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中国人口可能将仅剩6亿人,专家呼吁二胎补贴3万,你怎么看?

冰派正好的易水糖


我是70后,有强烈的生二胎欲望,要是生二胎,还能补3万块钱,想想都挺美的,估计在梦中也会笑醒。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儿子刚出生,我就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但这真不是我的本意,能不领吗?敢超生夫妻双方都会被开除。

等到国家放开二胎的时候,我跟妻子年龄都偏大,已经没法要第二个孩子了。想到省城福利院想抱养个闺女,但人家领养的规定到现在也没改变,不符合条件!大批量让美国人领养,也不许你领养。你说这是啥事儿?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很大,要二胎负担确实很重,国家补贴三万也不算太多,每年按二胎的出生人口500万计算的话,这就相当于财政收入每年要增加1500亿元支出,国家财政负担这点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想生二胎的,国家即使不给补贴,其生育的欲望也不会减弱。假若不想生的,给30万的补贴,生欲的意愿也不会太高。当然了,有补贴,还是件不错的事。

咱们国家是该在鼓励生育方面做些什么了。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将会严重制约咱们国家的发展,也必将导致咱们这个民族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不曾轻狂


这样算吧!我八年前有的我家姑娘,产检小一万,剖腹产六千,奶粉一个月1500,纸尿裤500,其他费用1000(包括辅食,衣服等)这样维持三年这就是108000.

幼儿园就近找的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当时是1080,这样又三年,中间报了舞蹈兴趣班一年是2800.合计40800.

上小学上的是公办,学费是不要了,各种兴趣班算下来一年在五万左右这才二年级

家里老人有各种问题不能帮忙带孩子所以我就要成为专职妈妈因为学校15:50就放学了任何单位不能这个点下班啊!

这还不算房贷,保险,汽车燃油,吃喝拉撒。。。。

在中国,在西安,我们生活成本已然很高了,还不敢老人有个病痛孩子有个问题的,就这个月孩子发烧,我已经给儿童医院捐了有两千多了还不算自己在药店买的药੭😫੭

所以哪怕是国家就剩两亿人我也不会考虑二胎了,我也知道一个孩子的弊端因为我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但是压力实在太大了!如果国家可以把孩子的教育医疗全部负责或者一个孩子奖励三百万的时候我可以考虑给国家帮帮忙,否则我请国家给我帮帮忙!

这是我第一次在头条回复这么长的评论,真的是扎在心头的问题,忍不住啊!


苦涩柠檬25562021


我是一个九零后,我现在结婚快一年了,但是我连第一个小孩都还没有生,为什么不生?因为我连养第一个孩子都有点怕!我现在每个月6000块,老婆,每个月5500,两个人,一个月11500块,每个月房贷3000多,生活费,2000块,然后一年到头普通的开销加上家里人情世故,开销就要花掉好几万块,然后一年就没剩下什么钱,真的害怕怀上小孩连检查的钱都没有,真心有点累

给三万块钱生二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觉得可能好多像我一样的,九零后都不会生二胎,压力太大了,小孩子从怀上就就要花钱,检查呀这些,以后奶粉上学生活费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没有二三十万肯定搞不定,以后结婚买房买车又是100来万,想想都吓死人了,还三万块谁干?

如果第一胎是个女儿,可以考虑一下生个二胎,因为女儿毕竟压力会小一点点,如果第一胎生个儿子就不再考虑了,除非发财了,其实我自己也是个独生子,明白一个人其实也挺孤单的,我也想多生一个小孩,可是现实不允许啊!现在高房价,高消费,低收入,让多少人望而却步,养两个小孩子,那么难,为什么不就养一个?让一个小孩子受到最好的生活待遇教育条件,


