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鄭氏集團,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長期對抗清朝康熙皇帝?

我是一個小書蟲


相比較已經逐步統一道路的清王朝,明鄭政權在轉移臺灣時,已經失去了對抗清王朝的資本,或者說他要是有資本與清王朝對抗,又何苦放棄內地轉轉檯灣?

事實上當年鄭成功選擇收復臺灣的時候,來自內部的反對聲浪很大,更讓其他地域的抗清力量哀嘆不已,大家在意的並不是開發臺灣的艱苦,而是轉戰臺灣就意味著鄭成功這股清朝初期最大的抗清力量之一,將要放棄對中原的爭奪,甚至會毀掉其他抗清力量的意志,思想和士氣上的摧毀將是難以挽回的,當然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鄭成功的心裡也是苦澀的,畢竟他已經失去了叫板的本錢!



隨著公元1659年北伐南京的失敗,鄭成功最巔峰時期的17萬水陸大軍折損大半,儘管隨後的廈門海戰重創清軍八旗水師,擊斃正宗八旗兵數千人,甚至盛傳擊斃了順治皇帝。海戰的大勝穩住了金門廈門一帶的控制,可面對著旗下數萬軍隊和幾十萬百姓,緊靠著福建沿海幾個稀少的地區來養護自己的軍隊和民眾,明顯是捉襟見肘,而在鄭成功抗清時期,也曾經因為地區狹小不斷加派賦稅,進而多次釀成內亂,在如此窘境之下,轉戰沒有清王朝控制影響的臺灣也成了最終的選擇,但也因為如此,也斷絕了明鄭政權的發展空間。



史書當中並沒有明確交代這一期間,鄭成功還有多少軍事力量,但從鄭成功率軍25000人收復臺灣,另有少數力量留守金門廈門一帶來看,鄭成功的總兵力應該在3到4萬人之間,僅剩幾個小區域能夠容納的百姓也不過數十萬,在自己幾乎已經成了少數部落的情況下,又如何來與逐步統一大陸的清王朝來對抗?

因此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之後,幾乎已經失去了反擊的能力,還好這一時期內地還有一定的抗清力量正等待剿殺,加之清朝缺乏足夠的跨海水師,在利用臺灣海峽拉開的與清朝安全距離的情況下,明鄭王朝僥倖維持了十年左右的安全,等到了三藩之亂的爆發。



三藩之亂時期,在三個漢族藩王的引導之下,最高峰階段大半個南中國幾乎脫離了清王朝的統治,但在這個可以藉機利用的關鍵節點,困守臺灣的明鄭政權卻沒有加以利用,原因也較為簡單,憑藉著自己手裡區區幾萬軍隊,又在清朝長期的圍困封鎖之下,雖然等到了清朝的內亂,但鄭氏家族實在沒有足夠的底氣來加以利用,面對鎮南王耿精忠的邀請,鄭氏家族的第二代接班人鄭經,也只能派出一支萬人軍隊前來助戰,比起內地幾十萬的反清武裝,鄭經的軍事力量完全微不足道,也逐漸喪失了合作的本錢和耿靖忠的耐心,而無力擴大戰事的鄭經,也只能把自己的最大目標放在如何佔領福建沿海重新恢復鄭氏家族的根據地,但隨著幾年後三藩之亂的消滅,在無力擴大戰爭的情況下,鄭經也只能黯然離開內地重回臺灣。

而到了兩年後,1683年清朝在平定了內地的內亂之後,開始向臺灣的明鄭王朝發起最後的攻擊,這一時期在澎湖和臺灣只有不到五萬軍隊的明鄭王朝,在缺乏外部牽制的情況下,再也無力抵擋來自清王朝的進攻,澎湖海戰上萬水師軍隊覆滅,殘餘的三萬多明軍只能向清軍投降。


遼寧資深球迷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明鄭氏集團的實力並不算強,但也不算弱。

明軍攻打南京時,有10萬大軍,但戰敗,官兵有較大損失。

明軍攻打臺灣時,主力是2萬5000人,並不算多。

奇怪的是,打下臺灣以後,明軍實力卻沒有什麼進步。

為啥?

