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以漢室後裔自居,建立蜀漢,如果曹丕將漢獻帝送去蜀漢,蜀漢是否會因此瓦解呢?

重舟難過千重山


你確定曹丕會這樣做嗎?如果我是劉備,曹丕把漢獻帝送到蜀漢,我睡覺都會笑醒。

為什麼?

曹丕的皇帝位是怎麼來的?漢獻帝禪讓的。漢獻帝為什麼要禪讓?因為曹丕逼的,別告訴我漢獻帝主動讓的,那不存在,人人都明白,漢獻帝是怎麼讓的皇位。



現在曹丕居然把漢獻帝送到蜀漢,劉備會怎麼做?

很簡單,奉為太上皇,劉備按輩份雖是漢獻帝的皇叔,但由於劉備已經稱帝,只能奉漢獻帝為太上皇,太上皇是劉邦發明的,不僅僅是皇帝的父親,也可以是上一任皇帝,沒有血緣的那種。

然後以漢獻帝名義詔告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今有反賊曹丕逼迫朕將皇位讓於他,實屬曹丕逼迫,大義不道,逆天而行,前有曹操獨攬朝政,禍害漢室,後有曹丕搶奪我大漢江山,可惜我大漢四百餘年江山,斷送在曹丕賊人手中,今聯得到昭烈帝劉備的相助,拜為太上皇,以劉備為漢室正統,向天下發出檄文,請各路英雄以劉備為帝,聯合起來,一起討伐逆賊曹丕,恢復我大漢江山。

然後這個檄文一出,天下譁然,曹丕在政治上陷入困境,曹丕已經詔告天下是說漢獻帝禪讓的,現在又被打臉,皇帝可是君無戲言啊,曹丕顏面掃地。



然後劉備以漢獻帝名義再次發佈招賢令,求取天下名士及人才,凡能以興復漢室為已任的人,都可以到蜀漢來,以助劉備一臂之力。

兩漢以孝治國,讀書人學的都是儒家經典,忠君愛國的那一套,雖然現實社會很殘酷,漢室已經衰弱,但仍然不乏有人才心向漢室,畢竟四百餘年江山已經深入人心,一時半會還不會拋棄,總有人來投靠的。



還有劉備北伐也更具號召力了,打著漢獻帝的旗號北伐,在政治上更加正確,在道義站在制高點,一邊是軍事戰爭,一邊派人以政治宣傳,曹魏境內總會有各種反抗力量會加入到蜀漢的,只要引起動亂,蜀漢也並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

要知道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司直韋晃造反也就是公元218年的事,而宛城候音、衛開的造反也就是公元219年的事,而曹丕稱帝是公元220年的事,說明在這個時候,曹魏境內仍有不少反抗勢力潛伏著,只是時候不到,而劉備要做的,就是以漢獻帝名義攪動這些人聯合對付曹魏。



當然了,劉備要想打贏北方,還得靠軍事實力,有了漢獻帝,就會更有底氣,也許打不贏雄據九州的曹魏,但蜀漢也不會瓦解。

至於劉備與漢獻帝的關係,你不用懷疑,漢獻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傀儡皇帝,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聰明的傀儡皇帝了,深知明哲保身之道,而劉備又是有著雄心壯志的帝王之相,把漢獻帝奉為太上皇供著,對劉備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叫政治正確,是絕對不可能加害漢獻帝的。

最終結局如何,還得看魏蜀雙方軍事實力的對抗,也許誰也吃不誰,維持現狀是最大的可能。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瀉藥

題主友友的提問,應該是想表達這意思:曹丕將漢獻帝送去蜀漢,讓自立的劉備打臉,羞愧下下,然後致成亂局,會導致到什麼程度地步?

