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萬達《復仇者聯盟4》首映票價300?

路南海


沒有這樣的市場,就沒有這樣的價格。


北美售票網站癱瘓;香港連夜排隊買票;中國天價電影票。


它們都是一個道理。


究其原因,


一、漫威這盤棋下得太好。


作為前三階段的最後一部電影,沒有理由大夥不去看大結局。


好比,一部播了10年的電視劇,最後一刻你一定會去看最後一集。


同時,漫威的前期宣傳很會玩。


關於《復聯4》的關鍵劇情,我們知道的非常少,


好奇心會驅使我們想一睹真容。



二、院線經理更看中單部電影能帶來的業績。


春節檔,電影票價集體漲價,因為院線方知道,過年大家一定會出門看電影。


最終,觀影人次少了,但票價漲了,所以最終的總票房,升了不少。


同樣,不溫不火的春季檔,除了一部阿麗塔,基本上沒有能全壘打的。


如今,千年等一回級別的《復聯4》來了。


院線方當然要狠賺一筆,這同當年《泰坦尼克號》一票難求的現象類似。


我朋友圈有做院線經理的,《復聯4》預售場場滿座賣得她直呼開心,恨不得每個月都能來這麼一部猛獸大片。


都是生意人,遇到賺錢的機會,都會狠狠抓住。



三、供不應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


學過高中政治的都知道,供不應求,價格高於價值,供大於求,價格低於價值。


既然《復聯4》短時間能做到預售破億這種事,那麼說明,這個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狀態,供不應求,導致票價高漲。


別看票價賣的這麼高,照樣一秒鐘售罄,連邊邊角角的位置都不剩。


比如上海環貿的百麗宮,463的票價,說賣光就賣光。


跟它比起來,萬達的300已經算“良心價”了。



四、“官方黃牛”是否是一件好事。


行業集體抬高物價,其實是大家預謀好的。


據我瞭解,院線各方都有收到[指導價格]的通知。


通知詳細地標明各種版本的建議價格,和最低價格。


於是,“官方黃牛”就這麼堂而皇之地誕生了。


而且人家也沒有觸犯任何法律法規,依然遵循市場經濟定律。


只是這種“幹一票走人”的心理,確實會讓一部分影迷不爽。


實際上,最終受傷害的其實會是影片本身。


《復聯4》影片質量如何,看過再說。


但由期待值帶來的高預售,已經讓院線方笑著數錢。


這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


個人有個建議,首映夜或首映日可以看便宜的普通版。


IMAX版可等影片上映後,待市場重新調整價格,再去二刷。


這樣觀影會比較理智。



維綸吃牛蛙


復聯4作為漫威第三階段的收官之作,各大網站低估了粉絲們的熱情,美國、加拿大甚至是英國的多家售票網站紛紛出現了售票頁面無法打開的情況,真是低估了影迷朋友們的熱情。


中國甚至出現了16萬元的天價首映票。但是總的來說還算“正常”,萬達IMAX看碟下菜,一線城市400,二線300,三線200

等到好座位幾乎全賣光了,剩下邊角料的時候,再降一半的價把邊邊角角的位置也賣出去。
表面上看像是撿便宜了,暗地裡其實是第三方在消費粉絲,抬高價格,也只是因為不怕沒人看。甚至出現了影院鎖票,造成一票難過的假象,然後開凌晨三點場來試水,再開放24日後面的場次,同時加價。

不是營銷,也不是刷票房,這是黃牛。從電影預售開始,《復聯4》就完全展示出了該片的影響力,這部電影已經成為了目前預售票房最快破億的電影,確實令人振奮的成績,但是這種光榮成績的影響力之後帶來的是院線的坐地起價,帶來價格昂貴的天價票。

萬達作為先行者,推出了高達300元的《復聯4》預售票,受到了不少群眾的質疑,然而大家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因為某個影院直接將復聯4預售票定價400元。你以為400元的價格能夠阻擋影迷朋友們的熱情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有的影迷對價格並不考慮,只要是首映票就是買買買,真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但是對於《復聯4》的電影票,你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預售電影票已經售罄,除了真正的漫威迷搶到手外,很大部分高價票已經落入了黃牛之手然後再加價賣出以此營利。粉絲經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反正院線加價錢也落不到漫威手中。而且電影院還會有偷票房的情況,復聯四票房絕對很高,我不敢想象電影院會從中獲利多少。
那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復聯4的票價哄抬到那麼貴是否合理


這得區分來看,相同的影廳,兩倍於平日的票價,是一個完全合理的事情。對於院線來說,復聯4的片長足足3個小時,雙倍於普通的電影,排一場復聯4在平日可以排映兩場其他電影,因此從保證影院營收的角度來看,兩倍時間、兩倍票價沒有太多問題。

單從市場來說,不止是供不應求那麼簡單,影院之所以這麼瘋狂,是因為今年的生意比去年更難做,因此自然要在觀眾買帳的電影中抓住能賺錢的機會狠狠撈一筆。

春節檔剛過不久,特別是今年春節檔佳片不多的情況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還是隻有11%,已經下降到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點;單日單廳平均收益2177元,同樣是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點,相比2015年高點的3154元下降幅度超過30%。

2015年到現在短短不足五年,國內的影院數量一度翻了兩番,至今已超過10000家,銀幕數從30000塊到60000塊,排映場次不斷上漲,但是觀影人次卻在這兩年出現了停滯增長甚至下滑,單銀幕產出也不斷降低,人次增長跟不上銀幕數量與影院數量增長成為現在市場的主要矛盾之一。