小强的平凡生活


其他人我不说,我就说我吧!在有二宝前,我活得个人觉得还是蛮滋润的,想去哪里旅游,一个电话,说走就走,想去看个电影,手机拿出来订票,想去哪里吃点儿什么特色菜,网上搜好,开启导航说走就走……总之一句话,没有生活的压力,工作压力。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生活过得还是安逸。自从有了二宝,现在就给我一个感觉:穷!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傻乎乎的跑去问政府,生二胎有补贴吗?人家笑嘻嘻的,很礼貌的鄙视我一眼说:没听说过二胎有补贴。现在说实话,真的有点儿后悔生二宝,再想想以后的各种花销,感觉饭都吃不起了。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不希望政府给什么补贴,只希望政府能给老百姓减少一些负担,比如学费(高中以上及幼儿园),油价,房价,特别是医院的各种烂七八糟的收费等等。最后祝中国的老百姓都生得起二胎!



香锋2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钱的问题,一些人有没有钱都会生,而一些人给多少钱都不会生,因为他们不想承担那么大的压力。

所以,年轻人不爱生孩子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核心在于观念

我们必须要明白,经过了一些发展,以及不同个体的亲身经历,很多年轻人都感受到了养孩子,以及要为孩子未来负责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存在,会迫使一个人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去追逐梦想,更无法去满足自己对于生活的夙愿。

所以,他们不爱生,也不想生。而如今有人提出来补偿,用钱来促进生育,这种想法很不好,也不够尊重年轻人。各位试想一下,什么人会为了三万元去生孩子?就算孩子生出来了,又会对孩子好吗?

这种行为无异于把生孩子的事儿推向于功利,虽然劳动力有了,但是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笔者反对这种带有功利性质的补贴方式。

其实,想要促进二胎,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解决教育资源压力。如今学区房了年轻人巨大的压力,在此压力之下,他们一定担心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说实话,谁也不想因为没钱而让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所以,希望基础教育从学区模式转变为竞争模式。

其次,解决孩子学习压力。如今教育已然逐渐转变为合作教育,对于家庭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小学,可能需要抽一个人不工作才行。这样的话,另一半的压力得有多大?除非教育问题上,学校可以独立解决,让家庭可以选择双职工,否则,养不起啊!

再次,解决医疗压力,确保正规医疗。现在感个冒都要好几百,这个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能解决基础医疗压力,很多人就没有那么多顾及了。而且,同时也要保障正规医疗,可放心的医疗,不要让长生事件重演。

最后,解决房子压力。不要说现代观念停当如何,我们必须考虑到传统观念,如果不给孩子准备房子,他连媳妇都娶不起。可是,二十年后我们真的能给孩子买得起房吗?我们连自己的贷款都没还完啊!


综上,只有解决了年轻人对于孩子教育、医疗、未来发展等等层面的压力,他们才敢于生孩子。而这些不是补贴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能解决的。


小言詹詹


为什么要开放二胎?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较上年减少约200万,为连续第二年下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创历史新低。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么到2100年中国人口可能只有6亿人了,于是专家开始出来呼吁二胎补助3万,想要借此提高生育率。

但实际上金十君觉得单纯想靠二胎补助就提升生育率不太可能,专家们可能是不知道现在生养一个孩子成本有多高!

1、养育成本

生一个孩子,从备孕开始就已经在计算成本了,怀孕期间还有各种检查费用,等到孩子出生了你以为就解放了?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仅幼儿出生阶段,月支出就已经接近万元,奶粉、尿片等婴儿用品价格可不菲!

然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加上补习班、兴趣班的教育费用,新浪网教育频道曾发布了一份《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中国家庭给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

再加上毕业后工作,结婚所需费用,彩礼、婚房等等,补助3万?够用吗?恐怕连个零头不够!

