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建总公司、中国建筑,正式组建于1982年,其前身为原国家建工总局,被誉为中国建筑第一企业,备受工程人关注和仰慕。2018年全年新签合同额 2.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7.1%;完成营业收入近 1.20 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2.4 亿元,同比增长 16.1%。公司位居《财富》“世界 500 强”第 23 位,中国企业 500 强第 3 位。

中建旗下全资控股的8个数字局一直以来也是各级建企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对象。这八大工程局是我国建企里面实力强劲的企业,其业务领域趋同,但又各有侧重。那么经营实力到底谁更强呢?今天从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分派的现金股利、鲁班奖五个维度梳理,向大家展示一下。

一、新签合同额

本年新签合同额直接反映企业当年承揽业务水平,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企业发展生产后劲的重要“晴雨表。它代表着公司未来还可用的余粮,当然是越多越好。八个工程局的新签合同额统计结果如下: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2018年,中国建筑还有两家王牌工程局的新签合同额竟然突破了四千亿元大关。其中,中建八局全年新签合同额4095亿元,中建三局新签合同额4553亿元,这规模足足可以媲美一些建筑央企集团,真是令人赞叹。

中建二局2018年实现新签合同额突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139亿元。

如果分为三层的话大致如下:

第一层:三局和八局,2018三局的新签合同额远远高于八局,相差数额达458亿元

第二层:二局和五局、七局、一局、四局,2018年四局、五局和七局的新签合同额奋起直追,相比2017高了很多,不再是位于第三层。

据有关文章披露六局今年新签合同额也超2000亿,具体数值暂时还没有通报。

二、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结这八个工程局2018年的营业收入如下: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2018年,中国建筑两家王牌工程局的营业收入突破了两千亿元大关。其中,中建八局实现营业收入2146亿元,同比增长36%;中建三局完成营业收入2373亿元。这两家工程局是中国建筑当之无愧的龙头工程局。中建二局营业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16.0%,比前面几个工程局规模大了不少。

中建一局完成营业收入1006亿元,中建四局营业收入也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中建五局营业收入1023亿元。这三个工程局的规模大体相当。

中建七局完成营业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37.3%。中建六局营业收入的具体数字暂时没有公布,它会不会是八大局里面的一批黑马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公司利润总额缴纳了所得税后剩下的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八个工程局的净利润统计结果如下: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2018八个工程局的净利润增长较快。大致可以分为3层:

第一层:三局和八局,二者近3年的净利润远超其余六个局。

第二层:二局、五局位于第二层

第三层:七局和一局,净利润数值相对一致。

第四层:四局和六局。其中,四局的年净利润较高。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2018年八大局净利润数据统计 单位(千元)

四、分派的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的股利。

从投资者来看,之所以 投资于股票,目的在于获得丰厚的现金股利。而从公司董事会来看,为着企业的发展,需要保留足够的现金以增置设备和补充 周转资金,希望把股利限制在较低水平上。但企业发放股利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公司 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到公司筹集资本 的能力。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一局、三局、七局最高,其余三局、四局、五局、六局、八局相对较低。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2018年八大局分派的现金股利 单位(千元)

五、鲁班奖

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简称“鲁班奖”),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是荣誉和实力的体现,是企业呈现给业界一张最好用的名片。


中建八大局2018经营利润如何?


八局数量最多,二局、三局相差一项,三局、五局、六局数量相等。四局、七局最少。

维度对比

维度

最强工程局

新签合同额

中建三局、中建八局

营业收入

中建三局、中建八局

净利润

中建三局、中建八局

分派的现金股利

中建二局、中建一局

中建七局

鲁班奖

中建八局、中建三局

总得来说,从单个角度而言,八个工程局,各自有各自的特色。若论总体实力的话,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企业要数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

(以上数据来源于公共平台和中国建筑官方年度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