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滴滴是利用出租车打开市场,当有了市场后立刻踢出租车出局,你怎么看?

hellohair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滴滴初期发展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出租车司机是可以用滴滴软件接单的。到了中期发展起来后,出租车又不可以接了。而现在可能滴滴发展到了瓶颈,再一次开放了出租车端口!

说滴滴把出租车一脚踢开有点过分,毕竟起初滴滴的优势在于价格以及便利性,对司机更是大撒福利,这一点是出租车比不上的,因此各地常有出租车司机罢工以及和网约车司机斗殴的事件发生。



而滴滴发展起来以后,占据了打车的这片市场,让出租车很难再回到以前的风光了。但人们都不是傻子,一方面出租车价格昂贵,另一方面挑单加价的情况屡见不鲜,其实这些都是它走下神坛的原因。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当然是哪个实惠坐哪个。

不过滴滴发展到现在,起初的福利也早已经没有了,首先价格在逐步靠拢出租车,其次加价行为也变得常见起来,但是叫车方便依然是出租车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目前的打车市场是一片混乱,滴滴、美团、首汽、神州等平台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滴滴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数据,但是他的合规化目前还没有做好,一旦发生恶劣事件肯定是要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毕竟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看!至于其他的平台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就目前而已,还没有哪一家能与前者抗衡!

题外话:有人说出租车一手好牌是自己打烂的,其实不然,社会的发展必然会伴随新兴事物的产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注定了仅靠一家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滴滴还有哒哒的出现。它之所以如此敢霸道的坑司机宰乘客,都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对手,不过我觉得越往后滴滴的日子可能越不好过,因为它吞了太多的利益,黑暗中可是有无数双血红的眼睛在盯着你看。


南京小不点


如果滴滴当初没有出租车司机的推广,就决不会有今天的发展,现在滴滴过河拆桥,逐步把出租车边缘化,缺少的是中国自古至今那条格言、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通过大数据信息的不对称,在给出租车派单中,延迟派单、就近车辆接不到订单,派给几公里以外的出租车。人为的制造乘客与出租车之间的矛盾。让打车人去打快车、专车,有时在乘客端显示附近没有出租车,其实有很多出租车在跑,滴滴是一个没有价值观,更谈不上有社会责任感的平台,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满足的是一小部分,花五元钱就特想装爷的人,滴滴太过于贪婪、吃相太难看。是建国以来、大规模组织黑车运营的最大公司。国家法律在滴滴眼里根本就不存在。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海风159722332



说滴滴利用出租车打开市场,然后再把出租车踢开是完全正确的。滴滴在发展初期就是依靠出租车打开市场的,没有出租车老百姓谁会知道滴滴?等滴滴软件普及了以后,滴滴就开始还套路了。因为在出租车这里滴滴赚不到钱只是赔钱,所以滴滴就需要找一个能赚钱的方式,于是就有了专车的出现。
滴滴在刚刚推出专车的时候,喊出来的口号是我们只走高端路线不合出租车抢市场,结果发现专车市场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不能够满足滴滴对估值和订单量的需求,后来就出现了比出租车便宜一块钱的快车,这一下滴滴订单量就爆棚了,经过一番厮杀滴滴终于做了这个行业的老大,其他几个只有专车的平台和滴滴一比不值一提,这就是滴滴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出租车司机恼火的不是别的,是因为滴滴说话从来不算数,说好的只做高端产品呢?说的不和出租车抢市场呢?起步阶段出租车给你扩大了影响力,到头来回手对出租车就是一刀,这才是出租车司机恼火的问题。这个没办法资本都是逐利的,资本向来都是只认钱不认人。


售后服务技术总监


程维柳青,你们最近有没有问过出租车司机——大哥大哥,你好吗?大哥大哥,你好吗?!