這是因為當時臺灣的人口太少!

早在鄭成功父親時期,就作為中間人將大陸沿海一些難民送到臺灣開荒。

當時大明的土地早已被瓜分乾淨,臺灣卻有很多荒地,地廣人稀。

鄭成功打垮荷蘭鬼,佔領臺灣的時候,臺灣人口除了高山族生番以外,也就幾十萬人。

到鄭克塽投降時,整個臺灣漢人只有二三十萬人,少的讓人不敢置信。

實際上,就算到了200年後的清末鴉片戰爭,臺灣漢人也不過200萬而已。

這主要是當時臺灣太荒涼,地方都沒有開發,容納不下很多人。

更關鍵的是,臺灣的氣候和大陸有些不同,也流行不少傳染病。大陸漢人到了臺灣,很容易水土不服病死,明軍到臺灣以後死了很多,連鄭成功都病死了。

大家算算,二三十萬漢人能提供多少士兵?最多不過一二萬人。

其實,臺灣明軍依靠這點人口,不但抵抗龐大的清帝國幾乎不可能(康熙17年,中國人口約為1.6億),甚至對付荷蘭鬼也是艱難的。

如果不是鄭成功帶了不少福建、浙江、廣東等地的士兵去臺灣,以屯田為生,臺灣明軍早就垮了。

實際上,鄭成功真正完全控制的地區主要是臺灣南部,其他地區無法駐軍,還是高山族人控制。

雖然臺灣大明政府盡力發展,但他們的政府只持續了22年,也就是一代人,不可能根本改變臺灣面貌。

在施琅攻打臺灣的時候,在澎湖決戰的明軍只有1萬多人,結果基本全軍覆沒。

隨後,鄭克塽就投降了。

很多人認為鄭克塽沒骨氣。

其實,鄭克塽當時最多隻有2萬多兵力,接近2萬被清軍殲滅,剩下幾千人沒辦法繼續打了。


薩沙




首先,我們講一下臺灣鄭氏集團的來歷。在清朝入關以後,並沒有立刻實現對全國的統治。當時在南方地區,明朝勢力先後建立了弘光、隆武、永曆等幾個政權。其中,鄭成功屬於隆武政權。隨著局勢的發展,清朝逐步消滅了一系列的南明政權。但鄭成功一直堅守福建的漳州、廈門等地,與清朝進行長期的對抗。由於易守難攻,清朝軍隊幾次大規模進攻都沒有成功。鄭成功甚至組織10多萬軍隊進行大規模的北伐,包圍了南京城,不過最終沒有成功。在與清朝對抗的過程中,鄭成功發現自己的實力非常有限。



當時,清朝已經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 鄭成功僅僅控制福建沿海地區,實力根本無法與清朝抗衡。當時,荷蘭人還控制著臺灣島。鄭成功認為需要奪回臺灣島,作為自己對抗清朝的基地。依靠茫茫大海,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水軍優勢。清朝的滿洲八旗雖然弓馬嫻熟,但並不擅長水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鄭成功率領軍隊主力出征。就在鄭成功奪回臺灣島的同時,由於兵力有限,清朝軍隊攻佔了廈門等地。在此之後,鄭成功集團主要依靠水軍與清朝對抗。



由於鄭成功隨後英年早逝,鄭經負責整個集團各方面的問題。那麼,當時的臺灣島有多少人口呢?認真的事,當時的人口數量很有限。 在荷蘭人統治時期,臺灣島上只有幾萬人口,基本上隸屬於各個部落。在鹿鼎記中,陳近南有一句口頭禪:我數十萬百姓、十幾萬官兵。也就是說,當時的臺灣島有幾十萬人口、十多萬軍隊。認真的說,在鄭氏集團統治臺灣島時期,臺灣島上確實擁有幾十萬人口。



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福建、浙江、廣東等省份的移民。至於軍隊的數量,臺灣島上根本沒有10多萬軍隊,依靠當時的人力物力也無法供養這麼多的軍隊。鄭氏集團僅僅擁有幾萬軍隊,在三藩叛亂期間,鄭氏集團每次都是隻能出動一兩萬軍隊進攻福建等地。 從人口、經濟等各個方面來說,鄭氏集團都遠遠不如清朝。但清朝軍隊不擅長水戰,利用自己的水軍優勢,清朝對鄭氏集團無可奈何。但是在施琅投降清朝以後,由於施琅精通海戰,而且瞭解鄭氏集團的實際情況。