乍一看,這題假設成立,劉備向來以匡扶漢室為明志示人,如今你冒替稱尊。真給你個正牌的,你怎麼處理,羞不羞。

這只是理論上成立,基於人要臉樹要皮之點上。

但是,自古帝王政治權謀之術,在風搖雨動前,有幾人要顏面講顏面的!!政治的近義詞只能是厚黑,與良善陌路。

劉備不但不會自打臉,曹丕真能送,劉備就還真能在邊境鑼鼓喧天的迎接。至於接來怎麼處理,辦法有的是,但目的還是一個:提線木偶。你曹操能架空,我劉備再做不到,還配“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那句話嗎?!

也就是漢末江湖武俠還不流行,要是有什麼東邪西毒、神鵰俠侶的,我劉備早就請來,去魏地劫竊獻帝來了。

漢獻帝就一江湖倚天屠龍令牌,曹操用它沾了多少光,我特麼就沾了一點兒掛皇叔的光,腰疼都不疼了。再也沒撈著沾。這次雖然是我稱王,你再送。面子上稍微打點折,但事是活的,有了這“令牌”,打誰也好使,面子算什麼,什麼謊言找不回來。

言歸正說,實則這個假設不成立,從邏輯上先不成立。因為,曹丕斷不會送出漢獻帝。

曹丕稱帝的原因,一是可能火候到了,二是他沒有他爹的提線操控能力強,先取之為上策。

但是他不會沒有看到,當初曹操持此“令牌”,如何先登高於諸雄,先奮擊於南北。

曹丕寧願閒養獻帝,也不會傻到送給敵人,拿去做文章。

不論什麼原因,倘若獻帝真在了劉備手裡,打臉的絕不會是劉備,而只能是曹丕。

曹操奸雄也罷,劉備仁良也罷。獻帝在誰手上只會是一個牌子,相信曹劉等雄絕不會傻到拱手以讓。

亂世中能夠登高,權謀厚黑上,誰也別笑話誰,誰也別說什麼顏面第一。自古如是,君不見後世玄武門血濺,莫須有風波等等等嗎?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曹丕是接受漢獻帝禪讓繼位的,可謂“名正言順”。漢獻帝就是曹丕帝位正統性的合理註解。所以曹丕不會把漢獻帝送到蜀漢劉備那裡的,事實上曹丕也就是這麼做的。

歷代統治者為什麼那麼強調帝位的正統性?

當年我的老師動不動就敲黑板,大聲說道:“這很重要!”關於曹丕的魏國正統性,蜀漢的應對方法,自然就是國內遍佈了漢獻帝被害的流言,然後劉備以漢室後裔而登基稱帝。

孫權稱帝之後,為什麼不斷地出現祥瑞,就是因為缺乏正統性。孫權以祥瑞來彌補正統性的缺失。

寄暇學宮認為,蜀漢犯的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承認了孫權的帝位。劉禪和孫權互相承認帝位,恰恰得利於曹魏。本來蜀漢還可以拒不承認曹魏的正統性,以漢獻帝被害為旗號,對抗曹魏的正統性。正因為承認了孫權的帝位,所以這種旗號就失去了號召性。“天命論”逐漸佔領了蜀漢的輿論市場,這也是蜀漢滅亡的一個原因。

我們做歷史假設,就是為了更好地研究歷史,從歷史節點上有所借鑑。

假設為了打破漢獻帝被害的流言,或者誰也不知道的其它原因,曹丕決定把漢獻帝送到蜀漢。

劉備在稱帝之後,並沒有利用漢獻帝被害的流言討伐曹魏,而是去討伐東吳。從這點來看,漢獻帝對於劉備應該就是一個燙手山芋。

只要漢獻帝到了蜀漢,劉備無外乎這麼幾個選擇:

劉備退位,漢獻帝重新稱帝。

劉備不退位,尊奉漢獻帝。

至於實權,那是幕後的事情了。但是無論是哪種情況,劉備都很尷尬。

因為漢獻帝的到來,曹魏的謀逆罪名被打破。因為已經禪讓,漢獻帝再作出爾反爾已然無用。此時的漢獻帝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

如果曹丕把漢獻帝送往蜀漢,就會出現一場圍繞漢獻帝生死的博弈。曹丕必然要全力保護漢獻帝安全到達蜀漢。劉備必然要漢獻帝到達蜀漢之前被曹丕害死,從而再次坐實漢獻帝被害。

三國的故事將會更加精彩!