實際上,早在去年開始,就有不少影院人士抱怨生意做不下,三四線城市方圓5公里6座影城的情況比比皆是,很多影院投資人在電影市場高速發展的時間進入到這個市場,但是現在競爭的激烈程度卻讓他們始料未及。

影院競爭有多激烈?! 這兩年銀幕數量仍然會保持一年一萬塊的增長,但是我們看不到人群的增長可以從哪裡來。毫無疑問,最終的結果只會有一個,那些三四線城市人流較少、經營不善的小影院,尤其是背後沒有影投的個體影院,在今年會倒閉不少。

三四百的票價部分影迷朋友們可能並不心疼,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朋友來說確實是令人心寒的。


再說些有趣的事情吧,今天的小蜘蛛



首映見啦,喜歡的關注我喲,麼麼噠愛你們。


你看起來沒有食慾


1、市場原因:供需關係永遠是第一位的,市場會調節一切。市場需求多強烈相信最近這一兩天,你會在各大自媒體內容中大範圍的get到,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2、技術原因:此次《復聯4》片長長達3個小時。給大家簡單算一筆賬,片長是3小時一場,但對於影院經營來說,不是你3個小時看完,自動就從影院消失了,你的散場,和下一場觀眾的入場時間,也是影院經營的時間成本,間場20-30分鐘,平均一場的實際時長成本是3.5個小時。假設影院早上10點開始放映第一場,按照北方的作息時間,晚24點打烊,這個時間區間就是14個小時。14÷3.5=4,也就是說北方影院一個影廳充其量一天只能放4場。南方廣東地區有夜場的話,如果早9點開場,沒準還能再加一場(這也是廣東的區位優勢)。而同樣的經營時間,如果是市面上其他影片90-120分鐘的常規時長,影院一個影廳至少能放6-7場。影院少放的這2-3場收入,攤入《復聯4》這4場內,票價還算貴麼?

3、體驗品質不同,拉開價差也正常,有IMAX高達300-400元一張的零點場預售,也有普通3D版19.9元一張的優惠活動,放在其他商品裡也都正常,比如華為最新的P30系列有最高配6788的,也有最低配3988的,一分價錢一分貨,這也是市場給予最優產品體驗的最優回報,無可厚非。


吃瓜小丁


這是最後一個系列所以製片方和影院充滿了最後要撈一票的感覺。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實際上還是和漫威粉絲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有很大關係。這部電影的票房肯定是非常有保障的,剩下的就是影方在試探粉絲們到底能為這部電影付出多少了。很多粉絲表示即使票價高,還是一邊痛罵影院一邊買票。就是為了給自己的青春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票價高,但是粉絲死忠,不存在太高所以不看或者等到下映再看,票價高對於票房沒有太大影響,所以影方提高票價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行為了。

而粉絲們願不願意當被割的韭菜,全憑自願的了。


Okay147


正常啊,萬達的水準和屏幕檔次及其整個影院水平,感覺比同級別都高,一般普通的都二百多了。

大家看圖,座標西安



善念胡總裁


《復仇者4》還沒上映!就已打破3個紀錄 ,首映票價300實至名歸,對復仇者聯盟4首映票等問題的,可以翻看我的文章

《復仇者4》還沒上映!就已打破3個紀錄 !


好看王HKW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牽扯比較多,如果有影院內部人士透露一下或者正面回答比較好。一部電影定價,應該是由出版方,影院,廣電等等好幾方來分攤提成的。你以為電影票是300元,萬達影院就能拿到300塊麼,估計不可能吧。其中部門太多,無法理清頭緒。如果有專業部門或機構人員回答,那就非常好啦。


Onlyyou2005


首先,畢竟據說是大結局了,十年時間,無論是電影角色,演員,還是我們這些漫威觀眾,這一輩人最好的年華在這裡了,快到終點了,不好好跟這最好的一切說一聲拜拜嗎?

其次,充分說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你可以不首映的時候看,可以過段時間降價或者打折再看,也可以院線下線,各大平臺vip用券看,用卷還覺得貴的話就等vip,vip不捨得錢充的話,總會有免費的那一天的,如果先看,可以給周邊所有人劇透,如果最後看,那就去看一部你已經知道全部劇情的卻又跟自己想象的不那麼一樣,渾身是問題的爛片吧,當然,也許你依然熱愛。

最後,對這個問題發問,“如何看待萬達《復仇者聯盟4》首映票價300?”,我們拋開這個標題中的萬達,首映,復聯4,只說最後的票價300,幾個字,如何看待票價300?,哇塞,這真的是一個極具開放的問題,當然,作為平時蹭人視頻平臺vip看電影的我,這個問題問出來給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票價太貴了,為什麼?”,回答的大多數人也是在針對為什麼這麼貴來回答這個問題,當年我第一次看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發現一張電影票要75元的時候,我就考慮過“這個票價太貴了,為什麼?”的這個問題了。所以,我想問這個問題,我們從哪一個方面開始來談起這個問題。不然我這個人太能嘮了,不知道啥時候能說的明白,也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在這個裡面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拜佛指路


從市場角度來看,符合經濟學規律。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如果後面演化成熱門電影電影票都需要搶購,甚至還有黃牛來炒的話,觀影購票體驗會大打折扣。還是希望有個調控機制


好物分享驛站


各取所需吧,市場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