三番平定以後,康熙皇帝終於騰出手來對付鄭氏集團。在施琅的率領下,清朝軍隊在澎湖擊敗了鄭氏集團的水軍,殲滅了主力部隊。由於自身損失慘重,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權臣馮錫範帶著年幼的鄭克爽投降。至此,清朝平定了臺灣島,臺灣島被劃入福建省管理。 在這個時候,臺灣島上確實只有幾十萬人口,和北方省份一個府的人口數量相當。



局勢穩定以後,經濟才會逐步發展,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道理。東南沿海地區的耕地面積有限,人口卻非常稠密。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有一些沿海百姓遷移到臺灣島上生活。由於鄭氏集團已經平定,清朝的海禁政策有所放鬆。截止清朝道光皇帝登基的時候,臺灣島上的人口已經接近於200萬。雖然人口仍比較少,但是已經算很大的進步了。到了甲午戰爭期間,臺灣島總計有280多萬人口。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


臺灣鄭氏集團的軍隊是鄭成功於1649年在廈門抗清時組建,分為水陸兩軍,以鎮為主要編制,共有陸軍72鎮、水軍20鎮。每鎮官兵人數1000—3000人不等,兵力最強盛是在1657年進攻南京時,總兵力達到17萬人,戰船2300餘艘。

這一時期鄭軍的作戰方式是以海島為依託,利用清軍不擅長水戰的特點,充分發揮自己水軍的優勢與之對抗。

但是由於北伐失敗,鄭軍遭受重大損失,但是水師還比較完整。在攻打臺灣前戰船總噸位超過6.8萬噸,僅次於同期的英國。攻打臺灣的鄭軍總兵力約3萬人,可以說是全部主力。

攻克臺灣後,鄭氏集團一面對抗清軍,一面開發臺灣。由於之前臺灣幾乎沒有任何管轄行為,導致這裡的生產狀況十分落後,人口也相對稀少,特別是漢族人。於是,鄭氏集團的數萬大軍不得不分出去相當一部分去做發動群眾、建立政權的工作。但是隨著清軍招撫工作的推進以及多數鄭氏集團對臺灣生活的不適應,特別是鄭成功去世後的一場內訌,不少跟隨鄭成功南征北戰的戰將帶著自己的部隊投降了清王朝。

收復臺灣後的第12年,即1674年,擔任鄭氏集團第2代CEO鄭經響應吳三桂的號召,率部眾3萬人在福建沿海登陸,加入了三藩之亂的洪流中。在8年的三藩之亂中,鄭經部先後與清軍及三藩中的耿、尚二藩作戰,頗有斬獲,一度控制過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大部分地區,兵力最多時達到20萬人。

這一時期的鄭軍主要是外線作戰,並且有三藩的戰略配合。

後來三藩失敗、清王朝招撫工作的持續推進,鄭經的20萬大軍很快灰飛煙滅,等到1680年退守臺灣時,所剩兵力僅數千人,本人也在極度的鬱悶中撒手人寰。

而此時的鄭氏集團再度發生內訌,實力進一步削弱。

4年後,即1684年,清王朝發動攻打臺灣的軍事行動。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2萬多水師官兵分乘200多艘戰艦橫跨臺灣海峽直取臺灣。此時的鄭氏集團已經處在分崩離析、風雨飄搖之中。因為清王朝的遷界禁海,原本依靠貿易維持發展的鄭氏集團在經濟上也遭受重創,孱弱的經濟能力根本無法養活當年一二十萬人的大軍。此時的鄭軍兵力人數沒有準確的史料證實,但是根據澎湖之戰可以得知,鄭軍投入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與同期的清軍人數大致相當。但是最終結果是自己有1.2萬人陣亡、5000人被俘,剩下的跟隨主將劉國軒逃回臺灣,戰船也大部分傾覆。而清軍的全部傷亡人數僅僅只有1000人左右,拿下澎湖後不久,鄭氏集團在第3代CEO鄭克塽的帶領下不戰而降。

