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里面究竟有没有寄生虫?

品味儿许昌


螺蛳,是一种很多人都喜欢的食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类食用螺蛳的历史可能已经有几千甚至上万年。中国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时发现了该地的原始陶片与原始先人食用螺蛳的饮食习惯有着莫大的关联,并且当时遗址的个地层中还分布着许多的螺蛳壳,所以螺蛳的食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国语》和《三国志》一书中均记载了气候不济,老百姓找不到食物,于是去捡螺蛳食用。所以螺蛳作为食物已经由来已久了。

螺蛳中富含维生素与少量蛋白质,其螺肉中富含的钙元素物质要比我们平常食用的牛羊肉多上十倍之多,而磷、铁的含量也比鸡、鸭体内要高。“清明节的螺肉,赛过家里的鹅肉”,这句话说的就是食用螺蛳最好的季节,是在清明。但其实在过年时节食用螺蛳也是可取的。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吃螺蛳最常见的莫过于爆炒,用辣椒、花椒等去腥、味重的调料来搭配螺蛳,造就了大排档的夜市生活。而广西桂林做为一个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了食用螺蛳的习惯的地区,自然不会就如此简单的食用螺蛳,其中当地著名的十八酿中就有一道“螺蛳酿”作为春节时期的重头菜端上菜桌。

因为螺蛳的生长环境是在泥沙田野之中,体内会有污秽之物,所以将田螺在清水中适养两日,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污垢,在食用时的口感就会更加好。再用剪刀剪去螺蛳尾部的内脏,放入滚水中焯熟杀菌,最后用签子挑出螺肉,剩下螺蛳壳。酿法的制作是多种食材的混合,所以螺肉混合着猪肉、薄荷一起剁碎,不仅口感层次更加的丰富,减少了单独食用螺蛳的寒性,而且还使螺肉腥味大大的降低,再加入生粉、花生油、胡椒粉揉捏上浆,使食材的口感极为爽滑。

这个时候,将剩下的螺蛳壳当做盛馅料的器皿,里面灌入调制好的馅料,此法为“酿”。在当地妇人的手中,几乎每一个菜都可以拿来“酿”。而“酿”本身也是对幸福和富足的一种含蓄表达。

塞好的螺蛳酿上锅蒸煮半小时就能端上菜桌,食材的混合香气扑鼻而来,用筷子轻轻的夹出肉放入嘴中,香味在味蕾上瞬间散放开来,肉糜的浓郁与薄荷的清香萦绕在舌尖上,此滋味不是其他普通菜品能比拟的。

螺蛳不是只有大排档的爆炒,也有广西人的“酿”,不仅味道清美,还能吃出雅俗共赏的感觉。一道过年菜桌上的美食,将简单的食材进行繁复的变化,是人们对年的看重与对来年的期盼,一道螺丝酿就是当地人的心头爱。螺蛳是一个很独特的食物,喜欢的人爱不释手,恨不得餐餐必有,不喜欢的人敬而远之,退避三舍。那么你对螺蛳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喜欢还是厌恶?说说你的理由吧。


百味食间


有是有的,因为螺生活在河边壁上或者塘底,环境不好导致各位寄生虫比较多。据说福寿螺里更多,生存环境也很差,所以吃的人少。煮熟加工过其实还挺安全的,一般情况下不用太担心。而且像田螺石螺吃的人很多,感染寄生虫的少,最主要是煮的时候要注意卫生问题。

实在担心可以到医院了解一下情况,我不是医生就不多解释了以免误导你。


B君ACG


有,但不是全部都有,螺蛳在生长的地方不干净,有寄生虫会寄生在螺蛳体内,如果寄生在螺蛳体内的寄生虫正好也能在人体寄生,也就是说人类也是它的宿主,恰好吃螺丝时也没被杀死,那就会寄生在人体内而发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