以南京为例,几年来以“滴滴出行”为首的几家网约车平台,车辆无节制几何递增,加上“狂轰滥炸”的低价格战,12000辆出租车,已经有3000~4000辆“横尸”荒郊野外。确实,传统出租车存在着服务上的不尽人意,但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最近几年,由于网约车平台“奖励丰厚,收入可观”,网约车总数已经是出租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传统的出租车每况愈下,经营惨淡。大有一种“完成历史使命”即将被淘汰出局的趋势。虽然通过拨款(燃油补贴)、调高起步价、增设双计费等方式来增加司机收入,但出租车行业至今已是苟延残喘朝不保夕……

纵然传统出租车在管理和服务上差强人意,但“罪不该死”! 出租车脏乱差的根源在于部分出租车公司管理者的不思进取监管失利。企业或公司倒闭了,谁之过?责任归罪于职工吗?出租车司机也是受害者。

40年的经济发展,传统出租车司机一路追随,披星戴月,风霜雪雨,也是功不可没的劳动群体之一。没有功劳,仍有苦劳。有的是子承父业,有的是夫唱妇随。开出租车,养家糊口奔小康,这已经是全国千万出租车司机赖以生存的行当。经济秩序不容被打乱,出租车司机的根本利益也应该得到保护。 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应该共存互容互补,我们谁也不应该忘恩负义——丢了我们“传统!!

程维柳青,请不要忘了,“滴滴出行”当年就是凭借传统出租车开始撬开了网约车市场,曾经求着司机下载司机端,最后却是卸磨杀驴、兔死狗烹。

刀郎的西海情歌——还记得你答应过我(出租车),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可你滴滴一下跟着资本就烧上了天……


南京网约车


滴滴打车软件的兴起,彻底影响到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并且很多的的出租车司机反映,出租车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很多情况下在路边等车的客人并不是在等路过的出租车,而是通过滴滴打车软件滴滴来的私家车。出租车也会采用滴滴打车软件接顾客的订单,在一般情况下出租车的顾客来源主要也是依靠路边的顾客,因为出租车是不停息的围着城市跑动。

滴滴打车软件最早使用的还是出租车的司机,这样方便知道哪里有顾客需要,但是在后期中,滴滴通过出租车打开市场,并且滴滴打车软件对使用车以及车主的审核非常的简单,很多的私家车开始入驻滴滴打车软件,严重影响到了出租车的生意。在很多的地方出租车司机进行集体罢工抗议,但是效果不是太明显。

在最近几年里,滴滴多次出现了乘客的安全问题,有多名乘客在自己滴滴打车叫来的车上遇害,滴滴这一次受到了重创,很多的人更是要求国家取消滴滴打车软件,提倡正规出租车。现在的出租车司机很少使用滴滴打车软件,并且在滴滴出事之后,出租车的生意可谓是红火起来,人们为了安全起见,都宁愿去在路边等正规的出租车。

现在的滴滴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也是失去了很多的用户,滴滴现在取消了顺风车,也是加上了内部管理以及入驻车主的审核要求,滴滴可以说是因为出租车而升起,也有可能会因为出租车而衰落。


镁客网


当然是真的。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总要搭载一个传统的有群众基础的事物,加上巨额补贴,才能形成消费习惯。

凭空出现一个网约车,别说没车主,谁敢打啊?滴滴早期对北京地区的出租车补贴,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开始地推团队在出租车交接班得地方,下载软件注册送1G流量、车载手机支架、接单给同样费用奖励,打车乘客给20块钱,滴滴再给你20块钱。那个时候,出租车司机对滴滴是极其欢迎的,开始都不接招手单了,也不趴活了。后来整个社会都觉得外面招手已经打不到车了,倒逼乘客们下载软件。

当乘客足够多,出租车运力不足的时候,滴滴就开始了网约私家车的布局。网约私家车主打的就是陌生社交和闲置座椅换成钱,很自然地让一群职业黑车司机转了正,有了并不合法,但看起来更正规了的职业。

往远了说,滴滴快车肯定是要比出租车更贵的,才能形成非竞争性经营,才会有生存空间。你觉得出租车服务不好,态度差,您花两倍的钱去坐私家车好了,那个也觉得不行,还有专车呢!关键是钱的问题。


