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惠民县准备将自然村合并17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居委会,这事你怎么看?

246280304


村并居这件事个人还是觉得地方政府应该慎重,需要根据地区发展从实际出发而定,不应拍脑袋,有时候“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不能因为多盖了几座楼就把农村简单的视作社区,更不能因为住进了楼房就简单的把农民改称了居民。因为农村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关乎农民生活的方面没有改变,农民的劳动,收入方式也没有改变。地方政府更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医疗,教育,增强农民的幸福感。那时村并居,城镇化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


真的不知道叫啥好


小吏也是乡镇干部,对农村合并村庄搞社区建设,个人认为,是大势所趋,但要循序渐进,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

为什么要合并自然村?

1、将自然村合并集中建设社区、居委会,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口外流,很多农村出现大量宅基荒废、空心化,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村庄萧条。一些村房屋破旧,基础设施滞后,影响群众的生活。

2、合并村庄可以集中布置基础设施。由于农村较为分散,道路、自来水、电力、天然气、学校、医院、幼儿园、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难以布局,只能让瘸腿更瘸。合并之后,集中居住可以为社区建齐这些基础设施,让老百姓生活更方便。

合并自然村要注意哪些问题?

合并自然村,搞新农村建设,各地都有探索。总的来看,这几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老百姓的积极性和生活便利。

1、上楼的费用问题。合并社区,肯定要建设居民楼,意味着农民要上楼。买楼的钱哪里来?一部分是腾退宅基土地的补偿(好像在10-15万一亩)、原有房屋拆迁补偿款。要关注这些补偿之外,农民还需要自己再负担多少费用。如果金额过大,很多农民可能上不起楼。

2、农民生活习惯问题。过去一家一户的生活方式,农民节省了很大的生活成本。烧柴火、自己种菜、养鸡养猪、烧火炕、自己打井,这些上楼之后肯定会造成生活成本升高。这种上升是不是老百姓能承受的?3、农民生产设施存放问题。上楼之后,农民的粮食、喂养的牲畜、农机具这些东西不能跟着上楼,这些东西怎么存放?

4、社区管理问题。人员集中后,几万人、十几万人生活在一起,人多事多矛盾纠纷多,如何加强管理,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5、农民种地务工问题。存在合并之后,农民种地教以前远了很多,田间管理、土地复垦都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6、重点人员服务问题。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残疾人、五保户如何上楼,如何过上好生活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也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农民才愿意到社区居住,才能过上和城市一样的日子。


乡野小吏话三农


我看很好,这是以后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水电管理环境卫生、还有最让人头疼的农村厕所问题都能很好的进行统筹管理,还有公交车、校车和普及交通法规等等。不过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土地问题,如果土地流转完成的村子搞起来就顺利一些,如果老百姓家里还有地,那样耕作起来确实不方便,这样的话实行起来就比较困难。我认为这事急不得,必须慢慢来,农民心里特别是上了岁数的人都有一种“故土难离”的概念。


古村居士1


自然村的合并,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农村自然村的发展历史上,几千年来都是以家族、亲戚朋友群居而成,比较容易生存的地方就会出现人口密集数量众多的自然村庄,而比较荒芜贫瘠的地方就会出现人烟稀少的村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村人都选择去城市生活,所以这些年更是出现了空巢村、老人村等现象,这样不仅给社会发展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同时留在村里的的老人儿童生活也非常的不方便,自然村的合并,不仅节约了土地、减少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如电力、饮水输送、通讯网络建设、道路维修、学校建设等等。所以自然村合并为社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已醉梦难醒


据说魏桥也快了,有哦们村



阿菅本人


我就是回民的,我们这里合并了。首先,物业费要交,没有来钱的渠道。收了玉米,小麦,还要放在楼前面。水费电费比在村里的时候多了许多。家里的菜地也没有了。啊,安置小区的意思就是先把你安顿好,在慢慢的治你。好多为了省钱的老年人,每天早上上厕所都要去外面,上厕所不敢在家里上。就为了省一点点的水费。


梅长苏222199708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请不要叫我犀利哥


几千年的宅基没了,老街旧邻没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渐行渐远了,咋就感觉离按需分配的伟大目标越离越远呢?但愿是利国利民吧


俺本善良3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希望国家不要叫老百姓失望,只希望有关部门对的起,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祖国繁荣昌盛


骑着蚂蚁上北极


看着吧又难受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