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习俗?需要注意什么?

许赛的Record


对于在上海的很多外地人来说,对上海的本帮菜的接触程度就远比上海本地习俗深刻得多。事实上这和上海本地人在2000多万庞大人口中,所占比例年年下降有关,接触到的年轻一代上海人,也多是父母辈或者祖父辈才来到上海。因此在上海工作很多年,不了解上海习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至于说上海有哪些习俗呢?今天桔洛就跟大家说道说道:


1.除夕

和中国很多地方类似,上海人除夕夜除了吃团圆饭,就是围炉守岁了,待到天微亮而止。和外地不同点在于,子夜时分有一些人争相前往城内庙中如城隍庙、静安寺等争烧“头香”,撞“头钟”。其实上海烧头香的地方是玉佛寺,而撞头钟的地方则是龙华寺。


2.元宵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更多被赋予了现代化的色彩,除了吃汤圆,大街小巷挂满彩灯,剩下的就是出去游玩了。活动的中心点就是城隍庙和西园,每天元宵节都人满为患,负责维勤的兵哥哥几乎都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3.清明

现在清明都放假,就是为了方便大家扫墓,祭奠祖先,趁机去踏踏青。对上海人来说,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三月十五日多去龙华寺进香,三月二十三日崇祀天后诞辰,祈求天后神佑。


4.立夏

不到20天又到立夏了,上海的立夏还是很有趣的,主要体现在吃上。上海郊外的农民喜欢做一种叫做“麦蚕”的食物,据说吃了可以免"疰夏"。而浦东地区为人们所喜爱的食物叫做

"摊粞",一种掺杂青嫩草头和入头粉的油煎饼。



桔洛家庭教育


上海滩的习俗有很多,但有些我们不称呼为习俗,而是社会公德、良俗。首先上海方言中很多名称称呼都是别具特色的,很多周边江南地区都没有的称呼,是上海人结合外语或自身环境发明的,比如“老克勒、夯榔头、撞腔!”比如上海话包子发音别扭,所以都叫馒头,有馅的叫菜馒头、肉馒头等。最最重要的一点,上海人爱干净,当然邋遢的人也有,但是大部分上海滩老阿姨都有或多或少洁癖,家里打扫都是擦几遍恨不得都能反光为止。所以在公共场所尽量保持整洁,不然会被白眼。最后说下上海的习俗其实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习俗一样,但是很多过程都简化了,上海人喜欢效率,就是玩也要玩得有效率。如果偏要一个一个具体到过节、吃喝,请查看江南地区习俗,这肯定不会错,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


切头要伐


不争先恐后,不大声喧哗,不打扰土著,不占用资源,不违法乱纪,最重要一点不要和警察抬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