2、陪伴成本

养育照顾二胎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毫无疑问是双倍的,如果夫妻双方都是上班族,一个孩子照顾起来已经够忙了,更何况二胎?之前一个孩子还可以送去托儿所帮忙照顾一下,两个孩子总得一起亲自照顾培养下兄弟姐妹情吧,另外二胎与一胎的照料都需要平衡,搞不好也容易互相敌视。

3、生育对女性不公平

虽然很多政策保障女性带薪产假等权利,但对于很多在私企的女性来说,这样的规定能不能执行还是一说,削弱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养二胎51%的女性成为全职妈妈,而企业也不希望职工因生孩子耽误工作,但女性如果选择全职带孩子,就会跟社会脱节一段时间,对于企业来说生育过后的女性由于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企业通常会避免招收已生育女性。

而女性全职照顾小孩也容易陷入丧偶式育儿,孩子只有母亲陪伴,丈夫又无法体谅妻子,认为这是应该的,但实际上是女性牺牲了自己的就业,这也是家庭不和睦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相关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凡是符合生二胎政策的人,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为53.3%,并且城市家庭想生育二孩的意愿明显低于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生育意愿明显下降,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全国的生育率也会随之下降。

但常言道:自己都养不活,还养小孩?自己都过得够苦了,就不要拉着孩子一块儿遭罪了。这就是年轻人的生育观。

因为生孩子既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繁衍后代的使命,而是夫妻二人在确认自己从身心到物质条件,都已做好了迎接新成员的充分准备,从而衷心做出的行为。

生孩子这件事情,应该是很神圣的。所以年轻人不轻易生孩子,非但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视孩子,反而是因为他们极其重视孩子,才会显得这么小心翼翼。因为他们想给自己最好的生活,也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


金十数据


那就让我介绍一下日本鼓励生育的一些措施吧!日本籍、永居者、外国籍在日本工作签证、劳务签证之类的人包含在内(不包括研修)。

怀孕后去区役所领取一个手册,每张纸都有钱数,拿着这个手册去检查基本不用自己花钱,每次检查后医院会撕掉一张代替检查费;

只要生一个孩子就给42万日元、生N个就是42万日元xN;

孩子生下来0-3岁每月给1.5万日元,3-16周岁每月1万日元,每个孩子一份;

日本保育園好像快要免费啦!一个月伙食费1千日元;

16周岁内孩子看病去医院500日元封顶,开药很便宜一般1、2百日元。如果一个月内去医院5次达到2500日元之后,这个月在去医院就免费;

国内鼓励二胎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来,否则呵呵


锦曦旅行


先不说给生育二孩的家庭补助多少合适,专家说中国2100年人口可能将剩下6亿,这个预测可能性极大。

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新出生人口:1786万,2017年:1723万,2018年:1523万;2015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96%,到了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0.381%,(如果保持这个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很快为零);另外,目前90后比80后人口少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新出生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未来人口锐减是大概率事件。


回归主题。专家呼吁给生育二孩家庭补助3万,首先对这一提议给予肯定,不管未来能否实施,总算有人发出了鼓励生育的呼声。虽说现金和实物奖励是提高生育率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但是补助3万元,对那些农村困难家庭来说,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而对城市家庭来说,这点补助影响有限,无法调动起那些不想生、不敢生的年轻夫妇积极性。


现在生个孩子不是说生下来完事那么简单,养育成本比过去多多了。从孕期体检到孩子出生,再到小孩长大成人,期间要面临养育、教育、就业、买房、结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费用都让父母非常头疼。当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很多家庭成员为“421”结构,90后夫妇要供养两对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和一个孩子,如果再生育二孩,一块钱要掰成多半去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生完二孩首先要面临的是小孩教育问题。从小孩4岁开始入托,直到20多岁大学毕业,或者出国深造,期间还要参加各类兴趣班、补习班,没有几十万、上百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区区3万元连奶粉或学前班的费用都不够,不要说是补助城市家庭,农村家庭也不够,真的是杯水车薪。


其次要面对的是小孩结婚买房问题。在房价与收入比严重失衡的当下,不谈一二线城市房价,买套三四线城市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20~30年,多生一个孩子意味着需要多买一套房子,如此高的天价房如何让年轻夫妇想生、敢生、多生?