互联深8点


由“滴滴打车”掀起的一股汹涌暗流正在冲击着交通运输行业中神经最为敏感的打车领域,这不仅牵扯到数百亿市场,也牵扯到整个行业的未来。



自从滴滴打车流行起来,不仅出租车司机使用,而且许多私家车也使用滴滴打车软件。大多数路边打车的人都是在等待滴滴司机,而不是拦出租车,但是滴滴确实方便了许多,赶时间的话可以提前预约车,滴滴司机也可以准确的知道顾客所在位置,不过既然带来了便利,同样的,滴滴打车也出现了许多事故,多名乘客在自己叫来的滴滴车上遇害,这也使得滴滴收到重创。自从多次事故之后,很多出租车司机不再用滴滴打车软件了,而且大多数人也害怕滴滴打车出事故,因此,人们为了安全起见,更愿意选择出租车,出租车的生意又上来了。


现在的滴滴因为之前多次安全事故,已经取消了顺风车,也流失了比较多的客户,况且滴滴的起点就是从出租车开始的,可能也会因出租车而衰落。所以就目前而言,滴滴是没有办法把出租车彻底踢出局的。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滴滴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如果觉得小编说的在理,请点赞转发关注我哦!


科飞猫科技公社


滴滴为什么会让我们这么快接受,最主要是一点,方便,手机点下,共享位置,就有车来接,不会因为我去的地方近,去的地方没回头客,对于出租车,我就想,呵呵,不是说所有出租车,不过有5成,知道那个地方没回头客就开始抱怨,亏啊,份子钱难赚啊,一些干脆先问你去哪里,没回头客的地方就说不去了,要滴滴等网约车不和你出租车抢生意,你出租车要先做好自己,出租车也是承包出去的,每月的分子钱,多劳多得,挑客,没竞争对手对市场对我们顾客来说真不是好事,网约车的出现就是必然,而滴滴,只是网约车的一种,滴滴问题在哪里?平台啊,滴滴太贪心,资本的运作也要对司机,对顾客有安全保证的前提才能让社会接受,现在滴滴如果能完善这个网约车的安全制度,不是说就会让我们不会接受。


3278887


不能简单地把网约车比作过河拆桥的零和游戏思维。应从目前高铁与高速公路并行发展的思维去考虑。

对于交通而言,可能都能清楚的知道:铁路与公路几乎在此起彼伏中发展。最早的”铁老大”,随着上一世纪九十年代高速公路的发展,将铁路甩到了后面,成了”公老大”。但近几年高铁的普及,将公路甩到了后面,成了今天真正的”铁老大”。两种交通方式的共存发展,刺激了各自的发展,形成我国的良好交通发展趋势。

出租车市场。2015年的出租车改革,其实也是一样的思路。让巡游车与网约车共存发展。今天网约车的凸显,一方面获得成功,但也败露了它的先天缺陷。能否补救,只能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巡游车也没有必要抱怨,急起直追,迎头赶上,消解过去的不足,能否以更先进的方式方法超越网约车,这就看巡游车的智慧了。

最终谁踢谁,都不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刘俊利


我老婆2017年10月6日坐了一辆已扣24分的滴滴顺风车发生了车祸,至今瘫痪在床,滴滴公司承诺于我们法院判决下来之后,会百分百保证乘客权益,但是法院判下之后,滴滴却以顺风车下线为由,只出于人道主义捐助40万,到现在这40万也只是口头,并没有实际到账。为什么郑州空姐案都还可以另加100万来悬赏逃犯,乐清女孩则是以三倍赔偿。而我们这些通通都没有,是因为我们没有曝光媒体,没有曝光大众吗?在5月13号,在郑州空姐案后的一周滴滴公司连拨四个电话,让我们不要曝光媒体并承诺我们,滴滴愿意负责经济赔偿。但是判决书下来后,滴滴公司却翻脸不认人,只愿意捐助40万,并和我们撇清关系。这40万对我们家庭来说远远不够,为了治疗我老婆已经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还有我老婆后续治疗护理的费用。对高位截瘫这样的伤来说,40万仅仅是沧海一粟。如果滴滴顺风车平台能够对接单车辆进行有问题的车辆筛选,那么这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了。恳请社会各界监督滴滴还我们一个家,还我们一个公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