由此可知,此時的鄭軍兵力無論多寡,真正擁有戰鬥力的常備軍最多也就1萬人左右,能打的戰將也就只有在給鄭成功當過保鏢的劉國軒。隨著澎湖之戰後劉國軒武力逼宮,鄭氏集團徹底人心瓦解,鄭克塽除了投降就只有自殺了。


大將軍威武K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軍登上了臺灣島,收復了被明鄭勢力佔據的臺灣,此時離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已經過去了21年(公元1662年2月6日,荷蘭殖民者頭子揆一向鄭成功投降)。


在這二十一年的時間裡,鄭軍經歷了清荷聯合攻臺、清朝厲行海禁等政策,不得不放棄金門、廈門等大陸據點後全部撤往臺灣。此後,明鄭只能依靠臺灣海峽的天然防禦優勢,對抗清廷!

但即使如此,對於臺灣的鄭氏家族來說依然危險重重。因為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和清廷聯合出兵,共同對臺灣鄭氏發起了猛烈的軍事攻勢。清軍統帥不是別人,而是鄭成功曾經的戰友兼部下,大清國福建水師提督施琅①。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因為失去了臺灣,導致其“東南亞-大員-長崎”②的商路中斷後,為了恢復航線而要對鄭軍下手;而施琅則是利用清廷“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的心理,來報復鄭成功當年殺他全家的仇恨!


這是鄭氏佔據臺灣後的第一次危機。

1663年清荷聯軍打下了金門、廈門;1644年8月東印度公司佔領雞籠(今基隆),同年11月因為施琅的福建水師剛出海就遭遇了風浪被迫返回軍港。

當時清廷的朝堂之上四大輔臣的明爭暗鬥,民間又揭起了反清鬥爭等(如貴州苗民起義,松江民眾反清),讓當權者放棄了攻臺策略,轉而實行海禁,將沿海居民遷入內地50裡,層層佈防,就是為了切斷臺灣鄭氏和大陸之間的聯繫。

清廷的政策收縮讓鄭氏逃過一劫,從而有能力開始獨自對抗不死心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事實上,也正因為清廷的海禁,讓重新佔領臺灣雞籠的荷蘭殖民者無利可圖,但支出的成本高昂,最後不得不在1668年7月主動放棄。

但這不代表鄭氏的日子就好過!

臺灣畢竟是島,人口就成為鄭經極其下屬需要考慮的首要大事;其次就是如何發展地方經濟,以維護軍事力量。


一、那麼當時的臺灣有多少人口呢?

當時的臺灣人口(不算原住民,僅算大陸漢族移民)並不多,我們可以反推。

清朝平定臺灣後,清廷曾以移民支持鄭氏抗擊天朝為由,強制將十幾萬人遣返回閩、粵等原籍,如果人口達不到一定比例,按照清廷保守派的意思,是要將孤懸海外的臺灣放棄的。

所以可以推出臺灣人口在鄭氏統治時期應該在三十餘萬左右,遣返近一半,剩下的人口也有利於清廷的設府統治(明朝統治時期臺灣也是有大陸移民的,否則1652年郭懷一反荷還哪來的軍隊,而且他反荷失敗後被侵略者殺害的起義軍將士就達到了近萬人)。

何況清廷實行遷界令,遷沿海居民內陸50裡,殘酷打擊偷渡臺灣的閩、粵等地的百姓,這也讓鄭氏在人口補充上少了一個最關鍵和重要的途徑。


二、那麼當時的臺灣經濟如何呢?