因此,补助钱款只是解决生育率下降问题的措施之一,想要提高生育率更要从治本做起,需要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比如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减免二胎家庭税费、降低教育医疗成本、健全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等。


抽时间来看看


小时候羡慕我爷爷,儿孙满堂,四世同堂,实乃人间之乐。

长大后,看着父母含辛茹苦的养大我们兄弟两人,为了我们能娶上媳妇,四处奔忙掏尽家底。

等我结婚后,才发现别说生儿育女,就连养活自己都够呛。每天为了生存,朝九晚九,披星戴月,没有双休没有补贴,还时时担心工作不保。

为了生命的延续,我和妻子决定就生一个,如果是女儿的话,今生就幸福。

好不容易十月怀胎,当妻子送入产房时,我拿出手机里存的菩萨像,跪地就拜,万望菩萨显灵,赐我一个女儿,让我下半辈子能轻松一点。

忐忑中,护士抱一孩子出来,大喊一声:9床的,男孩!

顿觉眼前漆黑一片,心中血往上涌。耳中听着旁人恭喜声,悲从脚底起。

因为,我的同事、朋友、亲戚,只要是男孩,都是过得辛苦,哎,菩萨都是骗人的。

自从媳妇怀孕起,钱就如水一般流淌。

现在儿子已读三年级,他老师三天两头发微信:你儿子该补习了!

现在你专家让我生二胎给我补贴3万,那好,我给你6万,让你专家再生两个,你可愿意?


阅尽人间冷暖


27岁,90后,刚结婚不到半年,两人都没想过小孩的问题,有着避孕措施。

小孩肯定是要的,和媳妇儿都不是丁克族,但二胎是万万不会要的(除非一次来个双胞胎或者龙凤胎)。

“专家”是在搞笑么,补贴3W,多生一个。我身边有一个同事,今年他老婆刚怀上小孩,就昨天还在群里闲聊,很难受,媳妇儿只是做了一个无创产检就是2500,现在才两三个月,前期各种检查之类的已经花费了5、6千了,后期还有这么长的时间,他说至少也是25000以上的检查费用。

我们的工作不算好也不算差,到手就是6000+吧,在现在的成都属于一般水平,暂时没有更好的出路,能够因为怀孕及时提升自己的薪酬,关键是还有房贷3000,他媳妇儿怀孕后,反应还特别的大,搞得现在经常请假,收入本来就少,现在还打折,以后还会长期请假,这些都是花销。

我和我同事都是农村出来的,所以还是想把孩子放在成都教育,毕竟大城市,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是老家不能比的。而且给大家讲一下我们的农村老家的教育,我本人7岁才上幼儿园,只读了一学期的幼儿园,然后因为村里一年级隔一年才有一个班,所以读了一期幼儿园之后,立马就读一年级,整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老师交所有的科目,当然我们学习的比较少,只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和社会4个科目,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又多了一个音乐,不顾也是一个风琴老师给大家弹一下,听一听。我是到了初中才开始知道原来一个老师只负责一个科目,语文一个老师,数学一个老师等等的,然后我在初一的时候才开始接触英语,才开始学习音标等等,而且我们的老师那时候都是中专之类的学校毕业吧,英语发音现在感觉也不是很专业。我的英语到现在都不好,除了自己不喜欢学的差等主观原因,学习的环境老师的教育,起步很晚肯定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尽管现在可能可能生了小孩把孩子放在县城,也比我们之前的教育好很多,但是我和我姐姐打听了一下费用,一年和成都的比较也就少花费一万多点,这样的比较下来,肯定是原因把还在放在成都了。

自己也常常说,不用报什么兴趣班,培训班之类的,自己当年啥都没有报也长成这样子了,也不赖。但真的到了那时候,肯定不会这么想,孩子都是心头肉,怎么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呢。这样而言,各种各样的花销,一个小孩,一年都不止3万,还不要说到他们成年,而且中国的环境成年之后,也还会给予孩子帮助的,所以一个小孩就已经千难万难了,不要说二胎了。

可能专家们只看到大数据下人口减少,他们的经济能力可能不差,但中国大部分人都是经济不可观的人,不给他们解决问题,是不能够放心生出二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