【每篇文章都是腦中迸出的小火花。】


寄暇學宮


劉備出身布衣,他有一個金字招牌,即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在成都建立國號漢,自認為是漢政權的繼承。如果曹丕把漢獻帝送到西蜀,劉被也會"挾天子以令諸候",在政冶上取得更大優勢,政權會更加鞏固。

公元220年,魏王曹丕用禪讓辦法從漢獻帝劉協手中取得政權,建立魏國,年號黃初。曹丕繼承的是漢朝法統,降劉協為山陽公。當初曹操才一萬多人,因"挾天子以令諸候"取得政治上的優勢,以天子名議討代不臣。滅呂布,平二袁,收關中統一北方。

曹氏靠漢獻帝這個招牌發家,條件成熟時取而代之。如果曹丕把漢獻帝送到西蜀,自己政權的合理性將消失,曹丕就成了眾叛親離的人物,所以,他不可能把漢獻帝送出去。換言之,漢獻帝真的去了西蜀,劉備做夢都會笑出聲來,天上掉下餡餅了。



關東俠客


如果曹丕把漢獻帝送到了蜀漢,那麼蜀漢不但不會土崩瓦解反而會更加讓劉備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以大漢正統自居,名正言順地清除曹丕、孫權等“反賊”。同時,由於漢朝正統皇帝在劉備身邊,蜀漢也更便於籠絡人心。一百多年之後的匈奴人劉淵因為打出了“漢”的國號,就出現了“遠人歸附者數萬”的場景,可見大漢還是非常有號召力的。

再來看劉備如果真的得到了漢獻帝,他會怎麼處理,我們可以拿後世的幾個實例來做類比。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了明朝著名的“奪門之變”,“土木堡之變”爆發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太師也先俘虜,他本來是瓦剌手中一張非常有殺傷力王牌,完全可以用朱祁鎮來要挾明朝,事實上也先的確這麼做了。只不過明朝方面不買賬,于謙等人另立新君,朱祁鎮就沒什麼用了。隨後,也先把朱祁鎮放回了明朝,這就讓明朝比較尷尬了。最終,新立的皇帝明代宗朱祁鈺把朱祁鎮尊為太上皇,然後軟將他軟禁,甚至軟禁他的大門都用生鐵澆築起來。正常情況下,朱祁鎮的一生就這麼完了,只是有投機分子石亨等人發動了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當上了皇帝。如果劉備得到了漢獻帝,那麼很有可能也會先是惹人鬧鬧地上演一場“禪讓大典”,從法理上得到漢朝正統皇帝的位置,隨後把漢獻帝尊為太上皇(太上皇並不一定是要比皇帝輩分大,晉朝還有把孫子輩的皇帝尊為太上皇的),然後軟禁起來。

宋朝還有一個可以類比的事件可以反向說明,漢獻帝在曹丕手中才有價值,送到蜀漢之後,漢獻帝對曹魏來說就一文不值了。“靖康之變”後宋徽宗和宋欽宗都被金國俘虜,宋朝的主戰派以及南宋建立初期的宋高宗趙構,都曾經打著“迎回二聖”的旗號組織北伐,但是如果“二聖”真的回來了怎麼辦呢?所以,這個口號後來就沒人再提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他們都沒有在在世的時候回到宋朝,並且一直都是金國手中的王牌。金國皇太弟完顏斜也(即完顏杲)在他的遺囑中就曾經提到,如果南宋真的組織軍隊大規模北伐,那麼金國就可以“遣天水郡公桓,安坐汴京,其禮無有弟與兄爭。如尚悖心,可輔天水郡王”。所以,“二聖”在金國手中才有價值,真的送回了南宋,他們倆就一文不值了。


