豔是“負壓上陣”。當時,有媒體報道稱,“擺在徐仁豔面前的浙商銀行已和過去幾年高速增長局面大為不同,內憂外患雙重壓力正待解決。”

事實上,在徐仁豔履新浙商銀行行長職務的同時,該行高管的分工也有所調整,其中,彼時排名第一的副行長張長弓分管資金業務之外增加了零售業務;副行長徐蔓萱,協助行長徐仁豔分管公司業務等等。

然而這種局面僅僅維持了半年多的時間。2018年12月,張長弓也卸任了該行副行長一職。

資料顯示,張長弓於2015年初加入浙商銀行任副行長,長期分管資產管理、金融市場業務;曾任浙江浙商產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浙江浙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首任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和時任行長劉曉春搭檔,二人共同推動浙商銀行“一路狂奔”。

因而,張長弓的離任也引起了市場對浙商銀行的高度關注。

而自徐仁豔上任行長職位以來,浙商銀行副行長人數則由8名減少至4名。

3月15日,一視小編在浙商銀行官網-投資者關係-公司治理-高級管理層頁面查閱發現,目前浙商銀行高管層架構為一位行長、4位副行長(徐蔓萱、吳建偉、劉龍、張榮森),以及兩位行長助理(劉貴山、陳海強。)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上任一週年: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衝刺回A破局難

2

大小罰單依舊頻收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與此同時,一視財經注意到,徐任豔接棒後,浙商銀行的內控問題仍不斷暴露,罰單依舊頻收。

比如進入2019年不久,浙商銀行就已經收到了罰單,2月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因存在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4類違法行為共被罰沒190萬元。

而去年12月7日晚間,銀保監會一次性披露10張罰單,對包括浙商銀行等6家銀行,以及2名相關責任人,合計開出了1.563億元的“天價罰單”。

其中,浙商銀行因七項理財違規行為被罰5550萬元,成為本次金額最大罰單,同時其也是浙商銀行近三年以來首次因理財違規被罰,罰款金額超近三年處罰金額之和。

根據銀保監會公佈的處罰信息顯示,浙商銀行涉及的七項理財違規行為包括:一、投資同業理財產品未盡職審查;二、為客戶繳交土地出讓金提供理財資金融資;三、投資非保本理財產品違規接受回購承諾;四、理財產品銷售文本使用誤導性語言;五、個人理財資金違規投資;六、理財產品相互交易,業務風險隔離不到位;七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提供保本承諾。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大額罰單”及頻繁高管層變動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A股IPO,這也是監管層比較忌諱的事。此前,證監會就在IPO反饋意見中著重提到了這一點。

3

為“補血”再次闖關 不良率悄然拉昇

除此之外,一視財經梳理發現,因為“補血”的問題,浙商銀行還曾中止A股發行審查的申請。

早在2017年3月10日晚間,浙商銀行宣佈A股上市計劃,擬首次發行不超過44.9億股A股股票並於上交所上市,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同年11月,證監會受理了該行發行A股申請。

不過,2017年的財報數據則顯示,受業務規模持續擴張的影響,截至 2017 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 8.29%,同比下降 0.99 個百分點,已臨近監管紅線。

為了補充資本金,2018年3月23日,已在香港上市的浙商銀行發佈公告表示,擬配售7.59億股新H股,配售價為每股H股4.8港元。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總額預計約為36.15億港元,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而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要求,發行人發行其他證券品種導致審核程序衝突時,應就A股首次公開發行提交中止審查申請。

因而,為籌備該行配售H股事宜,浙商銀行和保薦機構曾於2018年1月16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關於中止A股發行審查的申請。

直至2018年4月3日晚間,浙商銀行公告稱,該行和保薦機構已於2018年4月2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關於恢復A股發行審查的申請。接著4月24日,證監會作出批覆,同意恢復對浙商銀行A股發行上市申請的審查。同年6月29日,該行的A股IPO進程變更為預披露更新。

浙商銀行如此反覆,歸根到底是為了融資“補血”,但經過前幾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如今的銀行業包括浙商銀行不良率問題逐漸顯現。

該行2018年不良貸款率為1.20%,比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同時,撥備覆蓋率270.37%,比上年末下降26.57個百分點;貸款撥備比3.25%,比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

面對這麼多問題,顯然,上任一年的徐仁豔仍然任務艱鉅。

4

徐仁豔年薪555萬排名第一

此外,徐仁豔最惹眼的還有他高達555萬的年薪,位居中國銀行業高管薪資前列。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上任一週年:內控風險不斷暴露 衝刺回A破局難

2018年中國銀行高管薪資排行榜

(製圖:一視財經)

一視財經發現,從已披露的國有大行以及全國性股份制銀行2018年年報來看,浙商銀行行長年薪超過500萬,而六家國有大行的高管層薪資均未超過100萬。中行行長劉連舸、交行行長任德奇的薪資更是隻有23萬元和38萬元。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年薪555.16萬元,是唯一一家行長年薪過500萬的銀行;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年薪468.99萬元,榮登行長薪資榜單亞軍;平安和民生緊隨其後,兩行行長鬍躍飛、鄭萬春的年薪分別為457.19萬元和411.03萬元。

縱觀國有6大行,高管們的年薪與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相比差別較大,原因是幾年前發佈的“限薪令”,該規定表示,2015年1月1日起,國有銀行董事長、行長、監事長以及其他副職負責人的薪酬,按照國家關於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見執行,據報道,限薪令執行後,五大行高管的最高年薪調降至人民幣60萬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