當時的臺灣島本身的經濟、土地上的開發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因為大山阻隔和條件有限,人口大都集中在島的西部(生番的開發遠沒有清朝時期有效)。

而且鄭氏的海洋貿易三線受阻:

1.清廷的厲行海禁,使臺灣失去了和大陸之間的貿易;

2.荷蘭殖民者,即荷蘭東印度公司切斷了鄭氏在東南亞的貿易航線(荷蘭是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第一強國,號稱“海上馬車伕”);

3.日本德川幕府執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讓鄭氏對日貿易非常艱難(何況還要和荷蘭競爭)。

所以鄭氏在臺灣的生存是十分艱辛的,無論是糧食供給,還是對外經濟貿易,都是鄭氏面臨和需要思考的兩大問題。


事實上,臺灣鄭氏的經濟和糧食危機在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就越發嚴重了。

當時正是清廷鎮壓三藩的關鍵時刻,為了防止鄭經和吳三桂取得聯繫後引起兩線作戰,清朝對禁海令的實行更加嚴格,對鄭氏海上貿易的打擊力度進一步加強。

這樣的後果就是,糧食危機和財政枯竭讓鄭經焦頭爛額。他不僅下令每戶人家每個月必須多繳一斗米,連將領也必須用自己的俸祿充軍,但仍然沒有辦法解除危機。

當時和臺灣有商業往來的英國商館就作出了這樣一番看法:

“臺灣王之境況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滿清人,滿清人常施恫赫,國王因其財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橫徵暴斂,亦不能使軍隊滿意。是以我國不惟受敵人(清軍)之威脅,亦恐軍隊(鄭軍)因缺餉而叛變。”


那麼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鄭氏還能擁有多少軍隊對抗清廷呢?

從1667年和1668年施琅先後上奏的《邊患宜靖疏》和《盡陳所見疏》來看,鄭氏家族的軍隊不到二萬人,戰船大小不超過二百艘,所以鄭氏能夠盤踞臺灣不是因為軍事力量有多強大,而是因為有大海相隔(臺灣海峽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公里,南口寬約410公里,在清初的航海條件下確實比較困難)。

而對於大清來說兵員是鄭氏的數倍,僅福建水師官兵就有不下一萬人,這還不算受福建水師提督管轄的陸上兵馬以及臺灣投降過來的官兵。

施琅認為只要朝廷授權,他就能從軍伍中挑選出勁旅二萬人平定臺灣。為此,他還提出了剿撫兼施、快速徵臺的方略。

只是他這一主張,被鰲拜為首的清廷掌權勢力所攻擊。鰲拜認為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制勝、計難萬全,而施琅急切攻臺是其私心過重以不顧大清兵的生死,剝奪了施琅的福建水師提督的職位,詔回北京城坐了長達13年的冷板凳。


那麼在鄭氏佔據臺灣期間,清廷有沒有實力拿下臺灣呢?

事實上,如果不是大海相隔,如果不是三藩作亂,如果不是鰲拜專權,清廷解決臺灣問題也不會等到康熙二十二年了(公元1683年),僅憑施琅的福建水師就可以平了臺灣,而施琅即使被詔回北京城,對臺海的局勢依然瞭如指掌(可以看成是他的執念了)。

只是當時鰲拜專權,又有三藩割據,康熙無暇東顧,才讓鄭氏在臺灣呆了21年。

而且康熙在擒拿鰲拜收回皇權後,他首要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臺灣的鄭經,而是割據西南的三藩。

鄭經畢竟遠隔大海,但三藩卻是陸路相通,而且三藩旗下都是身經百戰的能戰、敢戰之士,這才是康熙的頭等心腹大患。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冬,清廷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後就開始著手解決臺灣問題,從定論到準備,再到攻克臺灣,用時不過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對臺灣的收復。


那麼在清廷武力收復臺灣時,鄭氏的軍事力量到底如何呢?

施琅平臺的過程並不複雜,除了在澎湖經歷了一場激戰後,在臺灣本島並沒有什麼戰鬥。

澎湖一戰,清軍擊殺擊傷鄭軍官兵共計1.2萬餘人,俘獲5000餘人,擊毀、繳獲鄭軍戰船190餘艘,而清軍自身才陣亡329人,傷1800餘人,戰船無一損失。

這一戰,也讓鄭氏集團再也無力組織力量對抗清軍。當施琅到達臺灣後,明延平郡王鄭克爽在劉國軒、馮錫範等人的主張下,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就投降了。

自此,在當時的中國境內,漢家衣冠徹底消失,舉目望去都是“金錢鼠尾”,但臺灣納入了大清國的版圖。

順便提一句,鄭氏集團投降後,代表明朝正統的最後一位王爺魯王朱弘桓拒絕遷往北京,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了自殺殉國,實現了老朱家死社稷的傳統!