國史通論


如若劉協到四川,劉備裡外不是人

如果曹丕在劉備稱帝后將漢獻帝送到蜀漢,那麼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劉備不退位

劉備稱帝時,是以復興漢室為口號的。劉協的到來,將嚴重挑戰劉備帝位,畢竟,雖然是被篡位,劉協與劉備相比之下,更有代言漢朝的正當性,以劉備打出的口號來說,理應退位,由正統的東漢的直系劉協復位,但這牽涉到待會討論的第二種情況。這裡討論的是劉備若不退位,那他用以號令平民的威信將大打折扣,雖然那時是軍閥割據混戰的年代,但出兵與號令天下的理由還是要得以服人,不然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就不會這麼好用了。而此時劉備的行為不就違背自己的口號了嗎?

第二種情況,劉備退位但仍於幕後掌權

倘若劉備真的退位了,其底下的大臣該如何安撫呢?劉備手下的大臣,多年來跟隨劉備,難道是真的要復興漢朝?或許有這麼一點可能,但以人性來說,更多的是為了榮華富貴吧?如今,自己的主公,因為劉協的到來退位,自己辛苦多年的成果,可能就這樣被一個被廢的皇帝接手,即使榮華依舊,但漢獻帝復位後,敢多重用自己,誰也說不準吧?因此,劉備若是真的退位,很大的機率,會是劉協被架空,實際的權力仍掌握於劉備手中,那這與劉備所反的曹操有什麼區別呢?此舉仍會遭人詬病。

第三種情況,劉備退位且權歸漢獻帝

若是發展如此,劉備的一干舊臣,很大的機率,會為了自己的地位,設計讓劉協暴斃,再推舉劉備重登帝位,但劉備在平民中的威信,必定下跌至谷底。


重舟難過千重山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曹丕接替曹操繼位丞相、魏王,後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初登高位手掌大權的曹丕,面對突而其來的權力交接,心理上有些激動和志滿意得。為鞏固自己得權利,進行了大量的人事調整,大量提拔自己得實力,排除異己,任命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御史大夫,同時任命夏侯惇為大將軍。



經過一些列的調整,曹丕政權得到穩固,天下太平,而曹丕對自己的政績相當的滿意,但同時也覺得自己不應該屈居於魏王之位,曹丕的這一相當也得到了很多大臣的附和,因為他們也覺得該往上升一升了,在大臣的附和下,曹丕上書,讓漢獻帝劉協退位。

公元220年十二月十日,在曹丕的脅迫下,漢獻帝劉協被迫將帝位禪讓於曹丕,辛未(大概是下午13-15點),曹丕登受禪臺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

對於退位的劉協,曹丕並沒有太多的威脅,將其封為山陽公世代世襲。

漢獻帝被退位的事情,傳到了劉備的耳朵裡,而劉備以為漢獻帝被曹丕殺害,為了延續漢朝,在成都稱帝,國號“漢”。

如果曹丕將漢獻帝劉協送到蜀漢,蜀漢會土崩瓦解嗎?

肯定的回答是不會,而且曹丕也不會送給劉備,送給劉備相當於放虎歸山,曹魏政權岌岌可危。

曹丕不會送走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劉協雖然沒有實權,但是卻是漢朝的正統皇帝,在漢民心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早年漢獻帝被董卓和曹操囚禁的時候,就曾多次發生過,解救漢獻帝的事件,所以相對而言,將劉協送給劉備,也就意味著劉備多了一把尚方寶劍。

蜀漢不但不會瓦解,還會越發的強大,劉備和曹操不同,劉備是真心的想要復興漢室,所以漢獻帝劉協到來,劉備必定會將帝位禪讓於劉協,劉備輔佐於劉協,劉協登基之後昭告天下:曹丕謀權篡位,實為漢賊,望天下漢朝子民,與朕共伐之,興復大漢。

