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媒:还在走老路的意大利应学习中国经济增长“良方”

意媒:还在走老路的意大利应学习中国经济增长“良方”

图为2019年3月,航拍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华嘉颜、特约记者恩佐编译报道】在中国已将经济增长轴心转投向国内市场时,意大利却还在加紧寻求出口量的增加。意大利经济和金融独立媒体Teleborsa近日撰文指出,曾经中国利用海外市场来实现经济增长,而如今意大利和中国的位置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早在2009年已开始寻求改变,但意大利却还在走中国的老路。

文章详细对比了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与意大利、德国之间的贸易顺差数据并指出,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8%,盈余高达2430亿美元;而意大利当时却是贸易逆差国,逆差额占GDP的-1.9%,为-410亿美元。到了2018年,两国出口情况却呈现完全逆转的态势:中国的贸易顺差逐渐减少,仅占GDP的0.7%;此时意大利则实现了非同寻常的积极转变,到2018年,意大利贸易顺差占GDP的2%;在2017年,这一数据更是高达2.8%。

实际上,就在意大利和德国不断加紧寻求出口量增长的时候,中国却已迅速地将其经济增长轴心从海外市场转向了国内市场。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美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不太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美贸易战致使全球经济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但中国在其中所受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相反,由于德国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出口上,该国的GDP如今有近一半都依赖于对外贸易,因此德国事实上已身陷一场非常严重的危机之中。而意大利作为德国机械领域的分包商,一旦德国的出口市场崩溃,意大利亦将受到波及。

文章同时指出了一项长久以来的悖论:多年来,欧洲一直在批评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认为它以低廉的薪酬实现对外倾销。然而,自德国开始,欧洲其实已经走上了一条同样的道路。

德国通过“哈茨方案”来应对社会失业危机,这一改革方案使得德国的劳动市场无论是招聘还是裁员,都变得十分“灵活”,与此同时不稳定工作和兼职的比例也大大增加。同样,意大利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进行了一系列劳动市场改革。

文章称,中国其实已经认识到了这一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而富有远见地将之放弃并做出了改变。

在文章分析认为,当前国家应做的是增加内需,而并非将经济政策向为海外市场竞争提供优惠方向引导。“我们应当仿效中国人”,文章如是写道,他们自2009年以来就已开始采取上述策略,而那时意大利还专注于重商主义,最终导致劳动力成本下降以及市场就业不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