①施琅最初的職位就是福建水師提督。

②大員:荷蘭對臺灣的稱呼;長崎:日本德川幕府閉關鎖國後指定的貿易地點。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收復了被鄭氏集團佔據了21年的臺灣,至此南明與清朝的抗爭徹底結束。從清朝入關算起,鄭氏集團與滿清對抗了近40年,其中在臺灣就與清朝對抗了二十多年,那麼在臺灣鄭氏集團有多少軍隊呢?為何能與擁有廣闊內陸的滿清對抗那麼久?


其實鄭氏集團在退守臺灣時就已經失去了與滿清爭奪天下的可能,如果真的有實力何必放棄內陸去守孤島?而鄭氏集團之所以能在臺灣堅守二十幾年也完全是因為大陸跟臺灣之間有大海做阻隔,清軍不善水戰,鄭氏集團依靠水師還能勉強守住臺灣,但要是轉為陸戰那鄭家軍絕不是清軍的對手。臺灣是在明末被荷蘭人佔領的,當時整個臺灣也就十多萬的人口,而明朝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對於臺灣問題無可奈何。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宗親和文武百官退守南方重建朝廷,史稱南明。但是南明內部並不團結,同時期出過很多政權,直到永曆帝登基後南明內部才算穩定下來。鄭成功當時是活躍福建沿海地區的,同樣奉南明為正統,但是在陸戰中鄭家軍打不過清軍,可在1660年的廈門戰役中,鄭家水師卻殲滅了清軍水師四萬餘人,由此鄭成功認為僅僅依靠廈門等地已經無法與清軍對抗了,勢必得收復臺灣以其為資本繼續與清軍對抗。於是在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次年收復臺灣,開始了鄭氏集團對臺灣的統治。清軍也趁鄭氏集團撤到臺灣之際佔領廈門等地,而且永曆帝也已經被吳三桂處死了,現在的南明僅僅剩下臺灣鄭氏這一個政權了,但是鄭氏集團並沒有立明朝宗親為帝,而是繼續奉已經去世的永曆帝為正朔與滿清對抗。

在這一時期臺灣的人口已經長到數十萬了,所以鄭家軍一到臺灣就得立刻開墾荒田,不然原有的田地不夠養活臺灣的人口和新上島的軍隊。至於軍隊人數,雖號稱是十幾萬,但實際上遠遠達不到這個數。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鄭氏集團只有三萬的軍隊,一種認為鄭氏集團有五萬的軍隊,但不管哪種說法軍隊人數都沒有達到十萬。而清朝的水師實力確實不強,所以對於臺灣問題也只能暫且擱置。

康熙二十年,收復臺灣的時機成熟了,當時的三藩之亂基本平定,康熙帝可以騰出手來解決臺灣問題,恰巧臺灣的延平王鄭經去世,年僅12歲的鄭克爽繼位,政權不穩,正是收復臺灣的好時機,康熙帝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他先是組建了福建水師,並對他們進行訓練提升戰鬥力。其次尋找合適的將領,清初名將施琅有幸被選中。公元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率兩萬餘人的軍隊出戰(只派出兩萬人也可以反映出臺灣的軍隊不多),在澎湖海戰中鄭氏集團派劉國軒率兩萬人迎戰,但是慘遭清軍全殲,一戰讓臺灣軍隊損失兩萬人,其餘軍隊所剩無幾,鄭氏集團已經無力抵抗清軍了,於是鄭克爽率眾人投降了清朝,臺灣也被納入了清朝版圖。

臺灣在鄭經的統治下曾經想要獨立建國,稱為“東寧建國,別立乾坤”,所以西方的文獻稱這一時期的臺灣為東寧王國,清朝的文獻稱其為東寧省。好在清朝出了個康熙帝,收復了臺灣,不然若臺灣真的獨立建國了,那想要再收回就難了。雖然如此,也不能抹滅鄭氏集團趕走原本佔據臺灣的荷蘭人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