這一昭令一出,有潛在復興漢室的人必定,各地響應漢獻帝劉協,討伐曹丕,而曹丕的政權也就岌岌可危了。


歷史黔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世子曹丕繼魏王,鞏固自己權利的同時,努力排除異己。十一月,曹丕就迫不及待的逼漢獻帝禪讓帝位,就此登基稱帝,建立魏國,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並封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食邑山陽縣,終結了維持已久的漢室江山,正式開啟了三國時代的大門。

古人做事都講究個師出有名,所謂名正則言順,為了不背罵名,正統這個思想根深蒂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幹什麼都需要漢獻帝一紙詔書奉詔討賊,劉備和孫權給出的理由是“奉衣帶詔討賊”,而這個奉字尤為重要,這一層窗戶紙沒人捅破就是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招攬人心的“合法性”。漢獻帝是漢朝正統,不論天下如何大亂,他畢竟是漢室正統繼承人,曹操、劉備、孫權依然都是漢臣,如若稱帝實屬謀反。

何況漢獻帝的號召力還是很強大的,他使得曹魏陣營不斷從弱變強。尤其是對士族的影響力,一大批文臣武將逐漸向曹操的曹魏陣營靠攏。曹丕僭越稱帝后,通過吏部尚書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逐步拉攏了士族。

從曹丕的角度來看,他稱帝,打的名頭便是漢朝正統漢獻帝以“禪讓”的方式傳位給他,這說明他稱帝是漢獻帝認可的,而劉備和孫權都是自立為帝,即便實力相當,也有篡漢的汙名。這也是曹操至死不願稱帝,誓為漢臣的原因。反正曹操凌駕於天子之上,大權在握,也只是差個名義而已。

從劉備的角度來說,自己代表漢室正統,而篡奪漢室江山的曹魏才是漢賊。可他卻在曹丕稱帝后的第二年,以曹丕篡漢稱帝為由登基稱帝,建立蜀漢政權。但是呢,漢獻帝禪讓之後,劉備沒有興兵伐曹,這按理說帝也稱了,基也登了,如果此時劉備選擇討伐曹魏,至少還能說明他是將匡扶漢室放在第一位的。而他卻選擇征討東吳,為奪回荊州壯大自己的實力,這就表明劉備更看重自身的利益。

漢獻帝劉協不可能看不透劉備的野心,對於漢獻帝劉協,袁術曾評價道:(漢獻帝)聰叡,有周成之質。而漢獻帝的諡號“獻”,也有聰明睿智的含義。再加上曹丕和漢獻帝的親戚關係,所以漢獻帝,也不大願意投靠劉備。劉備聲稱漢獻帝已死,有可能是因為消息閉塞,但更大的可能是因為漢獻帝不死,他向來以漢室宗親自居,根本無法名正言順的稱帝。因為劉備在進位漢中王以後,就一直在為稱帝做準備,有幾個大臣反對就是因為漢獻帝還在。

曹丕稱帝,漢獻帝對於曹魏已沒有政治用處,曹丕兌現承諾一生沒有加害漢獻帝,曹丕死後,漢獻帝還活了八年。何況,曹操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曹節為皇后,漢獻帝的兩個女兒又都做了曹丕的嬪妃。並且在禪位後封劉協為山陽公,待遇非常不錯(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後漢書》本紀)。

雖說蜀漢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存於世間,但跟隨劉備四處征戰的部下也不可能同意讓位漢獻帝,把自己辛苦得來的勝利果實白白讓給別人。對於劉備而言,他得到漢獻帝,既可以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緊握實權,名正言順的號召天下能人異士擴大自己的勢力,也可以學習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帝位。如此一來,“正統”的位置也會落到他的手裡。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曹丕已經稱帝,東吳孫權也然不甘人後,劉備收到漢獻帝后,便會派人行刺,殺掉漢獻帝,然後嫁禍給東吳或者曹魏,再打著為漢獻帝復仇的名號,招攬天下忠於漢室的人才,壯大自己的實力。

而且劉備一定會加害漢獻帝,畢竟劉備何曾對劉琦、劉璋手軟過?赤壁大戰之後,劉琦為荊州牧,赤壁功勞最大的孫權都不好說什麼,畢竟荊州以前就是人家劉琦家的。但是劉備打著劉琦的名義取得了荊州江南的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之後,劉琦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尤其是一直打著匡扶漢室旗號的劉備,卻將自己的兩個兒子命名為劉封和劉禪,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只有古代帝王才能在太平盛世或者是天降祥瑞的時候封禪天地。一個帝王野心如此明顯的人,怎麼會願意給別人當臣子?

再者,如果曹丕將漢獻帝送往蜀漢,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是為了激發蜀漢政權的內部爭鬥。但當時蜀漢和曹魏各方面相對比來看,完全沒有多此一舉的必要。

總結:如果曹丕將漢獻帝送去蜀漢,蜀漢根本不會瓦解

1.劉備不會讓漢獻帝活著進入成都(刺殺之後還會嫁禍東吳和曹魏,可能性極大)

2.劉備學習曹操,讓位但不交權

3.劉備學習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劉備都將坐實正統漢室的旗號。並且,漢獻帝都將莫名其妙的死掉。所以曹丕,漢獻帝也都不是傻子。


王胖胖聊歷史


我是生活問道。

對於《三國演義》中的差輩問題其實不用大驚小怪,畢竟是小說,總有按照主觀意志的情況和不嚴謹的問題出現。所以這個問題咱們做為吃瓜群眾,不用太較真的。

還是按照題目來解讀吧!

《三國演義》中寫到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此時並沒有稱帝。曹丕於公元220年脅迫漢獻帝劉協禪位,建立大魏政權,國號黃初元年。在黃初二年時,消息傳到劉備耳朵裡後,劉備為了延續漢室香火,在漢中稱帝,建政權依舊是漢,年號章武。


曹丕是在219年10月份讓劉協禪位,事前不可能一點消息也不漏,即使嚴絲合縫,從劉協禪位那天起就必須要昭告天下。


按照當時的消息傳播速度,快馬加鞭六百里加急也得跑個半個月左右才能到劉備那彙報。況且一路上還得小心翼翼的,畢竟是細作。任何年代間諜都是不受保護的。這速度傳到劉備耳朵裡,估計就到年底了。

那麼,按照事先研究好的方案執行(對於稱帝這件事先不說劉備是不是知道是不是願意,手下人是早就有預案的)從準備到執行,也就幾天的時間。對於稱帝肯定也要昭告天下,要告訴世人為什麼要稱帝?至少要有幾份預案文稿,包括獻帝被害該怎麼寫,被廢給怎麼寫,駕崩(自然死亡,病死之類)該怎麼寫,還有禪位該怎麼寫,這些都必須有預案文稿的。至於龍袍之類的,更是早就準備齊全的。這麼說吧,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這個東風,無論是什麼手段,目的只有一個,獻帝不在是皇帝,並且不在傳位給劉氏子孫。那劉備就可以第一時間稱帝。

那曹丕敢不敢把獻帝送到劉備那裡呢?當然敢。如果需要,劉備只要開口,過來自己接都成。因為獻帝已經沒有任何的政治價值了。

因為獻帝的價值可以分三個階段來衡量:

一,董卓亂政時期:

董卓亂政時劉備28歲,曹操34歲,屬於青年中的傑出代表。

董卓保持朝政頂多是個“罔上專權”,也就是權利之間的利益糾紛。但是他廢帝另立(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則屬於“大逆不道”了,這是謀反的罪過。

因此,董卓不但激怒了一大批的漢室老臣,同時也激怒了諸侯。別管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那時候是不是真的忠心於漢室,但是表面上文章還是要做的。

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到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在漢獻帝利益最大化時的風口進行了最有效投資。讓他從諸侯中脫穎而出,佔據了“天時”。

第二,討伐諸侯時期:

佔據了天時的曹操開始按照自己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

從剿滅袁術開始,宛城戰張秀,官渡敗袁紹,荊州的不戰而降讓曹操收穫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來的最大紅利。

雖然赤壁敗給東吳孫氏集團和劉備的聯手進攻,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夙願,但是北方經過曹操的外攻內治,卻是達到了後漢時期最穩定階段。

這個階段漢獻帝的作用趨於平穩,但政治優勢依舊明顯。這個階段也是曹操開始著力於漢滅魏興的承上啟下階段。

三,完成天下正統交接的使命:

雖然曹操代表的新興階級已經根深蒂固,但曹操依舊不希望在他手裡完成天下的交接,從而使自己揹負千古罵名。曹操生前已經把路鋪好,曹操死後,漢獻帝主動禪位於曹丕。

禪位不等同於篡位。禪位是有德者居之。因此無論從法理還是朝堂,都是順應天意的。

禪位之後,原漢獻帝劉協基本上沒有價值了,可以退居二線了。唯一的價值也就是曹丕好好的養著他,給剛換了天下人看看新皇帝的宅心仁厚。


漢獻帝的退位,傳到劉備的耳朵裡的是漢獻帝被殺,給了劉備當皇帝的最充分的理由。這個時候如果曹丕把漢獻帝送到劉備那裡,劉備雖然難受,但是一樣有辦法消化。

第一個辦法:

直接在交接時斥責皇帝的身份。這個時候,和劉備一般年紀還健在的見過皇帝的人寥寥無幾,活著的也都是曹魏的人,誰的話更可信,不言而喻。關鍵是,就算漢獻帝是假的又能怎樣?

第二個辦法:

劉備將漢獻帝接回漢中,奉為天子,也不過是重新上演奉天子以令諸臣了。這個時候的天下曹丕稱帝了,還是合法的,不會聽劉備的。東吳孫權逐利而爭,皇帝的權威在他這裡幾乎為零。

天下哪裡還有別的諸侯存在?留在身邊,反而會讓自己的陣營分裂為保皇派和劉備派,勢必是要一場腥風血雨的。

第三個辦法:

將身份正統的漢獻帝迎回漢中,立為太上皇,劉備依舊為皇帝。這也是最滑稽的一個方法。

因此,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漢獻帝都不會回到漢中劉備身邊的。因為,劉備匡扶漢室不假,但是他要匡扶的,是他的漢室。


生活問道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漢獻帝一直被曹魏政權控制,利害相較之下,肯定是利大於弊,否則以曹操曹丕的聰明不會一直實“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既定國策。

其次,需要明確的是,整個東漢末到司馬氏晉代一統三國,這中間紛爭的三國時期其實始終是籠罩在東漢王朝外衣之下,沒有明確的說漢代滅亡了,如果這樣,漢獻帝就沒有任何價值了。所以只有名存實亡之下,誰控制了天子也就牢牢掌握了政治話語權。這也是漢獻帝的最大價值,這樣的話,曹魏根本不會把漢獻帝送到西蜀。

其三,需要明確的是,如果送到西蜀,對於曹魏來說,也不好受,就會從政治上主動變為被動。會收到劉備集團的更大的政治壓力,輿論壓力,正統性的絕對挑戰。這對於曹魏,無論曹操還是曹丕或者後續之君,都不會允許。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如果曹魏把漢獻帝送到西蜀,劉備集團在初始階段會接納,原因正是上述的政治正統性和主動性的考慮,會出現西蜀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東吳也好,曹魏也好,會極為被動。對於劉備集團,只需要學習朱元璋尊小明王那樣,早期利用。後期就會找藉口廢掉,畢竟劉備也是梟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